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6

读创网首页 > 文化 >
读书|侯军新书《孤独的大师》还原13位艺术大师心灵史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杨晚霞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梵高、高更……与这些艺术大师的成就相比,他们的艰辛岁月少为人究。最近,深圳作家、文艺评论家、前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侯军出版了新书《孤独的大师》,通过对百幅名画的解析,还原了13位艺术大师的孤独与寂寞。

  • ▲《孤独的大师》
    侯军 著
    商务印书馆
    2020年5月


《孤独的大师》首次出版于2002 年,面市不到半年就售罄了,很多读者一直在寻找这本书。此次增订版由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出版,重写了《“犹豫的手艺人”——丢勒》一篇,又增加了两篇新作:《被遗忘的“四季诗人”:西斯莱》和《一个罪犯与圣徒:卡拉瓦乔》。

为什么一本十多年前出版的旧作,会在新时期重新被发现被重视?作者侯军谈到,社会上到处充斥着“励志”“成才”“成功秘籍”“心灵鸡汤”,却很少有人告诉大家:“要做胜利者,必得先做牺牲”“要赢得人生的辉煌,必先经过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痛苦”。在他看来,《孤独的大师》的生命力之源,“恰在于这种对孤独、对寂寞、对痛苦、对失败之于人生重要性的赤裸裸的揭示;而我所选择的对象又是那些如雷贯耳耀眼辉煌的艺术大师们,其震撼力和感染力自然会深入而持久。”

侯军回忆,这本书最初酝酿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成稿于20 世纪90 年代末。那段时间,他经历了从故乡天津只身一人南下深圳的孤独寂寞的岁月,读书成了他唯一的乐趣,他尤其喜欢读艺术史和艺术家传记。在这种心境下,他萌生了刻意发掘艺术大师的孤独和苦难的想法。“我希望用自己的心灵感悟去为他们重新塑像,同样的,也希望用这些充满苦涩和暗影的塑像,去慰藉那些如我一样曾经沉浸于孤独痛苦中的‘天涯沦落人’。”侯军说。

  • ▲侯军,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前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代表作品包括:散文集《青鸟赋》《收藏记忆》,评论集《东方既白》《读画随笔》《文化目光•点线面》,非虚构文学《那些小人物》《问道集》。


在此期间,身为记者的侯军曾有若干次出国采访的机会,他无一例外地选择去了欧洲,亲自参观各位大师的真迹、故乡,乃至地处偏远的故居,如丢勒的“工匠小屋”,康斯泰伯尔的戴德姆山谷等。他还参考了诸多文献,以至于连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当面顶撞长辈达·芬奇这样精彩的一幕,也能在书中呈现。

于是,这本随笔成为一部独特的心灵艺术史,是“孤独异乡人”侯军与13位艺术大师作为“同病者”之间的晤谈。全书通过讲述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之间的13位艺术大师的成长经历和艺术生涯,来诠释孤独与自由、毁灭与创造的张力,给困境中的人们提供力量与启迪。其中最动人的部分,是作者在文字中倾注的感情,例如高更挥泪再别大都市、梵高临死前懊丧的喃喃自语、年迈的米开朗基罗在雨中的雕塑前平静地创作、暮年的达·芬奇终得器重却无所适从的悲哀。


《孤独的大师》序言

侯军/文

一本书初版十五年后得以再版,说明它还有一定的生命力。而让其生命力得以延续的,则是广大读者和独具慧眼的编者。

  • ▲《孤独的大师》内封

01

《孤独的大师》首次出版于2002 年,大概面市不到半年就售罄了。我当时急需购买一些样书分赠朋友,曾找到北京的工人出版社求购,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把库房都翻遍了,一本也没有了。最后,只得把出版社资料室的存档样书匀了几本给我。我现在家里存留的唯一一本,就是本加着印章的存档样书。

什么人喜欢读这本书呢?我们报社跑图书报道的记者告诉我,从书城的销售情况看,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青少年。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深圳罗湖区有个东晓小学,有一天他们找到报社,邀请我去参加一次主题班会,主题就是谈《孤独的大师》。事关孩子,再忙我也要去。那天,我一进教室就大吃一惊,全班同学人手一册。我问班主任老师,是不是你让大家都去买的?这位名叫刘红的女老师一听就发急了,说:“现在的孩子,您以为老师让买他们就买吗?我是发现他们写的周记,总是提到这本《孤独的大师》,我就去书城也买来一本。读完之后,就跟同学们做交流,结果发现我们班上五十几名同学,几乎都读过这本书——这才想到要组织这次特殊的班会。”

一叠厚厚的文稿,此刻就静静地摆放在我的书桌上。这是东晓小学五(2)班的同学们在那次主题班会上交流发言的稿子,是我恳请刘红老师“转赠”给我的,我已经珍藏了十多年,偶尔还会翻出来重读几篇。当时十一二岁的孩子们,现在该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大姑娘了,不知他们还记不记得当年写下的这些稚嫩的文字?而我更关心的是,这本着力于写孤独、写寂寞、写磨难、写失败的书,对他们此后的人生走向,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我知道有几位同事的孩子,是带着这本书漂洋过海闯荡世界去的。因为他们的父母见到我,总要讲起孩子在异国他乡战胜孤独、战胜寂寞、战胜失败的故事,他们常常把这些“战胜”归功于这本书。我虽然将信将疑,却也感到一丝欣慰。毕竟这本书揭示了一些简单的道理,譬如:“失败和挫折才是生活的常态,而成功只不过是擦肩而过的偶然罢了。”而中国的孩子恰恰很少接受这样的人生提醒。反观社会上到处充斥的是“励志”、是“成才”、是“成功秘籍”、是“心灵鸡汤”……却很少有人告诉你“要做胜利者,必得先做牺牲”“要赢得人生的辉煌,必先经过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痛苦”……

我想,这本书的生命力之源,恰在于这种对孤独、对寂寞、对痛苦、对失败之于人生重要性的赤裸裸的揭示;而我所选择的对象又是那些如雷贯耳耀眼辉煌的艺术大师们,其震撼力和感染力自然会深入而持久,尤其是面对复杂多变竞争环境的孩子们,他们的感受自然也会更加强烈吧!

还有一个值得玩味的情况发生在2017 年——这一年我连续被邀请到各地的大学去演讲,对方选定的主题,竟不约而同地都是“孤独的大师”——先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人文学院,接着是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随后又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的邀请,年底又被请到哈工大(深圳)人文学院去给本科生讲两个月的通识课,主题依旧是“孤独的大师”。

为什么一本十多年前出版的旧作,会在新时期重新被发现被重视?为什么这么多著名院校(而且多是理工科大学)会如此青睐这些“孤独的大师”?或许这本书中真有某些值得深思的东西,刚好为现代社会所需要?或许正是这些值得深思的东西,使这本沉寂已久的小书重获新生?

我无法解答这些问题,却也依旧是“感到一丝欣慰”。

02

常常有朋友问我,你并不是研究艺术史的专业人士,也无须靠这本书来收名定价,何以不惜花费八年光阴,来写这些离现实生活十万八千里的外国画家呢?我每每遇到这类问题,都只是淡然一笑,不置一词。今天,借着《孤独的大师》增订再版的机会,我也道一道当初写作这些文字的“初心”吧——

这组文字,最初酝酿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成稿于20 世纪90 年代末。其间,我经历了从故乡天津只身一人南下深圳的孤独寂寞的岁月。环顾四周,像我这样的“孤独异乡人”比比皆是,这是我此前从未体验过的人生况味。那段时间,我在母报《天津日报》上开设了一个散文专栏,就叫《感受深圳》。我在这里“品味寂寞”“感受孤独”,不得不“收起你的辉煌”,不得不“接受平凡”(引号中的文字皆为我的散文标题)。这是我第一次真切品味到孤独寂寞的“原味”。在那段时间里,读书成为我唯一的乐趣,尤其喜欢读艺术史和艺术家传记。以前读这些书,并没有“置身其间”的意念,而今再读,自己也仿佛与他们一同栉风沐雨、痛苦彷徨,为他们的遭遇而愤懑,为他们的无奈而哀伤,为他们的痛苦而流泪,为他们的不幸而叹息。我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感受,在感受中自省……蓦然回首之际,却发现不知不觉中,我自身那些原本强烈的孤寂、无助、忧郁、不平等难以排解的痛感,竟然减轻了、淡化了、释然了,甚至消失了。真没想到,阅读孤独、感受寂寞、品味痛苦,在某种情况下竟然还有“疗治心疾”的功能,我以为这正是“痛定思痛”“以痛治痛”的特殊功效。也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我萌生了刻意发掘艺术大师的孤独和苦难的想法——不是吗?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艺术大师们,大都是以正面形象光彩照人,他们走在历史的“星光大道”上,辉煌映衬着他们的成功和不朽。然而,很少有人去移步换景,把目光投射到其侧面、背面乃至阴面,去搜寻去发现去展示他们在孤独、痛苦、寂寞、不幸中的卓绝挣扎。而只有透过光鲜的表象透视到其背后的艰难困苦,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他们艺术的真谛和人生的真相。我希望用自己的心灵感悟去为他们重新塑像,同样的,也希望用这些充满苦涩和暗影的塑像,去慰藉那些如我一样曾经沉浸于孤独痛苦中的“天涯沦落人”。

于是,我开始寻觅尘封已久的史料,从别人不屑一顾的犄角旮旯里发掘人物的吉光片羽。我发现,这竟是一个满目珠玑的富矿,由此进入,如同沿着通幽曲径探路而行,可以直抵那些艺术大师的心灵深处。于是,我一篇篇地写了下去,就像一个探险家一步步走向人迹罕至的险峰,领略到旁人未曾见过的奇异风景……

03

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笔,我携着《孤独的大师》一直走进了21 世纪。在此期间,我曾有若干次出国采访的机会,我无一例外地都选择去了欧洲。有朋友感到不解,出国的机会难得,你为何不多转几个地方,偏偏一次次地死盯着欧洲。我心里暗想,那些孤独的大师们都在欧洲,我要去看望他们、亲近他们、研究他们、破解他们,去多少次都不嫌多,即便这样,还总是“别时容易见时难”啊!

只有亲临大师们的故地,亲炙大师们的原作,亲见大师们生活的环境,你才能真切感受到他们何以成为大师,也才能体悟到为何他们如此孤独——我的好友南翔教授曾写过一篇对《孤独的大师》的书评,题目就叫《大师缘何孤独?》。我觉得这也正是本书抛给所有读书人的一个课题,或许每个人都会用各自的方式来解答,但是,谁又能说自己的解答是最完美的呢?不完美才是真实的人生,或许正是人生的不完美,方才成就了其完美的艺术。

这些文章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是在出访归来乘兴而作,见诸报端的。譬如丢勒、罗丹、伦勃朗、透纳、康斯太勃尔诸篇。这些文章的见报,引起了一些关注,有些书刊开始把其中一些篇章编入各类选集,也有一些杂志开始找我约稿。其中特别需要感谢的是北京《人物》杂志。这家有名的杂志对我的“孤独的大师”系列,可说是珍爱有加,辟出宝贵的篇幅连载经年。主编杨晓周和编辑李京华为这些“孤独的大师”付出大量的心血。也正是这家名刊的强力推介,引起了时任工人出版社编辑的崔自默先生的激赏,立即敦促我编辑成书。我对自默说,这个系列还没写完。他说,这么大的选题,哪里有个完?还是先出书吧,这并不妨碍你继续写下去。于是,《孤独的大师》就这样出版了,自默兄为其选配了上百幅精美的图片,把这本在我看来还是半成品的小书打扮得漂漂亮亮。

这些慧眼识珠的编辑们,是《孤独的大师》最早的知音,我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04

本次增订版,增加了两篇新作,一篇是《被遗忘的“四季诗人”:西斯莱》,另一篇是《一个罪犯与圣徒:卡拉瓦乔》。此外,应编辑王虞兮的建议,我对丢勒一篇做了较大的增补和润色,差不多是重写了一遍。这显然是必要的,因为原书收录的那篇文章,只是我在德国纽伦堡参观丢勒故居之后写的一篇游记,内容显得过于单薄了。这次改写,使这位文艺复兴时期与达•芬奇齐名的德国艺术大师的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鲜明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圣殿,能在这家书馆出书是无数写书人的梦想,当然,也是我的梦想。感谢丛晓眉总编的青睐,使《孤独的大师》(增订版)能被纳入商务印书馆的“宏大书阵”——这是一个辉煌百年的“书阵”,是一个大师荟萃的“书阵”,是一个学风醇厚的“书阵”,是一个声誉卓著的“书阵”。我深知,我能忝列这个“书阵”并不是我写得有多么好,而是因为这些“孤独的大师”本身太精彩太耀眼了,说到底,我还是沾了他们的光。因此,在这篇前言的末尾,我要再次向这些陪伴我走过难忘岁月的“孤独的大师”们,鞠躬致敬!

记于深圳寄荃斋

2018年10月22日


 
 
 
  • 天气
也就是说,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楚王好细腰”在19世纪出现了“欧洲版”。
1
商报副刊:带货帝
2019年,咪咕公司在全国120余个移动营业厅布展“博物馆在移动”项目,建设5G+XR博物馆,以AR探究镜、数字画屏功能实现博物馆展品内容的数字化传播。其中,“博物馆人谈文创”邀约7大博物馆馆长直播讲述文物、文创背后的故事。同时,“博物馆在移动•518文创节”也将在此次主会场活动开启。
2
5G+文博的花式玩法诞生! “博物馆在移动•518文创节”将开启
中文在线音频事业部总经理袁晖表示,从文学作品到有声书,从大神作者到独家主播,将通过与蜻蜓FM平台的联合运营推广,形成以优质内容驱动的主播生态体系。而在本次合作建立后,蜻蜓FM用户还可在APP上阅读中文在线旗下17K小说网、四月天小说网的文字作品,收听AI有声内容。在群雄竞逐的音频市场,此次中文在线与蜻蜓FM探索文学嫁接音频的新模式令人关注。
3
“好声音”争抢“耳朵经济”!多家平台探索文学嫁接音频新模式
”保持热乎乎的生活态度对王蒙而言,写作确实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关键词。知名作家铁凝送给他一个评价:王蒙是高龄少年,因为他对生活中各种事永远都充满兴趣,都跃跃欲试,真的不像是个老人。”“保持热乎乎的生活态度。
4
保持热乎乎的生活态度 王蒙因何被称为“高龄少年”?
5月6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皇史宬南院内近600平方米的违建开始被拆除,拆除后,皇史宬整体古建风貌将被恢复。皇史宬初名神御阁,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两年后建成,改现名。皇史宬古建座落在南院违建北侧(5月7日摄)。
5
中国现存最完好古代皇家档案库启动拆违 唤醒“沉睡”古迹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