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6

读创网首页 > 文化 >
【原创】《深圳村落概览》七卷本面世,首次全面普查深圳村落家底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陈旭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刘悠扬

湖贝村,深圳中心城区保留的最后一座古村,也是格局最完整的一座古村。自1992年被纳入旧村改造范围,到2016年社会各界共同发起“湖贝古村120城市公共计划”,湖贝古村像一个标本,见证了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博弈和共生。

在深圳,像湖贝村这样的自然村落,正亟需抢救性的文献记录。始于2015年底的深圳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第一次对深圳自然村落进行了地毯式的抢救性调查,结果显示,全深圳现存1024个自然村落。

2021年初,基于这一普查项目的出版成果——《深圳村落概览》2辑共7卷全部面世,530万字、5170多张照片,在城市化大潮中留下了正在消失的村落历史群像。据悉,最后一卷《深圳村落概览·深汕卷》将于年内出版。

[caption id="attachment_3424451" align="alignnone" width="1440"] ▲《深圳村落概览》7卷本[/caption]

为深圳留下村落档案

《深圳村落概览》由深圳市史志办公室(现更名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编,目前已出版2辑,第一辑含《深圳村落概览·宝安卷》《深圳村落概览·光明龙华卷》,第二辑含《深圳村落概览·福田南山卷》《深圳村落概览·罗湖盐田卷》《深圳村落概览·龙岗卷》《深圳村落概览·坪山卷》《深圳村落概览·大鹏卷》,上述7卷共约530万字、5170多张照片。此外,第8卷《深圳村落概览·深汕卷》将于年内出版。

这套书是深圳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的出版成果。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二级巡视员黄玲清楚地记得,2015年,在广东省统一部署下,深圳市全面启动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当年12月25日,时任副市长的吴以环在市民中心主持召开了普查动员大会。

[caption id="attachment_3424457" align="alignnone" width="750"] ▲城市更新前的湖贝村[/caption]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全省全覆盖的自然村落历史人文大普查。尽管深圳已经城市化,好像没有什么村落了,这个工作也必须要做。我们要为深圳留下这个家底,留下深圳的村落档案、村落的家谱。”黄玲说,

黄玲介绍,此次普查准确勘察出深圳现存1024个自然村落,是历史上第一次查清深圳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方面的家底和档案。《深圳村落概览》丛书共八卷,对每个村落的由来、姓氏源流、经济发展、文物古迹、家规家训、楹联碑刻、人物故事、风俗习惯、美食特产等承载村落历史文脉、反映村落文化传承的内容,都进行了详细记述,填补了深圳市自然村落历史记录的空白,为党委政府提供基础性资政信息,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宝贵素材,为正在消失的村落留下历史印记。

千余人地毯式抢救性普查

从2015年底开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史志办公室牵头组织下,各区地方志工作机构、街道、社区有关部门配合,文化公司及志愿者参与,共1000多人参与了自然村落地毯式抢救性调查。历时2年多,以自然村为单位,按照“能查尽查”的原则,完成了对深圳境内1024个村落的普查。

普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地方志处处长周华告诉记者,对于自然村落的普查是深圳历史上的第一次,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借鉴,因此工作人员走街串巷,通过口述采访、实地调研,去收集第一手资料。

[caption id="attachment_3424458" align="alignnone" width="1080"] ▲沙井清平墟[/caption]

“深圳是广东省比较早完成普查的城市。或许有人会说,深圳的村没那么多,所以工作推进很快。并不是这样!恰恰在深圳,这个工作是最难做的。”黄玲解释说,一来深圳城市化程度较高,做村落普查工作更难;第二,开展普查工作的几乎都是新深圳人,寻找上了年纪的原住民不容易;第三,几乎没有档案文献资料,完全靠口述史来记录,从祠堂、家谱、族谱里寻找蛛丝马迹,还有语言不通的困扰。

周华介绍,除了已出版的《深圳村落概览》7卷之外,同时还出版了《全粤村情》深圳部分共3卷4册,包括《全粤村情·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卷》《全粤村情·深圳宝安区卷》《全粤村情·深圳龙岗区卷(一)》《全粤村情·深圳龙岗区卷(二)》,全书共约420万字、4070多张照片。

[caption id="attachment_3424452" align="alignnone" width="1440"] ▲《全粤村情(深圳卷)》共四册[/caption]

广客混合是深圳独特文化

《深圳村落概览》看起来是枯燥的文献,从中却可以了解深圳的移民史、宗族史、风俗史、经济生产发展史、人物史、革命史、华侨史,包罗万象,是深圳历史生动的参考文献。

原深圳市文管办研究员周军,是《深圳村落概览》特约审核,对全书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审读、核实和修改。在他看来,这套书让人们看到深圳文化、历史的独特之处。

“深圳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广府人和客家人混居的地区,所以形成了深圳独特的文化,即广客混合型,这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周军说,龙岗的客家围屋鹤湖新居最为典型,鹤湖新居最里面一圈是完全的客家建筑——三堂两横,第二圈已经开始广府化,最外圈演变成完全的广府建筑——一天井一正房。“它见证了客家人迁徙到这片土地之后,逐渐融入广府文化的过程。”周军说。

[caption id="attachment_3424456" align="alignnone" width="720"] ▲鹤湖新居[/caption]

从人口的变化、村落的布局,也能折射出深圳移民史的脉络。黄玲告诉记者,在古代深圳的移民史上,先有广府后有客家,客家人移民的高峰期是清朝“展界”之后,客家人大规模地迁移至此,所以客家围屋几乎都是在那之后建的,它们成片地分布在龙岗、坪山一带。

《深圳村落概览》记录了深圳现存的1024个村,各个区的分布不一样。周华告诉记者,最多的是龙岗区,有280个村落;而福田区、罗湖区比较少,最少的是福田区,只有27个村落。

让城市更新规划有据可依

谈到《深圳村落概览》的出版意义,黄玲表示,这是深圳历史上第一次在城市化大潮中开展村落普查工作,意义非凡,“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之间的尺度到底该怎么把握?有了这套书,未来将有据可依。”

据了解,在此次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启动之前,全广东省有18万个村落,经过普查只剩13万多个,将近5万个村落消失了。

著名民俗学家、土生土长的深圳原住民廖虹雷则告诉记者,300多年前,清嘉庆《新安县志》记载有800多座村落(含香港地区),而如今现存的1024个自然村落中,真正意义的完整古村不到200个,30年间平均每月消失4个。

“《深圳村落概览》是对村落的一种抢救性记录。”周军告诉记者,普查和出版过程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以村落命名的地名还在,物理意义上的村落却已经消亡了。“普查人员到了当地,经常发现村名所在的地方已经变成大马路,或高楼大厦、厂房,原始的村落都逐渐消失了。”周军说,罗湖区、福田区最为典型,像皇岗村、沙头村、沙尾村,除了几座祠堂,基本看不到村子的原貌。

[caption id="attachment_3424455"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皇岗村[/caption]

迄今保存比较好的自然村落,多半在原关外的地区,例如龙岗、宝安。周军告诉记者,《深圳村落概览》中保存最好、最有标本价值的深圳古村落是松岗的燕川村。该村历史遗址丰富,有古遗址、民居、宗祠、私塾旧址、碉楼、寺庙、墓葬、古井、驿道等,仅宗祠就有5座。此外,燕川村还有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中共宝安一大会址等革命遗址,在革命史上有重要价值。

[caption id="attachment_3424454" align="alignnone" width="708"] ▲燕川村史馆[/caption]

黄玲说,在坪山区尚有几十座客家围屋遗存,许多围屋的保护利用尚未做到位,有些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围屋在开发利用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客家围屋是印证深圳移民史、客家史的活化石,应该要加以珍惜,采取多种方式为深圳的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caption id="attachment_3424472" align="alignnone" width="1441"] ▲龙田世居是深圳最具代表的客家围屋之一[/caption]

未来,《深圳村落概览》出齐8卷本之后,深圳市地方志办将提出资政报告,助推深圳历史文化的传承;将历史建筑转化为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活化利用;为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提供历史依据。

审读:喻方华

 
 
 
  • 天气
10月19日晚,第六届深圳合唱节“天籁之旅 追光前行”深圳中学金钟少年合唱团专场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上演。
1
【原创】一场座无虚席的音乐会——深中少年演绎合唱“青春版本”!
本次阅读分享会于本周六(10月23日)下午三点,邀请尹昌龙博士做客益文书局,与在深外国友人分享阅读的意义、阅读的方法以及深圳是如何推广全民阅读。
2
【原创】“世界与深共读”——尹昌龙领衔,在深外国友人阅读分享会23日举行
一月一会,备受广大藏友喜爱的2021“盛世收藏”免费文物鉴定活动,于10月20日下午在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迎来年度第六场活动。
3
【原创】2021盛世收藏文物鉴定第六场——西坝窑瓷器:“观一器,赏万彩”
全部36件作品将从11月1日起陆续开拍
4
【原创】16件作品1元起拍,玉雕怪才邱启敬作品首次集中线上拍卖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彭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国民主同盟深圳市委会组织排演的大型多媒体新歌剧《红岩·潮》10月20日晚在南山文体中心大剧场上演。牺牲的烈士中绝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员,其中也有28位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他们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共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民盟深圳市委会充分整合盟内文艺资源优势,近50位有文艺专长的盟员与特邀专家倾力合作排演《红岩·潮》,共同呈现新时代红色文化盛宴。
5
【原创】民盟深圳市委会党史教育作品《红岩·潮》上演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徐恬10月20日,深圳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覃伟中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暨市政府党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市政府系统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聚焦生物安全重点风险领域,强化系统治理和全链条防控,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提高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完成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努力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1
【原创】覃伟中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努力开创新时代深圳人才工作新局面
现场评委之一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高级记者丁时照点评时说:“从平凡到伟大、从初心到永恒、从春天的故事到百年的岁月,今天演讲比赛不仅主题内容广泛,字字句句更是饱含了每一位参赛选手的真情实意,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采,更赛出了‘双区’建设的时代精神,将进一步掀起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自今年8月活动启动以来,工委系统各单位积极响应,共有42家单位累计组织了300多位选手参加比赛,并推荐出42名优秀选手参加工委视频评选,最终12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市直机关工委系统主题演讲比赛获奖名单】一、一等奖(共2名)崔烨(深圳边检总站)、王丽丽(市民政局)二、二等奖(共4名)卫英华(深圳海关)、赖宏辉(市委办公厅)、左希越(市退役军人局)、赵薇(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三、三等奖(共6名)马倩(市交通运输局)、周方颐(市国资委)、刘亚东(江西省驻深单位党委)、于学谦(市委编办)、周颖(市司法局)、翁思悦(深圳海事局)四、优秀奖(共8名)苏月娥(市财政局)、杨丰硕(市商务局)、王丹(深圳市税务局)、苗雨熙(深圳广电集团)、王磊(市纪委监委)、徐丙刚(市应急管理局)、杨苑洵(市医保局)、闻淙洁(深圳海关缉私局)五、优秀组织奖市纪委监委、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市检察院、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退役军人局、市应急管理局...
2
【原创】百年征程映初心 先行示范谱新章,深圳市直机关工委系统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演讲比赛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执行主任李子刚在发言中提到“停电”的问题。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彭琰10月20日,深圳市政协主办的“委员议事厅”以“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打造坪山国际医药创新中心”为题展开讨论,政协委员和业内专家为坪山发展把脉支招并提出相关诉求建议,到会聆听发言的部门负责人现场进行了回应。“区委区政府会为所有的创新平台、机构和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3
【原创】深圳坪山区委书记现场回应“停电”:“双降”政策将更加精准
2019年10月15日,中国新加坡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等四个双边合作机制会议在重庆举行,深圳市与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签署了《关于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合作倡议的谅解备忘录》。深圳市市长覃伟中、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常任秘书杨颖仪参加会议并致开幕词,深圳市委副书记艾学峰主持会议。10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通电话时,指出中新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双边关系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调要构筑数字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合作新高地,推动两国合作不断提升质量和水平,为深新合作指明了方向。
4
【原创】深圳、新加坡深化智慧城市合作,再签约4个新合作项目
最能体现深圳城市气度的一句话莫过于“来了就是深圳人。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陈小慧10月16日,深圳市政协“委员讲堂”、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深圳市政协常委、城市规划设计专家王富海解读“包容模式——深圳城市‘密码’”,讲述了深圳城市发展历程并提出城市未来包容发展的建议。如何传承深圳的城市“密码”,持续包容。
5
【原创】移民城市深圳如何持续包容?“委员讲堂”解读深圳的城市“密码”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