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国平
很多人感慨“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文明年代,如何去伪存真、拨云见日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一本好书或可帮助我们追寻答案。
近日,一场年会变身新书分享会的新闻吸引了我,此类企业内部的跨年演讲新颖而富价值。笔者偶得机缘参加了另一场活动,的确不乏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光芒,手捧新书索要签名留念者众。品读后更觉受益匪浅,不由得想安利这本书——《心明》。
[caption id="attachment_3215773" align="alignnone" width="640"] ▲凌国强新书《心明》[/caption]
《心明》是深圳知名企业家凌国强在知行合一之路上体悟、思考的结晶,浓缩了三十多年心得精华,多闻博见,才力丰赡。他同时也是知名的教育推动者和慈善家,心系教育、热爱公益。面对纷繁复杂的物欲世界,凌国强始终保持自己的定力。没有微信账号,甚至手机都是1998用到现在的滑盖手机,“智能手机给人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户,但很多人却因此失去自控力无法挣脱,这是不正常的。了解世界有很多方式与途径,心和物的关系,应该是心去主宰客观事物,是心玩物,而不是物玩心”。从实践中凝结而成的每句话都带着讽谏规劝,补偏救必的深意。
本书的框架可谓周到而不繁,简略而意不缺。全书分六个章节:“和”“二勿等”“三不忘”“四若在”“五远离”和“六必恭”等。着重讲了二勿等:其一尽孝勿等,其二努力勿等,并用亲身经历论证了为何这两件事万万不能等,每章首皆以引言铺展,章末配以小结、经典名言、古今事例,书末辅以凌氏家训,国强新语等哲思分享,是一本富有实用哲理的思辩好书。
书中每每援古证今,征引前言往事。哲思故事短小精深,诠释思想观点的同时以少总多。最被津津乐道的是笔头和锄头的故事。一次饭前,父亲将凌国强兄弟二人叫到饭桌前,让他拿支笔放于饭桌上,父亲则从大门后拿出锄头靠在饭桌旁,两兄弟云里雾里时父亲说:“锄头和笔头都可以让人活下去,但锄头这么重,笔头却很轻,我们是没办法只能扛锄头生存了,但是你们可以通过学习,有知识后轻轻松松通过笔头,找到一份办公室的工作,不用风吹日晒。”凌国强由此开始意识到,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后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他都时刻不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这个故事像一颗种子,种在了凌国强心里,同样震憾着我们。
经过思考的经历才是有价值的经验。此书源于创业打拼的感悟,凝聚了他对生活各方面的建议,众多金句很有指导意义:“人生真正在乎的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明白多少。” “自己这杆称称自己才准,不要去称别人。”“利他先行,真正的课堂在岗位”“为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失败过的人更容易成功。”“你今天不努力,就比别人落后了一天……” “向前走一步,要向后退三步”“人无诚不信,业无专不精,心有诚则灵,事有规则成。”等等,一句不苟,一词不妄。不少话给人点醒的感觉,兼具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在内容上,《心明》析理居正,不类空骋其华。作者情动而书成,读者披文以入情,在共鸣共振中茅塞顿开。很多精彩内容余味无穷,说出了很多我们察而未觉的话。当然,孝方面如充实“顺”的解读将更臻完美,好在瑕不掩瑜,无妨。
同时,《心明》浅米黄色调的轻仿古装帧,排版疏朗大方,留意关照了阅读体验感,让人翻阅轻松。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这就是“心明”,像浩如烟海的资讯中的一盏灯,只要心不变,只要明白先于拥有,世人皆可守住人生的航向,感受“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假如社会大学要选编教材的话, 我会投《心明》一票,因为它可读可藏。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