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6

读创网首页 > 文化 >
专访|陈戈:对世界讲自己的故事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杨晚霞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

从国际小燕毕业的19岁女孩陈戈,人生被分成了深圳、温哥华、香港、普罗维登斯几个片段。在不断的地理迁徙中,她执著地把讲故事的热情变成一种对艺术的终身追求。

陈戈的天赋令人惊讶。早在17岁,她就获得了香港“年度最佳学生—视觉艺术家”冠军奖,次年她顺利进入世界最顶尖设计学院——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不到一年,她又再次转身,申请转学到世界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今年5月,她同时被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录取,并最终选择了以创新而闻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

目前,陈戈已经拥有多个身份:插画家、电影导演、概念艺术家,但艺术创作还远远满足不了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人文和科学同样吸引着她。未来,她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会成为什么类型的创作者?或许任何身份都无法定义她,她要做的,只是打破一切边界,对这个世界讲自己的故事。

  • ▲陈戈


“我不需要去美术学校,我可以自己做”

2018年,陈戈凭借大型装置作品《魔术方块》获得了香港“年度最佳学生—视觉艺术家”冠军奖。评委团成员、香港城市大学艺术系教授弗兰克·维格纳隆惊讶地说:“我从未见过类似的艺术作品,《魔术方块》令人难以置信。”

  • ▲大型装置作品《魔术方块》


13岁那年,陈戈被温哥华一所著名学校的艺术精英班Lord Bynd Arts Mini School录取,但由于家人不赞成她学艺术,她不得不放弃了。

那时,陈戈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需要去美术学校,我可以自己做。”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她致力于研究各种类型的艺术和设计,经常在夜幕下自学素描和绘画到天亮,并学习线条、运动、构图和色彩和谐。

后来,她把自己的作品发布在网上,参加比赛和投稿,还获得了一些漫画公司的出版合同。父母最终看到了她追求艺术的激情,逐渐接受了她对艺术的热爱,并随着她获得更多的插画工作经验转而支持。

从2017年开始,陈戈进入国际小燕,有生以来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艺术,并集中推出了一大批作品。其中,就有令她获得香港“年度最佳学生—视觉艺术家”冠军奖的《魔术方块》。

不久,陈戈拿到了向往已久的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她站在巴士站,喜极而泣。或许是因为追求艺术的道路太过艰难,而她最终执著地把艺术这种“不务正业的爱好”变成了一种终身追求,她的作品一直都对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个体投入更多的关注,例如《乌鸦船》《废墟》《骨髓》,这既是一种人本主义立场,更是一种心有戚戚的生命共鸣。

采访陈戈的时候,她刚刚结束了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第一学年的学习,9月份就要转学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我渴望重新学习我一直喜爱的科学和人文学科。”对陈戈而言,这似乎又是一次人生的转向。从不顾一切追求艺术,到重归跨学科教育,她一直走在自我进化的路上,毫不纠结。

从罗德岛到加州,追寻电影梦

认识陈戈的人,都会被这个女孩的顽强生命力和惊人天赋所打动。

国际小燕院长张晋君还记得,几年前刚见到陈戈的时候,她还是一个稚嫩的艺术爱好者,画一些小漫画和手绘板画的CG,在国际小燕待了不久,陈戈就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无论是造型能力的呈现,还是观念上的表达,都让人惊讶。最重要的是,面对挑战她不会惧怕,反而是一种享受——她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实现她的艺术计划。”

在国际小燕,陈戈完成的第一件大型作品,是名为《工厂》的动感金属装置。她以人的大脑为灵感元素,通过水流过启动灯的零件并使车轮运动的轨迹,隐喻着创意在大脑中诞生的过程。“这个电动装置有水流和雾气,像游乐场一样,听起来都很复杂。但方案一确定,陈戈就立马落实焊接重组安装,整整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做出了一件比自己身高还要高的作品,效果非常棒。”张晋君说。

  • ▲大型装置作品《工厂》


《工厂》是迄今为止对陈戈最有意义的一件作品。不仅仅是因为这件作品启发了她的《魔术方块》获得“年度最佳学生—视觉艺术家”冠军奖,更是因为作为一个致力于终身讲故事的人,《工厂》所展示的把创意变成作品的整个过程,正是陈戈终其一生想做的事。

陈戈说,自己之所以会对马达、机械这样的大型装置感兴趣,是出于对电影工业的强烈热爱,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电影导演。在国际小燕期间,她创作了一部动画电影短片《展览》,让张晋君印象深刻,“那是一部实验电影。陈戈运用了定格摄影、装置道具制作、绘画和场景设计、服装设计、剪辑和音频特效,来表达一个女权主义的主题。所有环节由她一人完成,工程量非常大,试听效果连贯,一气呵成。”

最近,陈戈准备搬到美国加州,为秋季入学斯坦福大学做准备。加州是美国电影工业最繁荣的地方,那里对陈戈而言,就像一个美丽新世界。与此同时,她还在日夜不停地准备自己最新的实习作品集,希望以此来打动美国最知名的电影工作室。为了一头扎进真实滚烫的电影工业,看起来,她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对话陈戈:

用人文和科学给艺术创作打底

1.音乐是我发声的一部分

记者:你的作品集里,有好几幅画都和加拿大有关,例如《四季》《回忆碎片》。听说你很小移民到了加拿大,对加拿大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陈戈:我2001年在沈阳出生,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把我带回了深圳。在深圳读了一年多小学,就移民去了加拿大。除却身在深圳的时间,我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加拿大温哥华长大的。我的童年就是骑着自行车穿过温哥华的小街道,去冒险去爬树。因为我是一个读书狂,每一周也会去温哥华的公共图书馆囤积大量的书阅读。

我在加拿大待了6年多,又回到香港读中学。记忆最多的时候,大部分都在加拿大。我真的很怀念在加拿大的时光,尤其是那里的自然风光,还有我被树木和大自然包围的记忆。《四季》这幅作品也是对色彩搭配和互动的实验,是一副一米长的加拿大国旗抽象再现。一开始作品并不是透明的,但我混合了颜料,然后给分层在每一层纸上上色,创造出半透明的效果。这篇作品纯粹是出于我自己的本能。作品顶部开始非常有序,随着记忆的淡去,它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我想通过这个作品,重建我对加拿大季节的记忆,它是一种生动可触碰的美。

  • ▲陈戈作品《四季》


《回忆碎片》是2017年最后一天在香港画的。新年前夕,我想起加拿大的“老家”,怀旧之情促使我创作了这幅作品。我为了我的学业来到香港,而不是因为我对艺术“幼稚”的追求。我想起了我童年的家,白色墙壁透着一种愉快的和平,就像伴随着小时候的我的一股旋律在宁静的氛围中流动。

记者:《回忆碎片》画的是一个弹钢琴的女孩背影,听说你也从小学钢琴,音乐对你的影响是怎样的?

陈戈:我4岁开始学钢琴,一直到离开加拿大之前,已经考完了钢琴十级,但是因为回香港读书,没能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蛮遗憾的。

现在我虽然没有从事音乐相关专业,但学过的乐理、钢琴知识都还记得,所以偶尔会自己写曲子。

  • ▲陈戈作品《回忆碎片》


音乐对我来说是一种想象力,和我的创造力是分不开的,和艺术一样,它也是我发声的一部分。由于学术工作和时间的限制,这个声音从我身边消失了,我渴望把它找回来。对讲故事来说,音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它能传达文字、视觉都无法抵达的情绪。这也是我很想做电影的原因,我想把音乐和图像融合在一起。

2.《猫武士》和宫崎骏电影

记者:你提到自己小时候是个读书狂,你的启蒙书是什么?

陈戈:我小时候不是个开朗的孩子,很多记忆都和读书有关。启蒙书是《猫武士》和其他类似的奇幻小说。《猫武士》是英国作家艾琳·亨特所著的一本书,讲述了一个惊险刺激的动物冒险故事。我很欣赏作者写这些故事的想象力,因为我一直对故事创作很有兴趣,《猫武士》和其他类似的奇幻小说让我看到完整的故事、人物场景、各种人物关系,它启发了我。那时我就想,以后也要去写自己的故事,去创造自己的设定和人物。

但仅仅是文字,总让我感觉故事缺了什么,无论是形象,还是声音。读《猫武士》的时候我就想,以后我一定要讲故事,但不想讲这样的故事。我想运用各种介质,电影、设计、绘画、雕塑、装置……所有一切方式,来讲自己的故事。

记者:对艺术的爱好,是什么时候萌生的?

陈戈:我小时候没有学过艺术,关于传统绘画的那些基本功,我几乎都没有。在罗德岛这一年,一位老师甚至对我说:“你是个很好的‘抽象艺术家’。”

缺乏基本功,并不妨碍我对艺术的热爱。从小我就喜欢创造自己的故事和人物,随时都会动笔画一画。五六年级的时候,同学给我看了一部宫崎骏的电影,当时突然像打开了一扇门,我默默告诉自己:以后我可以去干这个。

3.我的绘画材料终于被解禁

记者:从加拿大回到香港读书,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吗?

陈戈:可以这么说。我在温哥华的一所公立学校学到中学,大概13岁左右,我的父母带我到了香港。这个距离让我更接近家人。这决定对我来说其实还蛮突然的,因为我们决定要来香港读书的时候是夏初。但所幸所有的私立学校都愿意接受我为秋季学生。一年之后。我成功地进入了香港汉基国际学校,这也是我父母希望我进入最好的IB学校之一。在那所学校我也担任了一些学校的职位,比方说学校举办的团体活动的艺术指导、学校杂志的主编以及学校艺术委员会的艺术总监。

我的家庭更为注重学术相关内容,所以父母对我的期望从来都不会与艺术这个领域有所连接。我还记得,从小到大一直有人告诉我艺术只是一种爱好。在搬到香港的三个月前,我被温哥华一所著名学校的艺术精英班Lord Bynd Arts Mini School所录取。那时候我甚至在想,我们突然搬家,是不是因为我收到了这家艺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我真的很难过,我觉得我这辈子可能不能学习我想学习的科目,我想上自己想上的学校。

这些事儿给我和我的家人带来了一些距离,甚至到不久前。我对香港的第一印象是很可怕的。不仅仅是因为不习惯那里的环境,我说普通话而不是广东话(这只是我对那所学校的第一印象),还包括一些家庭不支持因素。我那个时候还很精通钢琴,但那段记忆到我搬家之前也结束了。一开始,我还是一个全A的学生。在香港待了两年,我的成绩一直下滑(IB学校成绩是BT1-7),很多老师和同年龄人都认为我只是另外一个“坏苹果”,只有我的艺术老师一直都很喜欢我鼓励我。

记者:那段时间你开始自学艺术,最终争取到了父母的支持,能回忆一下那段时光吗?

陈戈:即使在我人生的最低点,我也拒绝放弃。一直以来,我认为我是一个有上进心和毅力的人。我起床的时候,就会拿起数码平板电脑开始画画。一到深夜,我会拿起我的数位板开始画画直至天亮。我知道我不会变得更好,我总是很累,但我依旧坚持。我想去够到我其他那些有着丰富经验艺术家朋友的尾巴。但也有还开心的时候,我在网上可以获得一些漫画公司的出版合同(但我不得不拒绝这些合同和提议,因为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学分上)。

最终结束这场僵局的,是我的当时的导师,还有数学老师。我的数学老师询问了我的睡眠习惯后,和我的导师进行了一番谈话。在他们和我的家人进行了一次长时间对话之后,导师终于说服他们,我应该在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些发言权。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是多么震惊,我的绘画材料终于被解禁。尽管那时候我已经是一名IB课程的优秀学生,而且我不得不把画画的时间推迟在高中毕业之后。但是我第一次感到十几岁以来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那之后的夏天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夏天,我可以去国际小燕做我想要做的东西。

4. 他们说:“我打赌你做不完!”

记者:在国际小燕那段时间,似乎是你集中推出一大批作品的阶段。

陈戈:在国际小燕,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也很鼓励创意,帮助我去实现我的想法,他们的教学方式非常接近国际上一流的艺术院校,至少在我的经验中。我记得,一开始我按照学期课表去上了一段时间的艺术课,但很快,我脱离了课表,想创作一些我自己喜爱的机器,老师们都非常支持——这一点对我太重要了。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可能永远不会碰马达、自行车等等机械类的东西,也就不会有我后来的一大批作品。后来,我做了装置,最终还做了电影,以尽可能创意的思路表达了我自己。

记者:有印象比较深的创作故事吗?

陈戈:我做第一件金属装置《工厂》的时候,画了一个草图,搬了一辆自行车到国际小燕,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觉得我疯了。有人对我说:“我打赌你做不完。”他们告诉我,很多艺术家做这样的金属装置,都需要一年多时间,而我现在才开始做,可能考不上大学了。

人人都这样说,我就会更想去做它。我专心致志,不顾其他。两个星期后,我把它做出来了。非常感谢我爷爷,他是做家具的,自己有一间工作室,有很多我需要的材料。也很感谢我父亲,因为要制作的那些金属材料太重了,我搬不动,在父亲和他两个朋友的帮助下,我们花了一天半时间,把所有东西焊起来。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神奇地方,我想以这个异想天开的部分作为我的灵感。我把我们的大脑比作工厂,作品中当水流过了这个移动装置时,灯就会发亮了,轮子便会开始转动。水就会被抽回顶部,形成永动溪流。这个装置是通过水泵、发动机、金属,坏掉的自行车,和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的随机组合成的。而在这份作品中我想强调的是,只要我们能让这个“工厂”运作,我们的灵感碎片便会不断的相互结合,形成新的创意。作品通过不断改变了它的投射地点,随着阴影在地板和墙上舞动,这件作品带着观众进入一个新的失落世界。

《工厂》是我的第一个金属装置作品,完成它,给我一种很大的成就感和信心。我之后的艺术作品,一个比一个更有深度,做得也更精致一些。

5.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哭了

记者:还记得被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录取的感受吗?

陈戈:当我收到罗德岛设计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站在巴士站那里哭了。感觉事情终于回到了“原点”:因为来香港上学,我失去了一所艺术学校;但现在,我又因为一所艺术学校而离开香港。一直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终于梦想成真。

然后,我做机器、装置和电影的这些事情传到了我的香港老师那里。他们打算把我列入香港年度最佳学生提名名单里面。我在大赛最后一轮的时候又做了一台新的金属装置,叫做《魔术方块》。它和《工厂》是一组作品,类似于三维解构与重构的创作,讲的仍然是思想和创作的诞生和变化过程。这个装置在半空中旋转,机械运动和异想天开的设计相结合让我们可以捕捉到好奇的动作。几个月后,我凭借这个作品获得了“视觉艺术家”冠军奖,当时我跟大赛评委们说,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想象力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思想的重要性。

记者:申请大学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罗德岛设计学院?

陈戈:受家庭的影响,我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比较高。如果要去学艺术,我希望其他的学科不要丢。罗德岛是一个很好的艺术院校,听说还可以去旁边的布朗大学上文理课,这一点对我很有吸引力。

但我去了罗德岛才发现,实际上上不了太多课。因为罗德岛的学生,课程表管得比较严,能跟布朗大学的课搭起来,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想去上布朗大学的课,也需要专业课老师的同意。我在罗德岛的同学,上过布朗大学课的,大部分都是语言课。

6.我为什么要转学去斯坦福

记者:所以,你原本计划在罗德岛接受专业艺术教育,又能兼修文理课,但最终没有实现,所以才促使了你的转学?

陈戈:我刚去罗德岛一个月左右,就萌生了转学的想法。罗德岛在艺术方面非常专业,特别是你要去学一些抽象艺术、现代艺术,或者比较有深度的艺术,它都很专业。但我一直想做电影,希望能多学习一些跟电影关系更密切的学科,我在罗德岛待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学校不太能匹配我的需求。当时也想过转到加州一些专门学电影的学校,但因为自己还是特别想去学文理科,所以最后还是打算转到一所综合性大学。

在罗德岛设计学院,我一直在当一个好学生。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又回到了全A,当上了荣誉学生。也是在那时候,我意识到我非常想念IB时期的跨学科教育。我渴望重新学习我一直喜爱的科学和人文学科。

在那个时候,我也自学了我所知道的艺术与绘画知识。现在没有了之前的那些家庭压力,我觉得我已经可以平衡我学习上的一些问题。现在对我最需要关心的事情,就是我的写作。但在大一前的一个暑假,我自学了大学的文学课程,并得到了一个自己想要的分数。现在我知道我有成绩,也有能力去申请转学。

虽然我没有想过任何一个顶尖的文理学校,会录取一名艺术系的学生。但我还是很高兴我在五月初的时候,收到了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我将于今年秋季去斯坦福大学就读。我也很可能去申请电影或是文学专业。还会自学一些艺术院校的课程,并尝试个人电影与插画项目。

记者:你申请到的四所学校都是综合性大学,也都是名校,为什么选择了斯坦福?

陈戈:最直接的原因是斯坦福在加州。一位罗德岛的老师对我说,如果以后要从事电影、娱乐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在加州。另外,斯坦福是一个充满创新、没有局限的学校,我以后也想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我渴望学习更多元化的知识。

7.用人文和科学给艺术创作打底

记者:你一直在强调人文和科学这两个学科对你的重要性,为此甚至选择了从罗德岛转学到斯坦福就读。艺术创作从来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是否正是因为有了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打底,艺术创作才可能更有深度和厚度?

陈戈:光去做电影,或者光去做艺术,如果没有一些很特别的经验,很难做出一些生动的东西。特别要去讲一个故事,一定需要一些综合类的知识,才可以很成功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记者:你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多数时候是从哪里来的?

陈戈:我从事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香港故事书项目”,通过设计中文故事书辅导低年级的孩子学习中文;在杭州绿城医院做志愿者,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做办公室助理,甚至在麦当劳做过冰激凌操作员。这些经验积累起来,就会很自然地理解一些社会问题,对各种创作都有好处。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最后一个工作。我在香港一个专门帮助菲佣的机构做流动人口服务,协助处理移民工人的法律案件。在那里,我真正理解了人与人之间层次上的区别,以及这些区别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

  • ▲陈戈作品:两米长的油画《异想天开的战争》


记者:我在你的作品中看到好几个与此相关的主题:关注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个体。例如《乌鸦船》,讲的是被忽视的人也有权利像其他人一样成为焦点;《废墟》讲的是个人经验、个人故事需要被关注;《骨髓》讲的是那些帮助我们生存但又微小完整和隐藏系统。为什么会持续关注这个话题?

陈戈:现在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抓不到重点,或者忽视了问题的来源,作为一个艺术家、导演,如果能通过创作让大家思考,或许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一些良性的帮助。我以后做电影,也会关注这个群体。

《乌鸦船》是一个设计产品。鸟本是栖息在树梢上的生物,但这个鸟巢的设计考虑了乌鸦作为捕食者的着陆角度。梯子、玩具和活动栖木也都可玩的一部分。我还安装了遥控灯来模拟城市环境,模拟乌鸦在夜晚寻找食材的夜视能力。帆船和吊桥是平滑和优雅设计的灵感来源。藤蔓这种灵活的、生物可分解的材料来模拟西北乌鸦常栖息的树木。我创造乌鸦船、赞美乌鸦的意义是什么呢?也许这个侧面说明了那些被忽视的人,他们也有权利像其他人一样成为焦点。我们需要给他们舞台,让他们表演和唱歌,让他们得到认可。

  • ▲陈戈作品《乌鸦船》


和《乌鸦船》类似,《骨髓》是从RISD自然实验室中的死亡标本的骨髓得到启发的解构作品。炸裂的形状和多种颜色的组合把观众拉入了在最基本的生物结构微观迷宫,“骨髓”这个作品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帮助我们生存但又微小完整和隐藏系统。那些重要但被忽略的部分,可以映射出一个问题:我们还有什么是遗漏的,但是仍然存在的东西?

  • ▲陈戈作品《骨髓》


今年年初我完成了一幅电子绘画,名叫《无名想法》,其实也是关于这个话题。在当代,我们几乎不会将注意力放在“不重要的”的事情上。因此,我向那些偶尔出现和消失的小想法致敬,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其他重要的事情而被忽视。但它们还是一种奇特的存在,放置于我们心灵的小小角落,虽然微不足道,但仍然是我们探索和偶然发现的乐趣的一部分。这个作品体现了我们对工作或压力所丢弃的东西的奇思妙想,那是我们心中隐藏着一只再也找不到的鹤。

8.装置是我对社会现象的评价

记者:谈谈大型装置《废墟》,这个作品的灵感是怎么来的?

陈戈:激发我最大的动力,是看了一名无人机飞行员的采访,他在采访中称向平民扔炸弹“很容易,就像压碎蚂蚁一样”。我们有时会忘记,我们身边的人不仅仅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有着独特背景、想法和观点的复杂存在。我对人们有时对待彼此的态度与方式感到沮丧,无论那是发生在网上的、八卦的,还是种族之间的、职业之间等等的刻板印象。所以我做了这个装置,把每个人都比喻成一本书,有自己的章节、剧情与故事。

  • ▲大型装置艺术品《废墟》


这个装置强调了个体重要性和价值。石头被绑在书籍之城的上方,当我们切断悬挂在一块石头上的绳索,让它坠落在这个大都市的某一处,这让在沉船中的黑暗和照亮的灯塔之间形成明显的对比,提醒我们一旦一本书被毁,它的所有故事、专业知识和经验都将丢失。

记者:你的另一件大型装置《广播》讲的是媒体的过度消费。是什么触动你去做这样一个作品?

陈戈:媒体的过度消费慢慢地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媒体的虚假让我愤怒,于是我做了《广播》,它是我对社会现象的一个评价。在这个作品里,鲜艳的表面是廉价信息的代表,屏幕上无用内容的显示剥夺了观众对现实的观感。这个结构阻止了观众关注内容的核心。由于再也没有内容能支撑他们的想象力,观众互动的想法变得漫无目的。当观众打开电视想要搜索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时,被添加了一个层来概念性地表达内容的传播,屏幕上的消息就是下一个观众看到的第一个东西。抱歉,我一直使用英文思考和表达,用中文来解释我的作品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9.创造一些东西来表达中国文化

记者:你有一件雕塑名叫《远征》,看了这个作品,我才知道你有朝鲜民族的血统。从家族的移民到你个人的迁徙,这种血脉里的文化基因给你的艺术创作带来什么影响?

陈戈:我的姥姥和姥爷是从朝鲜半岛来到中国北方的,所以我算得上是半个朝鲜族人。但有时候我纠结这种身份,从小到大,我是在一个很中式的家庭教育中长大的,对于朝鲜民族文化,我非常陌生。我沉浸在对文化了解匮乏的愧疚中,把那一部分完全锁在某个角落。“远征”是对我的所继承的那一部分文化的一种致敬,是一种接纳和引以为豪的行为。

这个雕塑描绘了我的姥姥,她是一个孤儿,面对着玉龙她穿越北部边境。安置的灯光和镜子用来描绘她最终将融入其中的未知的世界。龙是无限的长的象征着她所面对的挑战。“远征”是对我们祖先的庆祝仪式,是对我们祖先所克服的重重困难和极端情况的庆祝。我为自己感到骄傲,我们将和我的同胞一起,继续发扬我们先祖的勇气并继续前进。

  • ▲陈戈雕塑《远征》


记者:另一件作品《无关紧要的守卫者》讲述的是中国文化。在一个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中长大,你如何重新讲述中国文化?

陈戈:我想创造一些东西来表达中国文化,这是我身份的一部分。我把屋顶上的一个小石狮放大四倍去画。为了创建类似石头一样的纹理,我把纸粘在石狮子上,然后把它们撕下来。不停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我能复刻这种纹理后。然后我用一块石墨和墨水直接填进去,让他们顺其自然的流动。我从小在加拿大长大,所以我对中国文化没什么经验。然而,两种文化变成是我自己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就像是狮子一样,我为它感到骄傲我也会保护它。

10.社会对女生的定义一定对吗?

记者:你的电影短片《展品》受到很高的评价,它的创意是怎么来的?

陈戈:作为一个女生,我从小到大会被灌输一些老套的思想,例如女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又如,女孩子的家庭比事业重要,等等。社会对女生的定义就一定对吗?我的作品,就是从这一点切入的。

短片开篇是一个穿着婚纱的兔子,背景音乐配的是《婚礼进行曲》,我同时用了动画、真实场景等手段,去表达一个女生突破这些社会标准的过程。

最终我完成了《固定》和《展品》两个作品,它们是我通过回收旧材料再利用来创作的作品。《固定》用烧焦的材料制作服装,灵感是从之前的艺术家油画作品里来的,那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往往被物化,所以我才在我的作品里,用设计把女性的生命力和力量表现出来。

  • ▲陈戈电影短片《展品》

  • ▲陈戈作品《固定》


《展品》则展示了制作作品《固定》过程中的部分过程。这种结构过程不仅展示了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还包括了女性和女性的想象力,正如从2D平面到3D世界的角色所展示的那样。此外,这部代表着画廊背景板的电影,旨在表达一个女人不仅仅只有她的外表,她也拥有着野火般的个性和创造力。

我一直觉得,女性和男性除了生理上的区别,在精神价值上、社会身份上,其实没有什么不同。社会赋予我们的种种标签,其实没有什么道理。我更加不明白,为什么男性和女性要把互相放进“盒子”里去审视。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让人们反思这些话题。

记者:除了绘画、装置、电影短片之外,我留意到,你还尝试了一些设计类作品,例如《Oveoli》,这个产品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

陈戈:我的目标是设计出一款传达美学、实用和可生物降解的产品,旨在环境保护,提高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共生关系的意识的意识。它是一个装配一个小物件的篮子,并配有小植物的编织架。我用肺的形状来设计这个篮子。肺的气管与树枝相连,代表着树木在制造氧气方面的关键作用。木制的肺被组成像巢一样,容纳里面的植物和物体。这种表现的特点是自然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有当我们一起努力,新的和健康的生活是可能的。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我在香港的经历吧,城市中心没有自然,空气污染的影响更大。Oveoli这个名字是源于我们肺部的微小肺泡和椭圆形的篮状两个单词组成的。

  • ▲陈戈设计作品《Oveoli》


记者:未来你的职业方向有很多种可能:插画师、电影导演、概念艺术家……你会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走?还是把所有艺术形式融合起来,创造一条属于独一无二的艺术之路?

陈戈:标签和身份不重要吧。不管未来从事什么工作,我只希望可以讲自己的故事。


 
 
 
  • 天气
淘宝直播内部有句话,第一场直播不重要,重要的是第100场直播。直播刷粉丝数据、销售量刷单造假“杀雏”。“好国货让我卖成了‘十五罐’,当然是我的逻辑在直播间里失了效。
1
吴晓波直播卖了15罐奶粉,叶一茜卖了不到2000元茶具,流量明星就能卖好货吗?
二是传播范围突破了学术圈子,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作为一个力求真正成为“市民文化、市民参与、市民享用”的文化殿堂,十六年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坚持“鉴赏•品位”的主题,秉承“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的宗旨,自举办以来,共邀请了莫言、周国平、姜昆、陈佩斯、但昭义、王蒙、毕淑敏、邱震海、欧阳奋强等1000多位中外名家学者,迄今举办了1171场讲座,在让市民享受文化福利和文化权利的同时,也为深圳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民生幸福标杆城市作出贡献。周末去听大讲堂成为了越来越多深圳人的生活方式,让名家学者的思考研究为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加油充电。
2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16年来名家千余位观众近百万,被称为“市民的精神大粮仓”
参与“指导”小冰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教师陈世哲告诉中新网记者,这首《智联家园》的旋律是小冰独立完成的,为了歌曲效果更好,人类也配合小冰对编曲进行了完善。而在今年6月,《智联家园》的“曲作者”人工智能“小冰”,刚刚被授予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2020届“荣誉毕业生”称号。“在未来的音乐创作中,人类的价值更多是在情感方面,或者说是人工智能还没有想过的更创新的领域。
3
科班毕业,两分钟写首歌……AI来了,人类还能做什么?
《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人生一串》《宵夜江湖》《早餐中国》《老广的味道》……这些耳熟能详的美食纪录片,不仅越发垂直细分,文化和情感的融入也让“看客”们获得强烈共鸣。”如彭侃所说,《人生一串》和《早餐中国》都找到了一个垂直细小的美食切口,并找到了合适的、契合互联网时代审美潮流的表达方式,而它们的成功也反过来证明了美食这一题材所具有的包容性,既可以上升到横贯世界的奇观,也可以下沉至固守乡土的日常。”与大众印象中的美食纪录片不同的是,《早餐中国》一不解读食物背后的秘密,二不谈论片中人物的情感,也不说美食区域文化,只老老实实就说美食。
4
美食纪录片的热度持续不减:透过美食,看到生活
她是一位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女性钢琴演奏家,曾在2013年被英国BBC广播评选为“新一代青年艺术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钢琴家。凭借着一路走来所获得的荣誉,左章签约了知名的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家管理公司,也是继郎朗之后、第二位签约该公司的中国钢琴家,此后她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古典音乐舞台上。2014年,她在闻名于世的伦敦逍遥音乐节亮相,获得了古典乐界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5
【原创】“美丽星期天”,左章带你在贝多芬的音乐里度过
原标题: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增强政策实施时效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住经济基本盘韩正出席↑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听取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大家谈到,今年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冲击超乎寻常,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普惠金融等政策力度大、覆盖面广、及时有效,对稳住企业生产经营和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1
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2012.09—2013.01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14.10—2014.12海南省委统战部部长2014.12—2016.01海南省政协党组成员,省委统战部部长2016.01—2017.04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省委统战部部长2017.04—2017.05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2017.05—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简历摘自海南省政协网站)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1973.01—1973.12山东省阳谷县知青1973.12—1975.06山东省阳谷县一中学习1975.06—1976.12山东省阳谷县知青1976.12—1978.09山东省聊城电机厂工人、政工干事1978.09—1980.06山东省北镇师专语文系中文专业学习1980.06—1981.04山东省惠民地委组织部干事1981.04—1983.09山东省北镇团委副书记、阳谷县团委副书记1983.09—1987.02共青团山东省委组织部副科级干事1987.02—1991.04共青团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1991.04—1991.08共青团山东省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正处级)1991.08—1991.11海南省机械工业总公司纪委书记1991.11—1993.03海南省机械工业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勇被查
1970年09月至1978年03月,本溪钢铁公司运输部工人。1978年03月至1982年01月,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05月至2000年03月,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其间:1992年03月至1995年12月,在东北大学自控系工企自动化专业读研究生,获工学硕士)。
3
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刘国强被查
针对美方日前宣布根据美国内法对一家中国新疆政府机构和4名官员实施制裁一事,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7月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方决定自即日起对美国“国会-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以及美国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无任所大使布朗巴克,联邦参议员卢比奥、克鲁兹,联邦众议员史密斯实施相应制裁。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月回应布朗巴克有关言论时表示,美方有关人士不止一次信口雌黄,以宗教自由为名造谣中伤,妄图破坏中国民族和睦,干涉中国内政,我们对此坚决反对。萨姆·布朗巴克(SamBrownback)现任美国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无任所大使,此前曾任国会众议员和参议员,并于2011年至2018年任堪萨斯州州长。
4
外交部宣布制裁四名美国政客,他们是什么人?
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的何瑞恩表示,美中两国应共同应对疫情,开展更多疫苗研发合作,采取适当行动避免全球经济下滑。当日与会者中,无论是美国国务院前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等曾在美国政府任职,并长期参与或研究中美事务的前政要,还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美国国防大学、布鲁金斯学会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者,大家的一致观点是,只要双方都有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积极意愿,就能够推动中美关系走出困境,重回正轨。◆人文交流的纽带要越拉越紧北京大学校长郝平表示,大学作为国际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多层次的学术理论,也是双方政策咨询的沟通平台。
5
这场中美关系论坛,释放了哪些信息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