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文 韩墨/图
一批难得一见的档案史料、一卷今昔对比的历史地图,一个展览让深圳人直观地看到这个城市的空间历史。12月15日,“鹏城图鉴:深圳城市建筑档案图展”在前海深港基金小镇本相文化展示空间开幕,展览通过深圳早期的历史地图和改革开放以后部分工程技术档案图纸和图片,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深圳四十年发展的城市建设成果。
展览现场
领略空间改变背后的城市故事
经过四十年,深圳已然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今追寻城市成长的轨迹,探索城市发展的道路与规律,正成为深圳学界新的共识。此次活动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深圳大学建筑历史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策划承办,展览回顾了深圳城市空间在地貌和建筑形态历时百年的变迁,观众可以从中领略到空间改变背后的故事。当我们翻阅尘封的工程技术档案,在历史的图像和图纸中不难领悟那些往昔的想象和实践如何变成今天值得回味的记忆。
策展人饶小军教授
本次展览策展人、深圳大学建筑历史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饶小军教授介绍,此次展出的城市地图和建筑蓝图,很多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深圳早期建筑图纸都由设计师手绘,承载了深圳城建的历史记忆。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一展览推动对当代深圳建筑文化遗产的系统整理,加深人们对深圳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忆。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主办方邀请了在深圳生活近30年的美国人类学家马立安和深圳文化学者杨阡,与观众围绕地图学的知识与应用和长程历史和地理因素对深圳地貌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展开探讨,并现场展示怎样透过地图讲述深圳的故事和如何挖掘图鉴隐藏的深层历史的启发。
时隔50年,两幅航拍展现惊天巨变
一边是1970年代的深圳、一边是2021年的深圳,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两幅航拍图,展现了从昔日的沧海桑田到今天的鸿图巨构的惊天巨变。本次展览由“沧海桑田”和“鸿图巨构”两部分组成。
△ 深港区域USGS航拍影像(1977年)
△ 新安古城(USGS航拍影像,1969年)
清嘉庆年间《新安县志县境图》、深港地区第一幅使用近代科学测绘技术制成的历史地图——《新安县全图》(1866年)、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 (NARA) 制图部门1977年拍摄的深港区域USGS航拍影像图……这些难得一见的古老地图和各种地形地貌老照片组成了展览的第一部分。
“沧海桑田”讲述的是1980年以前的深圳,通过城市地志、深港墟市、广九铁路、古城遗影、城村旧照五大主题,融合地图、卫星影像、照片等珍贵史料,真实呈现鲜为人知的历史图景,重叙深圳近百年的曲折发展之路。观众从这一部分展品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深圳地貌图像和墟市村落的分布情况。
△ 广九铁路开通仪式(1911年)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九铁路沿线图。广九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广州、东莞、深圳和香港的区际铁路,为华南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干线铁路。照片说明讲述了广九铁路的真实故事。它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始动工建设,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全线贯通,分华段与英段两部分;1911年9月,广九铁路华段竣工,于深圳墟以南一公里处设深圳墟站。10月,广九铁路华、英两段在深圳罗湖桥接轨,全线通车,英方于罗湖桥南设置罗湖站。2019年4月12日,广九铁路工程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跟着地标建筑,追寻深圳城市建筑的发展轨迹
电子大厦、上海宾馆、深圳发展中心大厦……,这些改革开放早期的深圳公共建筑设计和公共空间模式,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特区风貌和创新精神,对全国城市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鸿图巨构”部分由工程设计图和建筑照片组成,展示了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深圳的一系列地标建筑。从留存的早期工程图纸上,观众可以追寻到深圳城市建筑的发展轨迹,它如今成了深圳人集体记忆的空间叙事样本。以电子大厦、上海宾馆为先导,再到建设热潮中的国贸大厦、深圳大剧院、科学馆、博物馆等,以及九十年代中期的深圳证券交易中心等新型建筑模式,深圳建筑设计不断推陈出新,业已成为深圳当代历史遗产重要篇章的经典案例,代表了当时国内公共建筑类建筑设计的品质前沿。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