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渝川(书评人)
这本书不仅叙述了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发展史,而且还深入介绍了该馆超过700万件科学样品中具有纪念意义、故事性、代表性的生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的80多件展品成果,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这些展品的物种档案、收藏故事以及展品的科学意义。
1846年,渍透了盐又被装在一口8英尺长的木箱子里,一只北方蓝鳍金枪鱼在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创建人、主要标本收集人亨利·阿克兰的陪伴下,从西班牙马德里启程去往英国。
但这趟旅程充满变故。剧烈的暴风雨袭击了比斯开湾,所以船员和乘客把厄运归结为船上装载的大箱子。因为阿克兰是医学博士,所以人们认为箱子里一定是人的尸体,而当时的观念就认定这将带来坏天气。恐慌情绪下,船长向阿克兰施压,要求必须将这样一个箱子扔下船去。
阿克兰为了保住标本,先是威胁将船员和乘客告上法庭,但最终还是打开了箱子,让全船人看到箱子里边并不是人的尸体,而是金枪鱼的骨骼标本。这个标本终于被送抵牛津。1860年,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开放,该标本就一直放在中央大厅向公众进行展示,直到今天。这也是博物馆持续展出时间最长的标本。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最初叫做牛津大学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专门建造的科学博物馆之一,致力于收集和保存各种来源于自然界的事物,并向公众传授相关知识。该博物馆的建立很显然不仅仅服务了牛津大学的相关专业、学科的师生,对于牛津周边乃至整个英国的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对于进化论等科学结论的推广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建立了一套有效、科学陈列科学标本的规则,因而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博物馆建设及运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引。
中信出版集团近日引进出版了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档案馆与图书馆馆长凯特·迪思顿与该馆昆虫展品负责人佐薇·西蒙斯合著的《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寻宝之旅》一书。这本书不仅叙述了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发展史,而且还深入介绍了该馆超过700万件科学样品中具有纪念意义、故事性、代表性的生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的80多件展品成果,图文并茂的展现了这些展品的物种档案、收藏故事以及展品的科学意义。
书作者的讲述相当生动,有些故事涉及到自然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而有些则是科学家、收藏者的逸事,还有一些则是博物馆的建筑形态介绍。这本书非常适合中小学生中的自然、科学爱好者深入了解生物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知识,激发阅读和学习兴趣。比如在介绍菊石(最容易辨识的化石之一,常常是小学生学习根据其典型的螺旋特征进行辨认的首选化石)时,书作者就指出,尽管菊石经常被认为是简单的生物,但实际上,却是化石记录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之一,常被用作标准化石来帮助鉴定世界不同地点的石质或地层。菊石是一种已灭绝的海洋软体动物,生活在距今6600万-2.4亿年前,跨越了几个地质时代。
又如,在谈到与达尔文同时代、共同创立了进化论的科学家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所发现的“华莱士巨蜂”时,就谈到了华莱士筹集周游海外探险的资金的趣事。华莱士缺钱,所以采集标本运回伦敦出售,利用当时的有钱人收集海外稀有标本的风尚(就像是20世纪后期以来的有钱人喜欢收藏艺术品),大赚了一笔,才得以有充足的资金来完成自己的学术工作,并到海外周游——这番周游让华莱士在马来群岛发现了“华莱士巨蜂”,其完全不同于其他蜂类的显著特征,证明生物适应环境可以形成相当独特而明显的特征,这使得华莱士得以独立的发现进化真相。
作者简介
郑渝川:资深书痴,买书如山倒,“剁手”频率高。书评、时评作家,现居成都。千余篇书评见于《深圳特区报》《信息时报》《广州日报》《上海证券报》等国内多家报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