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文化评论员 杨青
深圳艺校15岁初中女生张宇宣的英文歌《SHE》3月19日在B站上传后,刷爆朋友圈,目前播放量已破540万,点赞量逼近50万,一日涨粉5万+,在B站排行榜上位列推荐第一名,接下来和油管上同为15岁拥有400万粉丝的爱尔兰歌手艾莉.夏洛克合作,前不久又和以色列的音乐夫妇合作,十天内粉丝从40万爆涨到70万,凭着才艺妥妥地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歌唱得不错,原创,最重要的是她展示了“一段弦律怎么变成一首歌?”曝光了学生党制作歌曲的全过程。
视频内容轻松还有几分搞笑,数学课上灵感突袭,写下四句歌词,放学后跑回家,不到半个小时拿起吉它写完了词曲。先录吉它,再弄了个铃档,又弄了个铃档。加了一个贝司,弄了一些很能让人抖腿的鼓,长笛,一些弦乐,以上这些全部在手机上搞定,接着又加了自弹的钢琴伴奏,好朋友帮忙混音。然后上传,一首歌,就这样火出圈。看上去so easy。
此情此景很容易想起被中国歌迷称为“碧梨”的美国年轻歌手,在2019年的第62届格莱美音乐奖上,18岁的她凭着单曲《bad guy》获年度制作、年度专辑、年度歌曲等五大奖项。在今年的第63届格莱美奖上,她创作的《No Time To Die》获最佳影视原创歌曲奖,《everything i wanted》获年度最佳制作。连续两年问鼎格莱美的最佳制作,风头强功。
她的成名路线也是从2015年在网上发单曲开始,第二年签约唱片公司,第三年推首张EP,第四年就直接开演唱会。第五年首张个人专辑问世就拿下格莱美五项大奖。
张宇宣在B站上传的小视频里也翻唱过碧梨的《bad guy》,这算两个歌手之间的一个小交集。 虽然目前来看两人专业水准和声名以及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同代人,她们两个创作音乐的方式如出一辙,几乎都是对传统唱片工业的彻底颠覆。
就像戴锦华说的,新技术革命完全未曾抵抗,也不曾讨论就飞速袭来,它对传统行业的冲击直接具体,甚至是毁灭性的。
碧梨出生在音乐世家,哥哥就是歌手,家里有全套的录音设备,外加三架钢琴,据说,碧梨几乎所有的歌都是坐在哥哥床上录制的。
而张宇宣的歌有点除了在家里录,在学校的琴房、水房、卫生间、超市、感觉在哪里都可以录。一部手机,一个耳机,一把吉它,甚至只用苹果手机自带的库乐队的存货就可以完成。张宇宣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专业小提琴,自修的吉它+钢琴让她的配乐创作有了保证,再加上她精灵古怪的各种创新。还有拍视频后期剪辑配音制作,直到发行上传,作为一个up主,她一人包办了歌词和乐曲的创作,视频拍摄,制作能力让人刮目。
张宇宣最能耐的就是生活中的寻常物品都可以被她顺手抄来当成乐器,寻常的塑料盆里接点水,顺手撩拔几下,就是水声。在学校里拿起水杯和笔袋也可以当乐器,水杯除了敲击声,还可以像晃奶茶一样晃出声。在屈臣氏超市,从货架上找几样东西,碰来撞去,录下来,配点乐,居然可以砸出一首歌。就像武侠高手摘叶飞花,皆成利器。这个不易。
从2019年年底写了第一首原创歌曲上传,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宇宣已经累积原创了20多首歌,有英文歌也有中文歌,歌曲的风格横跨流行、乡村、民谣、电子、爵士、rap各种,视野和能力基本成正比。
除了音乐天赋,张宇宣的心态也颇有特区范儿。黑粉评论太难听了,怎么办?写成一首歌。歌词中嘲笑她长相的,批评她化妆的还是挑剔英文发言和语法的,种种不一,都被她神定气闲,弹着吉它唱成了歌。
圈内有人感叹:唱片工业已死,音乐产业永存。90后在寝室,蒙一床被子就能录制音乐,他们都砸了70后的饭碗!看看现在碧梨和张宇宣,她们在家里抱把吉它,拿着手机耳机就能录音,砸的是唱片工业的饭碗。
互联网时代,唱片被挤到了墙角,但无数的歌手却借助网络出人头地,红出圈外,甚至跨越国界的合作,令人耳目一新。新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而年轻的深圳少年,和新技术更近,和世界更近。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