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6

读创网首页 > 文化 >
科幻作家七月“二次出道”,新作《群星》被赞为年度必读科幻长篇
来源:
编辑:陈旭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赵 玉


▲七月及其最新长篇科幻小说《群星》。


要问2019年底最炙手可热的科幻作品是哪部,当属今年十月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二次出道”的科幻作家七月的长篇科幻小说《群星》,该小说上市12天即卖出电影版权。

七月是何人?科幻圈最老新作者。说他最老是因为他少年出道,尚未成年便发表作品,在不长的时间里留下了百万字著作,其代表作《像堕天使一样飞翔》《水鑫日》《背面天堂》《擦肩而过》,俨然已经成为不少科幻迷的青春回忆。七月大学毕业后投身游戏业,十年未再动笔。此间,开过几家公司,辗转华东、华南、华北,绕中国一圈后终于重回成都定居,并开始以创作为生。说他是新作者,是因为重拾创作之笔后他已出版两本科幻作品集、长篇奇幻小说《赋名师》,《群星》是“二次出道”后创作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许多老科幻迷对他记忆犹新,《群星》甫一推出即受到追捧。

小说《群星》描述了在成都发生的与科幻和人类文明有关的故事:

五年前,FAST收到神秘信号,

揭开宇宙真相的一角。

五年后,德国格拉苏蒂镇全镇蒸发,

一点辐射都没留下。

如今,十九国峰会即将在成都召开,

但天府之国却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为保护一千多万市民,国安局两名干探临危受命,

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二十四小时反恐行动!

然而,他们的对手行踪诡异,举止另类,

所作所为完全不像恐怖分子。

就在两人接近真相之时,

人类文明来到了命运的岔路口……

作者七月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反恐行动,提炼武侯祠、环球中心、四川大学等地标的科幻气质,挖掘出成都的多元未来,为科幻赋予了现实的质感。对于故事发生地为什么选在成都,七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对成都挺有感情,也在成都生活了一年多,对这个地方特别熟悉。当时动笔的时候是想写一个比较接地气的,能够和普通人的生活接纳上,这样就肯定要选一个主舞台,就选了成都。”


▲在《群星》的分享会上,中国科幻四天王之一韩松,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梁清散等对该书做出了高度评价。


《群星》受到科幻圈与影视圈大咖的一致高度赞扬: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评价说:“七月将精巧的科幻构思融入紧张刺激的故事中,不仅有宏大设定和人文关怀,更有分镜般的叙事,充满了画面感。故事从一场反恐行动讲起,穿插小人物的现实挣扎,最终上升到宇宙文明的高度,颠覆了我们大量的认知,带来最纯正的科幻阅读体验。《群星》既是文学的,也是电影的。”

中国著名悬疑作家那多评价说:“《群星》是一部科幻和悬疑有机结合的作品,它的科幻创意宏大,故事落点在成都。作者七月通过一场紧张刺激的反恐行动,打破了这个国民网红城市的刻板印象,挖掘出成都的另一种魅力,并将这种魅力融入故事之中,为科幻赋予了现实的质感。《群星》就是科幻版的《反恐24小时》。”

中国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评价说:“《群星》是一本向人类文明发问的科幻小说。优秀的科幻小说不仅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惯常世界的怀疑,更会在故事结束之后,将这些问题带回真实世界,持续发问,引发更多的思考。从科幻元初的《弗兰肯斯坦》到经典的《2001:太空漫游》,无不如此。

中国知名科幻研究者、学者三丰评价说“暌违多年的老作者七月携重磅新作《群星》震撼归来。最核心的科幻创意是费米悖论“动物园假说”的突破升级版!小说围绕“构造体”带来的宇宙基本规则的改变,构建了一个超级硬核(然则并不难啃)而又令人浑身战栗的宇宙图景。富有烟火气的人物刻画,以及接地气、充满地域特色的情节展开,都保证了小说虽然心怀宇宙,但仍然脚踏实地,对读者相当之友好。年度必读科幻长篇!


⇒⇒»»【书评一】

科幻帮助人类审视自身和环境

•罗子欣


《群星》和《三体》一样,故事的构架也部分源自“旅行者”飞行器的延伸和想象,站在地球之外来看地球,来理解人类。

小说大量出现朴实而原汁原味的四川方言,连同对成都这个城市的细节描述,搭建了科技也难以还原的真实感。成都、贵州到珠海,各种小细节对地域的描述和模拟,加上“这镇小得很”之类的本土化的语言和只在市民圈子里流传的民谣,带来了天然的亲和力和地域特色。而本土化与国际化又相得益彰,从成都到FBI,毫无违和,也给小说增添了一分“记住乡愁话方言”的情怀。

尽管是科幻小说,作者七月还是像写论文一样严谨的梳理了历史与现实,小说因此有了真实的带入感。从历史到未来,无缝衔接。而贯穿小说的“汪老师买房”的梗,更是科幻作家现实主义情结的展现,这让我想起类似童恩正先生作品中除科技幻想之外,对现实社会、人文的期盼和预想,以及足够多的对现实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小说中关于“构造体”带来宇宙基本规则的改变,涉及到多学科的背景知识,作者构建了一个极为硬核的群星图景,从天体物理、生物、复杂系统,基因工程、数学、化学等等再到心理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等人文社会学科都有所涉及。硬核,但不难啃,在于科学普及与科学幻想的并行。作者用通俗而有趣的类比和例子深入浅出的帮助读者理解,没有一些科幻作品的高冷,其间还有不少常识与文化的普及,都让这个硬核的作品更加通俗而温暖。

科幻作品的“硬核”,并非在于预言,而是帮助人类以全新角度来审视自身和环境,这就回到了人性与哲学问题的再次探索。如同《群星》中提到过的哲学问题,“假如必须在队员和无辜百姓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能公平地根据情况,决定牺牲哪一方?”作品同样提醒人们用不同视角去思考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选择与挑战,深切地关注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影响,对宇宙真相的探索,以及对自我本真的回归。


⇒⇒»»【书评二】

跳出桎梏的宏大科幻

•欧阳杼


日本推理小说的历史中有段很有意思的时期。1957年,以松本清张的《点与线》为起点,日本推理小说界开启了社会派浪潮。松本清张用推理小说来揭露社会重大问题的做法,不但给推理小说引入了新的写作模式,而且也给很多日本作家指引了推理小说写作的一条星光大道,受到松本清张影响的日本作家,完全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森村诚一、岛田庄司、西村京太郎、东野圭吾、宫部美幸……整个六七十年代,基本上日本的推理小说都笼罩在松本清张的阴影之下,这就是著名的“清张咒缚”。

之所以要在一篇科幻小说的书评里面先叙述推理小说的历史掌故,是因为中国原创的科幻小说目前也处在类似的发展道路上。是的,这种风格的引导者无疑就是《三体》。从经济角度来说,写作是一项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活动,只有在看到一种写作类型能够受到读者欢迎的前提下,才会有大批作家愿意来写这一类小说。《三体》的成功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近些年来,书写末日题材的原创科幻小说越来越多,比如宝树的《时间之墟》、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天父地母》,何夕的《天年》,当然还有本书《群星》。

跟着前人开创的道路前行,好处是有参照物,坏处是很难跳出别人的条条框框,就如同落入松本清张布下的咒缚一般。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三体》的名字,但是作者在本书的后记中写道:“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最近这些年来,科幻小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越来越内卷,弥漫着一种‘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大家都在准备抢我家鸡蛋’或是‘外面有什么意思啊,让我们来好好用心地用一百万倍显微镜来发掘一下内心世界的问题吧’这样的味道。”其实也是从侧面承认了《三体》的影响力。当然和宝树王晋康何夕不同,作者在写书时候的想法自然也产生了变化。前面几本书大概是秉持着“这种类型的书竟然有这么多读者喜欢,我其实也有类似的idea,写成书应该也不差”的想法,但当市面上这种类型的书逐渐多起来之后,可能读者写书的想法就变成了“虽然这种类型这么受读者欢迎,但我总还是想写点新意出来,要不然就太同质化了”。既在探索可能造成人类末日的秘密,又在努力保持黄金时代那种勇往无前的精神,这两种矛盾又统一的观点贯穿了《群星》始终。

那多在推荐语中将《群星》比作科幻版的《反恐24小时》,这话没说错,而且是在成都的反恐24小时。从江口沉银的地方出发,到川大、到九眼桥、再到武侯未拆迁的民房和高大上的环球中心,通过执行特别任务的形式,用极快的速度将整本书推进完成。本书独有的紧张感,不仅突破了《三体》投下的写作范式的阴影,更让成都这座网红城市难能可贵地进入科幻小说中并承担了重要角色。虽然本书加入了非常多的科幻设定,大到宇宙小到基因,但作者高超地用现在的执行任务的紧张感和五年前科学家科学研究的缓慢过程相互穿插,合理地将这些设定安排得明明白白。

如果不局限于科幻小说,要在原创类型文学里面找相似的话,《群星》大概可以和燕垒生的《天行健:烈火之城》类比。一方面是行文的紧张感,另一方面是故事的后续。《群星》最大的看点在于:当人类发现太阳系最大的秘密之后,应该如何去应对。本书仅仅写完了人类内部统一思想的过程,所以本书的末尾,就和《烈火之城》的末尾一般,只是宏大设定的开篇而已。同类型的原创科幻小说里面,大刘和王晋康都完整地用续作解答了所有的设定,构成闭环;而何夕《天年》的续作至今未见消息。《天行健》的续作倒是有好几本,讲完了很多故事,但是普遍评价不如《烈火之城》。所有的续作在珠玉面前都很难,但是就本书这么多的科幻设定来说,不写续作没办法讲完所有的设定,所以作为读者肯定会很关心故事后续会怎么发展。书中人物白泓羽“相信人类能挺过去,然后蜕变,破茧成蝶。”那么我们也希望作者能够让这本小说在原有设定的基础上走得更远,最终给读者展现出更华丽的世界。


⇒⇒»»【八光分专访七月】


八光分:七月老师,你算是科幻圈最神秘的作者了,尚未成年就出道,留下了《水鑫日》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然后忽然搁笔十年,中断创作。读者们都很好奇你为何忽然封笔,又为何重新开始创作之路?

七月:其实没啥特别的原因,就是08年以后开始上班,游戏业你们懂得啦,996是不可能啦,至少是9-10*6,哪儿还有时间写小说?后来又自己创业,凌晨两三点的广州好热闹的啦……

八光分:没想到在这十年间,七月老师成了游戏人。那我想了解一下,你觉得怎样的科幻小说,适合被改编成游戏呢?

七月:这个很不好说,游戏发展到现在,类型已经非常丰富了,不同类型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对于游戏制作而言,真正的问题不是“这个小说怎么改成游戏”,而是“这个小说提供的素材能不能给我们擅长开发的那类游戏提供养分”。

总体来说,还是小说世界空间结构比较完整的比较适合改编,就跟金庸的武侠一样,有一个完整、关系交织的世界,适应性最强。

八光分:说回科幻创作方面,这么年轻就发表作品,可见你跟科幻有着不一样的缘分,请问你是怎么走上科幻创作之路的?

七月:说到底还是当年《如果记忆可以移植》这个高考命题引发的“复仇”吧……

在我高三上学期的时候,市里一次模拟考作文题是《假如人类可以永生》,市里的评卷老师给我打了个不及格。虽然我当年语文也不是那么好,但怎么也不至于作文不及格吧。因为我理综三门考试基本都是满分,所以在整个高三的三门课上都在气哼哼地写科幻小说寄给《科幻世界》……(小朋友们不要学)

等高考结束,我把《天火事件》用电邮投给了《科幻世界》,决定这事儿到此为止。《天火事件》的概念基本都是高中物理课本的东西,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能,用微波传输电能的损耗,混沌系统自组织。

这篇投稿既没有写联系方式,我出去旅游也忘了看邮箱……于是,《科幻世界》网站挂寻人启事挂了一个多月……


八光分:七月老师,你过去的创作题材主要偏向于赛博朋克,但如今的小说却偏重于宇宙规律的思考,正如新长篇《群星》。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两种题材,又是什么促使你的创作重心发生了转变?

七月:对宇宙规律的思考不能算题材吧……当年赛博朋克写得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年我认为网络、计算技术会重塑人类社会。事实上,这十几年来它确实在重塑。这样的高速变化对科幻创作来说,很容易在技术层面露怯,会跟现实出现很大“分叉”。比如,五年时间智能手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如此之大,作者假如想要创造一个“高信息流社会”,却没有设想到手机的便利,创造出来的概念就很容易让读者觉得荒唐。

另外,我在网络行业干了十年,对这些东西也从早先的疏离到后来的熟悉。对我个人而言,当把自己所写的东西了解得更多后,很容易出现审美偏差,跟普通读者的视角出现很大区别,反而不容易写得有趣。

八光分:《群星》这本书大概写了多久?在这期间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七月:第一稿写了三个多月,十多万字,没有结尾。过了一段时间又完全重写了一遍,直到算得上“完稿”,可以松一口气为止,总共花了一年出头的样子。

时间也不是很长,最有趣的事情应该是完稿后就看到FAST招聘全职驻地科研人员,年薪十万吧……那时我的游戏团队正在招美术,刚毕业的专科毕业生,没有从业经验,非美术专业,就在培训班里学了三个月,在成都也要求开年薪十万,感觉心情特别复杂。

不过话分两头,科研工作者的待遇确实也在快速提升,我认识的许多朋友现在收入已经相当可观。本来在我最初设计时,汪海成老师是入了“青千计划”的,到出版前编辑一查,“青千”买不起房简直不可能……于是紧急改掉了,真是可喜可贺。

八光分:《群星》中展现了许多惊人的科幻点子,请问这些科幻创意是如何激发出来的?

七月:并不是客气……我没有觉得有“许多”“惊人”的科幻点子……

很多想法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小说后记里也写了,小说的零点:“旅行者”冲出太阳系激活广播有一半借鉴自大卫·布林的《水晶天》,另外还有卡尔·萨根《接触》的影子——收到了一张意义不明的图纸。

图纸是一份基因编码,用来创造“构造体”,这倒完全是我的想法,但似乎也不是那么出奇。

构造体中最有趣的是“摩西”,摩西的概念借鉴自阿西莫夫的《神们自己》,这才是惊人的点子。

很多想法很有趣,但至少我自己觉得完全不够“惊人”。全书我自己最喜欢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规律障壁的育婴房”,一个是“暗物质转化”。

但第一个必须说是把《水晶天》的无法从外面击破的神秘水晶外壳改成了规律障壁,不能独掠其美。

至于暗物质转化解答费米悖论,其实最开始写到一半时都还根本没有这个点子,是我查暗物质资料的时候查得浑身发毛,突然跟开篇“全黑没有一丝光的构造体”连了起来。其实,黑是对光的吸收反射特性,跟暗物质毫无关系,但就这么诞生了这个点子。

如果要回答怎么激发创意,那应该是:对已有东西的连接和发展吧。


八光分:不过,《群星》虽然是一部着眼于宇宙规律的宏大科幻,但故事发生于真实的世界中,主要涉及两个城市——成都和珠海,请问你为何选择这两座城市,是对这两座城市有什么特殊感情吗?

七月:珠海是我第一个工作的城市,成都是我现在定居的城市。特殊的感情当然是有,但写小说更多还是图方便。珠海的出现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对珠海熟悉,二是汪海成的原型汪洋老师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工作。

写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城市更容易有烟火气一些,我喜欢有烟火气的小说,虽然自己做得还不太好。

八光分:大多数的作品里,正派一定是正义的,反派一定是邪恶的,但《群星》里正派反而是反社会人格,反派却是社会精英,为何做出这样的倒置人设呢?

七月:反社会人格的郭远其实是我从小到大看一切警匪片的期待。电影里,经常恐怖分子都要引爆核弹了,然后主角见恐怖分子用枪指着无辜人质的头就乖乖放下武器,每次看到这种剧情我就想上去飞起一脚把主角踹了。这种朴素的心情让我决定哪天我来写,绝对不能让这种角色腆着脸拯救世界。

汪海成其实是在自己的恐惧和一连串意外的愤怒下获得行动力量的,可以视为“精英”在“日常之恶”下的崩溃。当时汪海成并没有跟“邪恶”产生关联,而是用极端手段去执行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

两个角色的特点都是“执行力”,这样对抗起来干净利落,不磨叽。

八光分:群星》中,以汪海成为首的恐怖组织“萤火”将克苏鲁作为自己的图腾,你如何看待克苏鲁这种恐怖文化呢?

七月:克苏鲁其实已经是一个脱离了作者的二次发展的亚文化概念了。其实,中国影响最大的克苏鲁作品应该是《三体》。(笑)

现在有很多热衷于克苏鲁设定体系玩梗的作品,但我的兴趣不大。克苏鲁的魅力其实是提出超凡、不可理解的宇宙存在,把人类的地位进一步压低,把宇宙的空间感和不可知感拉大,这其实更符合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下的现代人认知的。


八光分:《群星》中的宇宙并不美好,反而黑暗、恐怖,近乎残暴,这跟大多数科幻作家畅想的美好的静谧的宇宙区别很大,这样的宇宙构想是从何而来的呢?

七月:我其实觉得一点也不黑暗恐怖啊……就有点残暴……

我的观念更多应该是:承认自己的渺小吧。

我记得《三体》的后记里面说,从逻辑上来说,宇宙很可能是一个零道德的存在,所以想去书写这么一个宇宙。但在我看来,所谓“零道德”是一个为反对而反对的概念。任何道德都不是天然第一性的,都是博弈决策的长期最优选择。

《群星》的宇宙里面,“规则障壁育婴室”就是我想象的一种道德。他是利益驱动的,根源是我认为宇宙的最大资源不是能源,不是一切物质,而是无形的生命负熵。

基于这个构想,“构造者”对生命负熵是有需求的,这种需求产生了一种创造育婴室培养生命的“温情”。同时,这种需求又是极端冷漠的和残暴的。

八光分:七月老师,你之前作品的创作逻辑非常依赖“假如……就……”仿佛给正常世界加上一个幻想的透镜,然后看看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例如《殄食》。可《群星》却是基于真实的宇宙规律提出假设和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创作逻辑?

七月:其实本质上也没有那么不同吧。《群星》的科幻核心其实是对很多疑问提出一个:“假如是这样,是不是就能解释”的IF回答,这个回答本身也是假设。

《殄食》的“假如……就……”更纯智力游戏一些,但随着游戏的往后推进,真正的精妙还是要回到假设跟现实的衔接,现实规则、系统逻辑跟这个假设的碰撞呼应上。这样的小说入门门槛更高。

如果说用户曲线的话,《群星》的用户曲线则是相反的,它的入门门槛更低,更多现实的接入,但反过来随着故事的推进,开始向幻想之美进发。但最终,这两类小说都是在幻想的虚设和现实的思考碰撞中撞出火花。

不过相对来说,门槛越高的作品越挑剔读者。

八光分:《群星》是一部宏大科幻、同时也是一部惊险刺激的“反恐小说”,小编已经听到有读者赞扬说“这书又高远又接地气”。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少不了被优秀的作品浸养。请问你特别喜欢的作家作品都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你的?

七月:科幻作家我比较喜欢写《群星,我的归宿》的阿尔弗雷德·贝斯特,阿瑟·C.克拉克的宇宙观对我影响很大。

科幻以外的作家,我喜欢王小波、余华,写《香水》的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马尔克斯等等……但叙事方式上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还是金庸,虽然我不是那么喜欢他的小说……

八光分:七月老师,你提到的这些作家有不少将创作当成终身事业,如今你也是一位职业作家了,但当年你在采访中提到“如果你热爱一门事业,最好不好把这当作赖以生存的专业”,是什么促使你走上这条路呢?

七月:应该是……成都游戏业太难做了吧……

我得承认,跟很多我认识的科幻作家比,我并没有那么深地喜欢科幻。在游戏业的时候,我也认识一些朋友把游戏当作一生唯一的事业和追求,我自问达不到那种程度。

不管是科幻写作,还是游戏制作,对我来说都是理解和思考世界的一扇窗户。从上学到工作这些年,我被要求做过很多次九型人格测试,虽然时间跨度很多年,但每次都是典型的第五型职业人格,观察者,思考型。

所以,本质上我只是从思考游戏设计和表达自己的思考,变成了用科幻小说做同样的事情。

关键是写小说不用跟太多人打交道……据说我十岁时就表达了这个理想,从事一个不用跟人打交道的行业……


八光分:据可靠线报,你也是资深“博士粉”,谈起《神秘博士》如数家珍,甚至在《群星》里还有致敬。请问《神秘博士》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呢?你最喜欢哪一任博士和哪一位女伴呢?

七月:应该是有点呆萌的浪漫主义勇气吧。DW纯粹从自己兴趣出发在时空中穿行说走就走,说出事儿就出事儿的萌感简直了……

最喜欢的应该是Christopher Eccleston扮演的第九任,特别有英伦绅士的优雅感。但,转生后换演员由DT饰演,我第一时间感觉怎么变成了这么一个奶油小白脸!郁闷惨了。

后来DT的十任慢慢就越看越顺眼了,所以九、十算得上并列吧。女伴当然是Rose Tyler啦,Donna一惊一乍的风格我实在……

八光分:提到女伴,你在《群星》的后记里提到了尊夫人妲拉老师是你的第一位读者,真是满满的爱意啊。(没有爱哪能让你把稿子改得面目全非。)话说,当一位著名译者的老公是怎样的体验啊?好想知道!

七月:样书实在太多了……太多了……职业翻译出书速度是职业作家的十倍!

我有一次弄了一堆样书寄给另一个著名译者朋友姚向辉老师,以求解决一下书柜的问题……然后他给我寄了多一倍他的样书回来……这种绝望的心情……

八光分:七月老师,你现在已经是职业作者了,而且你的手速在圈内也是有口皆碑,能不能透露一下接下来的创作计划呢?《群星》会不会有续集呢?

七月:《群星》之后已经写完了六十万字的《白银尽头》,应该会和《群星》前后脚出版。然后二十五万字《小镇奇谈》也完稿了,要努力快点出版。剩下计划大概是另一本《岩边禅院》要大改吧……这三本先陆续都搞定再说。

《群星》暂时不会考虑写续集。我想过有“规则障壁”的宇宙应该写什么故事合适,但不免会想到《深渊上的火》上去。可《群星》的内核和气质又跟太空歌剧不搭调,等我想到有什么思路再说吧。

另外关于宇宙最大资产是生命负熵的这个概念,我在《白银尽头》里用了,有更复杂的阐释。《白银尽头》写在《群星》之后,构想了超级文明和地球文明的关系,可以看作某种程度上的精神续作。

八光分《群星》的读者中有不少的科幻作者,而成为职业作家几乎是每个作者的梦想。因此在最后,请你站在职业作家的角度,给有志于此道的朋友一些建议。

七月:应该……不是每个作者的梦想吧……

首先建议应该是:确定自己有能力当职业作家赚钱活下来。了解职业作家怎么获得收入,不要凭着热情和爱就盲目入行。我职业写作两年,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从小说那里得到收入。那养活自己的日常收入来自哪里?如果你毫无概念毫无准备,只是听说“某某版税收入多少多少,某某改编版权卖了多少多少”,那你距离成为职业作家并活下来还很早。

其次,职业作家是一个高度自律的职业,没人监督你有没有工作、工作投入了多少,但因为没有出工不出力的基本工资,所以也混不了事。所谓每天只写四小时的作家,在不写作的时候要投入数倍时间思考,实际工作强度远超上班。不要对职业作家产生美好的“悠闲又安逸”的妄想,每天睡到自然醒的对应面是每天半夜因为想后面怎么写而辗转到凌晨。

大概就是这么惨的行当……

聊了这么多,真是非常感谢七月老师的分享,期待你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也请各位读者多多支持《群星》。


 
 
 
  • 天气
新作首次公开父亲“侵华日军”身份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发表在月刊杂志《文艺春秋》上的这篇随笔文章名叫《弃猫,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一共有28页,系村上春树首次公开详细介绍其家族经历的文章。村上春树在“令和时代”的第一篇文章就公开呼吁“继承历史”“不能忘掉过去”,被认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村上春树在文章里表示:这段往事“沉重印刻在了自己幼小的心上”,并再次公开呼吁“继承历史”“不能忘掉过去”。
1
村上春树发表新作,公开其父曾是侵华日军
《玛蒂尔达》本次的中国巡演,打破了这一常态,实现了中国观众与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剧原产地之一——伦敦西区的同步体验,鹏城观众终于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国际最前沿的、顶级制作的音乐剧。英国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玛蒂尔达》将于7月11日至24日来到深圳,在保利剧院连演两周,共16场。英国音乐剧在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黄金年代之后,已经很多年没有过这样惊艳本土又风靡全球的好剧了,《玛蒂尔达》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代表当代英国戏剧最高成就的作品之一,不断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光发热。
2
这部剧竟因获奖太多打破吉尼斯纪录?《玛蒂尔达》来了!
5月9日,深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堂走进深圳监狱正航大讲堂,分别由广东省十佳优秀志愿者周庆春和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刘俊峰发表演讲。周庆春现身说法,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说明学习传统文化对服刑人员提升自我素质、端正人生态度的重要性,刘峻峰则发表了题为《积善之家有余庆》的演讲,余庆便是幸福,积善能让人走上幸福之路。△周庆春现身说法周庆春是广东省蓝态公益基金会长期义工,他演讲之前与现场服刑人员分享了微电影《重生》,是讲述他本人求助失足者刘兵的故事。
3
”积善之人有余庆“,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进深圳监狱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夏和顺△南粤古驿道地图记者获悉,世界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深圳文物古迹保护专家倡议发起寻找深圳古驿道活动,希望藉此唤醒广大深圳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使更多的市民群众参与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任志录说,古驿道的意义不言自明,希望通过寻找古驿道活动,唤醒广大深圳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使更多的市民群众参与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深圳考古鉴定研究所所长吉笃学在会上透露,深圳市不可移动文物地图也正在紧张绘制当中,该地图以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为基础,收录了深圳市1945处不可移动文物,届时将通过公众号等方式发布,这也是深圳市文物地图首次问世。
4
专家倡议寻访深圳古驿道,深圳文物地图即将发布!
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赵正书》、赵正与赵高登高壮观天地间——李白诗歌讲读2.艺术·展览“雕意塑念”——滕文金从艺50周年大型回顾展魅力·深圳——深圳本土画家作品联展线:传承与发展——2019深圳美术馆当代艺术展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主题展大师:澳大利亚树皮画艺术家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3.创意·演艺公共艺术展工作坊|来和艺术家完成花地砖文博会·你好新青年之「从工业设计生长出的三种可能性」敲击命运的三连音——贝多芬在1802||交响乐演奏分享会蛇口读书会好书私享会单水脱口秀精品专场演出(stand-upcomedy)一、学术·演讲看见黑洞——从第一张照片说起时间:5月11日(周六)15:00—17:00地点: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简介:主讲人苟利军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黑洞研究小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线:传承与发展——2019深圳美术馆当代艺术展时间:5月10日—6月2日地点:深圳美术馆简介:杨讷维、祝大年、贺友直、黄胄、肖惠祥、袁运生、丁绍光、孙景波、唐勇力9位优秀艺术名家的84件(套)作品在深圳美术馆亮相。魅力·深圳——深圳本土画家作品联展时间:5月10日—6月10日地点:深圳子非鱼艺术馆简介:“魅力深圳——深圳本土画家作品联展”是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配套项目之一,于5月...
5
深圳周末艺文指南(5.11-5.12) | ①市民文化大讲堂关注“黑洞”② 滕文金从艺50周年展看原版小平雕像
当前,盐田正大力推进“产业兴盐”,促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
1
推进“产业兴盐” !盐田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
尽管美国主要电信运营商基本没有购买华为设备,但美国农村地区的一些小型电信运营商仍在使用华为设备。尼葛洛庞帝说,如果超过九成的无线设备都来自爱立信和诺基亚,这种市场集中度会让小型电信运营商的购买成本上升,甚至面临破产危险,从另一方面给美国就业市场带来不利影响。美国商务部长罗斯16日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承认,有的公司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找到替代产品,更换设备难以“无缝”完成。
2
新华社:封锁华为给美国供应商带来负面影响
来源:中国日报网。
3
突发!美国一大学附近发生枪击案 7人中枪
肖亚庆同志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免去张茅同志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职务。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5月18日消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5月17日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对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
4
肖亚庆出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美国打贸易战捞不到啥好处,既破坏了全球经济增长,也祸害了美国老百姓。美国媒体这两天亮出几份报告,说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但买单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面对美方的加税,中方毫不含糊,宣布从6月1日0时起,对去年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再加税。
5
先礼后兵,不是没有兵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