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王海荣
“创客是什么?”
“创客是来自民间的科技创新者,在柴火,创客们是利用8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进行开放交流、创新协作。”
“希望总理成为柴火的名誉会员。”
“好,我再为你们添把柴,让更多的人走进‘创客’行列!”
这段发生在2015年1月4日的对话,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与柴火创客空间小伙伴们共话创新创意,也让“创客”一词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柴火是微光,折射的创客文化、创新精神却能点燃深圳,乃至全国的双创热潮。凭借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深圳亦被海内外创客誉为“国际创客之都”。
为什么是深圳?
32.5岁,这是最新一次人口普查中的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作为国内最年轻的一线大都市,城市血脉里流淌着的开放包容、青春、创意、拼搏基因,与敢想、敢试、敢闯、敢拼的创客气质相契合。
不断壮大的商事主体是体现深圳双创活跃度的重要指标。据统计,2019至2021年,深圳累计实有商事主体数量分别为327.7万户、358.6万户、380.4万户。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共有商事主体383.5万户。其中,企业239.1万户,同比上升2.7%;个体户144.4万户,同比上升6.3%,市场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保持全国领先。
放眼全国双创版图,深圳的表现同样耀眼。
就在总理视察柴火空间的同年10月,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北京主会场以及深圳、上海等7个分会场同步启动。腾讯开放技术学院、柴火空间、大疆科技无人机等来自深圳的12家创客机构和企业进驻主会场,是全国入围数量最多的城市。
次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深圳成为主会场。深圳举办了中外创客领袖座谈会、全球创客马拉松、创客工坊等活动,融合全球创新创业理念,进一步凸显深圳作为创客之都的实力。
科技部今年初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1》显示,深圳创新能力指数85.17,位居全国第一。
截至今年7月,被许多香港创业青年称作“圆梦之地”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601家深港两地的创业团队,其中香港团队331家。
这些,都是深圳作为创客之都的“面子”。
“四创”联动的“里子”
掀开“面子”看“里子”。作为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有着丰富的创新资源、优越的创新生态和生生不息的创新动力。
2015年,深圳率先将创客纳入孵化培育生态链,出台了《关于印发促进创客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从完善创客空间、培育创客人才、强化公共服务、营造文化环境、拓宽融资渠道等层面对创客予以支持。
之后出台的《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都是深圳为建设创客之都栽种的政策“雨林”。
在深圳每年的科技计划项目中,与双创直接相关的专项就包括创客交流活动、创业资助项目、创新券申请、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与资助等。
此外,深圳还举办国际创客周、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等,构筑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的生态链。
如果说创客是经济发展的种子,那么城市就是培育种子的苗圃。在这片苗圃里,各类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是帮助创客成长“扶上马送一程”的关键角色。
科技部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中,骏翔U8智造孵化器(综合类)、汇聚新桥107创智园(专业类)等4家深圳孵化器上榜。至此,深圳已有3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另据了解,深圳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量达到124家,令深圳成为国内创业孵化载体聚集发展的核心城市之一。
与此同时,各类创新载体也在持续输出双创因子。
目前,深圳已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广东省实验室4家、基础研究机构12家,各类创新载体总计超3100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型研发机构一头链接前沿领域的实验室,另一端与市场相连,后者传导的信息成为指引创新方向的重要催化剂。
位于龙岗坂田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针对桥梁检测痛点,研发了大跨度桥梁超长缆索检修机器人,能够在桥梁缆索上下攀爬,通过其携带的轻量化光学传感器,实现对缆索保护层表观的病害进行快速检测识别。目前这款机器人已为重庆、浙江等多个地区的桥梁缆索提供检测服务。
深圳处处是创业者
创客引出的活力与创造力,成为深圳经济的不竭动力。
抱着“为智能终端装上一双看懂世界的眼睛”的创业理念,黄源浩在海外学成归国后,于2013年初选择在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成立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3D视觉与人工智能方向的研发。
“我研究的技术可以让电视、手机、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汽车驾驶辅助等行业的各种智能机器,像人类一样立体感知世界。”黄源浩说。
创业第一年,奥比中光就完成了第一代产品样机。2015年,奥比中光完成自主设计的3D传感器量产销售,成为继苹果、微软、英特尔后,全球第四家可以量产消费级3D传感器的公司。
“创业、创新对于国家民族很重要,创业对于个人能力锻炼是最快的学习成长方式。深圳是适合创业的沃土,包括政府营商环境、拓荒牛开拓精神、成熟的产业链配套等。”这是2015年10月,作为创业代表的黄源浩在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深圳分会场上发言的主要观点。
之后,黄源浩在创业路上越闯越勇,技术攻关的创新成果与智能终端结合后,让后者得以在生物识别、消费电子、工业三维测量等应用场景中一展身手。2017年,支付宝上线刷脸支付功能,奥比中光正是该项刷脸技术的提供者。之后奥比中光又率先实现了3D人脸识别、3D刷脸支付在安卓手机的应用,并在地铁站推广3D人脸识别闸机。公司也经历了多轮融资,引来众多创投机构。
“硬核科技产业化需要更坚强的定力、更持久的耐力,与产业的升级同频共振。我们相信,越难的事情越值得去做,突破硬核科技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是当代科技人的使命和担当,也必将创造不可限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今年7月7日奥比中光成功在科创板挂牌,黄源浩在上市仪式上的发言。
从创业到登陆科创板,黄源浩花了近10年时间。两番发言,凸显了一样的创客心。
“如果把深圳比喻成人,我认为深圳最像一名奋斗不息的创业者,敢想、敢闯、敢拼。”黄源浩说。
在“闯”中触摸未来
大胆设想、勇于尝试、不惧失败的创客,往往能够在闯中触摸到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8月12日结束半决赛的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共有7028个项目报名参赛。这项举办十来年的赛事,是把脉科技创新潮流的重要风向标。
今年6月,深圳密集推出培育发展壮大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的行动计划。深创赛的参赛项目,能够体会深圳产业布局的最新筹谋变化。
据统计,深创赛报名项目中涉及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20大产业集群的共有2869项;涉及合成生物、区块链、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8大未来产业的共有607项。“20+8”产业项目总数达3476个,在报名总数中占比为49%。
一周前的国际无人机展上,深知未来智能有限公司展示了一项不折不扣的“黑科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里,应用其自研的AI全彩夜视技术的镜头在无任何补光的情况下,可实现全彩场景的视觉体验,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观众惊叹不已。
深知未来创始人张齐宁也是一名资深创客。过去3年间,他与小伙伴依托自研的知影AI ISP技术,将全彩成像照度要求从0.1lux降低到了0.0001Lux,攻克了夜间或极弱光环境中,从“看得见”到“看得清”这个业界难题。
张齐宁透露,下一步将与公安部各研究所、工业无人机各头部企业、全球光学镜头头部企业等建立深度合作,打造所有视觉传感器的“AI基础设施”。
纵观一个个创客成长的经历,可以感觉到深圳这座创客之都所具备的鲜明特征,即创新与创业重合、创业与创富重合。而要实现这一轨迹,其背后正是“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让创客从一颗创意种子,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这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之一。
“领跑,我不怕跌倒,生命在激情燃烧,梦想和希望在前,泪水伴着自豪,来吧,我们一起创造……”正如这首全国双创周主题曲《创响中国》中的歌词,创客之都——深圳正在路上。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