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文化评论员 杨青
电影远比现实温情多了。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兔子暴力》,案件发生在2011年,南京一对母女绑架女儿的同学并杀害,妈妈面对审讯两三个小时就交待了,可16岁的女儿居然抗了8个小时。
情节80%与真实事件吻合,只是电影结尾留下一丝暖意:被绑架的同学在后备箱被发现时还有气息。而电影中的母女绑架案最终停止在绑架上,没有谋杀,可现实中却是残忍地杀害。
这跟张子枫主演的《我的姐姐》电影异曲同工,电影结尾,姐姐最终不忍心,把弟弟领回去了。但现实中的姐姐却把弟弟送到了乡下,把爸妈的房子卖了,自己在城市买了新房,过起了幸福的日子,姐弟关系切割得清清楚楚。
这才渐渐明白:生活大于一切,现实远远比影视创作更残酷,更血腥。
《兔子暴力》观影感受最强烈的是惊恐。以前大学生感谢同窗不杀之恩,现在高中生就要提防备至,目标对象就是好友,不是普通的背叛、甚至也不是坑蒙拐骗,而是安眠药放倒后,杀。
影片中重点塑造的母女关系,一个从一岁多就抛弃女儿的母亲,16年后空降,根本不准备认女儿,凭什么让女儿死心塌地围着她转,甚至不惜杀害同学的性命?
这是影片要完成的逻辑推理,也是让整个影片有说服力的核心因素。
同样的问题闺蜜金熙也大惑不解,她不明白水青怎么会被从小抛弃她的妈妈迷得七荤八素?
然后水青的妈妈曲婷出场了,来学校教舞蹈,准确地说是带大家玩了一场放松游戏。
长得美,有技术,有方法,妈妈曲婷在学校出现,水青在同学羡慕的眼神中、在闺蜜的认可中,甚至从男同学对妈妈的迷恋中,几乎把童年的缺失一次就补上了。
比起现实中被后妈嫌弃、不让进门的躲避、爸爸的不闻不问,及时空降的妈妈就是温暖、就是光,她奋不顾身地扑上去。
水青最开心的笑脸是和两个同学与妈妈一道组成快乐的“青春兔子帮”,穿越隧道时她情不自禁地表白,为了她,愿意做任何事。
谁也没想到 “任何事”居然包括突破法律底线,为她去杀人,而且是同学,不惜坠入深渊。在后妈和爸爸的忽略下苟活的她,遇到妈妈像鱼儿遇到了水,不管水温多少度,都奋不顾身地游过去。
尤其是当她发现妈妈债务缠身,被要挟被欺侮时,她反过来成了救世主,担起了她不该承担也无法承担的重任。
影片对四个女子的生存危机都有细节铺垫:水青的妈妈曲婷欠了赌债,借了高利贷,到期不还被剁了小手指,回来想卖掉小城的房子还债,未遂。被追债的逼到走投无路,甚至被迫向水青的男同学借钱。
闺密金熙和同学马悦悦在水青的眼中是两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其实金熙妈妈躲债在外,不敢回家,她得独自承受爸爸的暴力。而马悦悦的有钱只不过是错觉,领养人的富裕和爸爸的暴力让她惊恐万状,水青恰好看到了她高光的那一刻。
误解无处不在。水青以为妈妈是爱她的,她愿意为了她做一切,甚至卑微地在全校广播她的道歉信,而目的就是为了帮妈妈搞钱,不惜把闺密当作筹码。当金熙幸运地逃脱之后,走投无路的女儿选择了备胎马悦悦。
女儿水青的奋不顾身也许在潜意识里想提醒妈妈,我现在这么爱你、这么帮你,你当初抛弃我应该是错的。
妈妈并不爱她,或者说没有爱她的能力,但在最后孤绝的时刻,有个女儿拼命扑上来护卫,她也是感动的,后悔16年前的抛弃是错误,最要命的是这个不靠谱的妈妈许诺给女儿一个可以期许的将来。
只是在当下的现实中,当年抛弃她的母亲把她当成了救命稻草,拖着她一起坠入深渊。
影片的结局是温情的,被绑架的马悦悦还有呼吸,现实中的女同学却魂归天外。
一个滥赌的母亲不仅毁了自己的人生,还顺手毁掉了女儿的人生。用爱的代价来归因,总觉得太过轻飘了,没有说服力。
下一代的孩子们正在自己重新刷新和界定“亲情、闺蜜”的边界,而法律、道义、良心在她们的天平上显然不占什么份量,不是底线,轻易就可以跨越击穿。
电影虽然漏洞不少,结局让人心头一松,但比电影残酷的真相更让人觉得沉重。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