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
助力“深圳学派”与城市学术文化建设,加强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宣传与推广。11月30日,由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市社科院联合举办的“深圳社会科学学术文献成果发布”项目启动仪式暨研讨会在深圳图书馆举办。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张杰,市社科院(社科联)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建,深圳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张岩,市政府办公厅原副秘书长、深圳市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南岭,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刘申宁,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郁龙余,深圳大学教授魏达志,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家喜等出席并启动项目仪式。
本次项目是深圳图书馆联合市社科院,在新媒体时代创新开展社科理论成果宣传与推广的又一新的探索。项目最大的特色及亮点是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平台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优势,依托图书馆丰富多元的读者、文献与空间等资源,聚合深圳社科群体,创新传播形式,促进社科研究工作者及社科成果走近群众,进一步拉近与市民大众的距离。
启动仪式上,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介绍了“深圳社会科学学术文献成果发布”项目的概况、特色及亮点。她介绍道:“本次‘深圳社会科学学术文献成果发布’项目由深圳图书馆和深圳市社科院联合创办,聚焦深圳优秀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学术资源推荐、学术研讨会、学术观点发布等系列活动,向市民读者全面展示深圳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2021年度,作为项目首次启动,主要围绕深圳市社科院组织编撰的研究成果——《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展开,邀请了10位作者代表,就其著作中的核心学术观点进行录制,同时举办研讨会等活动。经过近半年的策划与筹备工作,首批十集学术观点视频录制工作已完成,将在项目启动后通过各类大众传媒、深圳移动视讯和深圳图书馆微信、微博以及B站、抖音等官方账号陆续发布与推广。其中,移动视讯将在移动电视公交平台(含全深圳400条线路、5000余辆公交车、超1万个终端),移动电视深圳地铁平台(含1、2、3、5、8号线车厢及站厅,共12000+视频终端),以及移动电视楼宇平台(覆盖深圳100+政务楼宇,500+视频终端)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尽可能扩展受众群体与辐射范围。
张岩表示,“深圳图书馆作为深圳地方文献中心,在助力深圳学术文化建设方面耕耘已久。2013年以来,通过设立“深圳学派”文献专区,开展“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人文讲坛等学术文化沙龙、讲座,整理编撰出版《深圳文献·深圳人著作目录》系列丛书,推动“深圳记忆”项目等多项举措,不断推陈出新,梳理积淀学术成果,涵养城市学术文化。
深圳市社科院(社科联)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建在致辞中表示,“为进一步加强深圳学术文化宣传,扩大社科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市民城市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与深圳图书馆联合创办了本项目,以此展示深圳学人为学术创新、理论创新孜孜以求的坚定步伐,和“深圳学派”在学术文化‘深圳表达’方面积攒的点滴心血和辛勤付出。希望通过‘深圳社会科学学术文献成果发布’项目,进一步创新学术成果发布与传播的新渠道、新方式,扩大‘深圳学派’建设的学术成就辐射力和创新思想的传播力,不断彰显深圳学人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所贡献的智慧和力量。”
启动仪式后,深圳社会科学成果宣传推广研讨会在深圳图书馆二楼举行。会议由深圳图书馆副馆长肖容梅主持,来自市社科院、市体制改革研究会、市委党校、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多个机构的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围绕“当下深圳社科成果宣传推广的主要形式、渠道及其如何创新发展”“如何依托公共图书馆平台,进一步提升深圳社科成果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两个议题展开研讨分享。
相关链接:精彩发言摘录
市政府办公厅原副秘书长、深圳市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南岭从科学发展的维度指出,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成果是良性互动、互为因果的。没有科学文化的论据,没有科学精神的培养,很多科学成果恐怕就难以形成。而社会科学成果的传播与推广是很有意义的,是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成果进行转化。自然科学的成果转化与传播有行政的力量、资本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使得这个传播有一种自循环的机制,社会科学成果宣传推广也要找到一种制度性、协同性的传播方式。
深圳大学魏达志教授表示,社科成果宣传与推广主要涉及书、活动和人三个问题。他总结社会科学人才大致分为六种类型,诸如博闻强记型、哲学思辨型、思想引领型、跨领域研究型等。学术成果宣传与推广是系统工程,市委宣传部、政府相关部门、图书馆要加强协作,打好宣传“组合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曹天禄教授表示,深圳社会科学成果宣传推广是整个深圳市宣传文化系统的重要工作,期待进一步健全宣传推广绩效考评机制,提高社科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深圳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刘申宁教授表示,我们应该建立健全一种深圳学人考核机制,努力打造一批能走出去、有份量的学术代表和学派带头人。深圳现在是超大城市、超一线城市,要立足全国、着眼于全面研究,进一步提升深圳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水准。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陈家喜教授认为,做好深圳社会科学成果的推广,既是推进“深圳学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圳作为超大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环。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个学术的高地、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地,很难称得上是受人尊敬的城市。深圳社科成果的作用和价值发挥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郁龙余教授表示,目前深圳建设除了出经济成果、科研成果外,还应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出一批有影响有思想的新的学术成果。比如,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为推动深圳建设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典范城市作出新贡献。
深圳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玲玲教授表示,当下深圳学人进行交流研讨偏向传统的合作范式,希望进一步完善交流机制,促进老中青三代学者思想碰撞,打造学术共同体。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钟坚教授认为,深圳图书馆作为我市文化名片与地方文献中心,在文化传承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特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包括文化、历史、法律、经济特区运行等方面,期待图书馆进一步完善深圳学人与经济特区研究馆藏建设,提升文化影响力。
深圳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燕妮表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要发挥好毗邻港澳的独特优势,可借助图书馆等平台,把我们的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先传到大湾区,再传到全世界,让学术界更好地了解深圳,在世界上讲好深圳故事,传播深圳学术声音。
深圳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任珺表示,深圳图书馆凭借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深圳社会科学领域成果的宣传推广,包括面对广大读者的“南书房夜话”“市民文化大讲堂”等品牌活动,这离不开深圳图书馆自身的努力,也得益于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合作,这不失为开展社科成果推广行之有效的一种办法。建议专业科研机构、高校与图书馆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社科成果的宣传推广。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裴茜表示,学术需要传承,在做宣传推广的时候,可以尝试使用逆推法,首先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广大读者的兴趣,然后引导其了解学术背后的原理,往更深的领域进行研究探索,使之成为我们开展社科成果宣传推广的新路径。
深圳市社科院副院长杨建表示,长期以来,深圳市社科院与深圳图书馆在推动深圳学术发展方面,创新开发了不少品牌项目,不断提升深圳学术成果影响力。本次“深圳社会科学学术文献成果发布”项目从学术文献角度,对深圳近年来的社科成果进行整理收集并宣传和推广,这表明图书馆已成为深圳社会科学成果宣传推广的一股重要力量。下一步将继续创新、继续推进、做精做好深圳学人成果宣传推广工作,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年轻人的阅读方式与习惯,不断推动深圳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