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储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龙在参加去年11月27日于深圳举行的绿色能源论坛时指出,当前储能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储能技术种类繁多,但整体发展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很多储能技术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他认为,储能技术的全产业链发展需要其他技术和产业的支撑,包括上游的产能端和下游的用能端,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对储能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新型储能面临哪些挑战和机会?丁玉龙认为,新型储能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未来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储能技术包括短时、中时和长时技术。其中短时段储能技术主要是电池,具备小容量、快速反应特征,可以每天循环数次;中时段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液态空气、压缩空气、储热/储冷和液流电池,具备大容量、中低反应速度等特征;长时段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氢及氢载体和热化学储能,具备超大容量。
丁玉龙认为,一些储能技术关键材料的高效利用还面临挑战,公众对储热、液态空气和压缩空气储能等其他新型储能技术缺乏了解,这些都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他指出,多种储能技术并行发展,当前热推的能源转型技术需要从效率、成本和可持续等方面科学评估。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转型的必要条件,余能有效利用同等重要,这需要构建新的能源基础设施。
【他山之石】
上海:
《上海市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在培育新型储能重点产业方面,提出重点突破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专用锂电池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推动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陶瓷电解质隔膜材料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发展高安全、材料来源广泛的全钒、锌基、铁基等液流电池。
《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在发展新型储能方面,推动开展战略性储能技术研发,推动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商业化,促进“光储充”新型储能站落地,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技术试验,推动固态电池电解质技术攻关。推动大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和碳纸、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关键材料创新,推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应用研究。
长沙:
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企业约150家,已形成“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匣钵——电芯、电池包封装与制造——分布式储能——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闭合链条,产业集聚度高,在湖南省占比达70%。长沙还提出打造“钠电之都”,支持中南大学、长远锂科等单位创立了钠离子电池创新联合体,成立湖南省首家钠电研究院,推动湖南首条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千吨级生产线进入调试安装阶段。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6 年,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 5000 亿元,建成 2~3 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聚区。动 力 电 池 产 能 达 到100GWh,储能电池产能达到 100GWh,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 100万辆,力争培育先进储能材料行业 50 亿级企业 15 家,100 亿级企业 10 家,500 亿级企业 1 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 家。
常州:
2024年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常州推动“发储送用网”深度融合,光伏产业规模接近全国十分之一,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700亿元。全年实现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7680.7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
江苏省发布《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打造“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目标到2025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规模力争超万亿元。其中在开拓产业新赛道方面,支持常州开展储能项目试点示范,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推动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突破,推动高功率密度电池产业化,引导常州氢能产业制造、储运、应用等全链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