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6

读创网首页 > 文化 >
【原创】三十年影像汇聚一部个人观察的厚重记录,“张新民个展1979-2009”在越众历史影像馆开展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编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瑛

作为越众历史影像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摄影师作品及文献研究”的首例个展,“张新民个展1979-2009”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展览开幕式及学术研讨会也于7月13日在越众历史影像馆举行。

我拍摄的,其实是自己的故事

从1979到2009,张新民的摄影聚焦于改革开放后农民向城市的“远征”。穿行在这些作品中间,一张张平凡的面孔,串起了一个时代厚重的历史。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新民不是一个单纯的摄影家,更是一个手持相机、密切观察的社会工作者。而对于这三十年执着的目光,张新民说:“拍摄他们,根源在于我对农⺠们不顾一切也要改变命运的体验,我拍摄的,其实是自己的故事。”

张新民被称为中国纪实摄影的先锋人物。他1952年生于四川德阳。1979年接触摄影,从拍摄身边的亲友、同事开始,用镜头记录生活;1988年离开四川,到海南任《经济报》摄影记者,同年离开海南到深圳,任《蛇口通讯报》摄影记者,拍摄记录了大批农民工涌入深圳、形形色色的人群参与开垦这方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多面历程,个中故事既有艰辛与苦涩,也有希望与憧憬。张新民的视野并非局限在深圳,即使在穿梭于国内其他城乡的行旅途中他也保持着持续的敏锐观察和记录。他多年的个人观察捕捉了不少被广泛传播的经典画面,出版过《深圳股潮》、《包围城市》、《城中村》、《流坑》等作品集,作品为全国及世界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川陕公路1985

蛇口1993

番禺1995

深圳1997

本次展览是对张新民摄影生涯一次较为全面梳理,截取其创作最为活跃的三十年,力图在呈现其经典作品同时,更全面地还原他数十年间一以贯之的观察和思考脉络,发掘更丰富且尚未被充分传播的作品。

展览展出摄影作品近三百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张新民最为人熟知的经典作品为关键节点构建的重点叙事——改革开放后农民向城市的“远征”,有艰难跋涉,有辛劳谋生,有青春躁动,有城市巨变;第二部分是以张新民另一部代表性作品《流坑》为主体,旁涉80年代以来对相对闭塞落后地区的诸多变化,反观乡村传统农业社会在时代剧变中的变与不变;第三部分则是聚焦张新民自己,以1979年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出生成长的历程为主线,展示作为父亲和作为摄影师双重视野中的家庭故事。

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持续捕捉时代变迁

张新民拒绝在展览标题中冠以“时代”“历史”之类的大词,策展人郑梓煜说,“这符合他对宏大叙事的一贯警惕,他让我非常佩服的一点就是在宏大主题和微观视角之间的无缝链接,他用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影像去构筑这样一段历史。”

郑梓煜认为,本展览截取的“1979-2009”这个时间段,不仅是张新民摄影创作的高峰期,而且这三十年也正是改革开放、国家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张新民离开家乡四川德阳,辗转海南最后落脚于深圳蛇口——这个改革开放最具标本意义的窗口,他作为摄影记者的关注点不仅仅是对重大现场的记录,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持续捕捉时代的变迁,是一种透过镜头的“微言大义”,在宏大叙事之外以三十年的细腻影像汇聚为一部个人观察的厚重记录。

深圳摄影家对改革年代的深刻观察与视觉记录

此次展览是越众历史影像馆“当代纪实”个案研究第三个项目,由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梓煜策展,并邀请了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为学术主持。项目得到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中国新闻与纪实摄影研究中心的支持,得以更好地从当代纪实摄影的理论和脉络中梳理张新民的作品,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张新民如何成为摄影家张新民,并酣畅感受他对改革年代的深刻观察与视觉记录。

据了解,自2015年起,越众历史影像馆每三年推出一个“当代纪实”研究个案,2016年展出“侯登科摄影回顾展1982-2000”,梳理已故摄影家侯登科的作品及文献,出版《侯登科的世界》摄影及文献集;2019年推出“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梳理台山籍旅美港人刘博智五十年拍摄海外华人主题的作品,出版《古巴唐人》;此次“张新民个展1979-2009”则令视角回归深圳本土摄影家。

 
 
 
  • 天气
1
【原创】南头古城和大鹏所城入选!广东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十个优秀案例发布
7月2日,由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主办,香港理工大学、油尖旺青年社合办的2024年“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港澳选拔赛)”暨“粤港澳大湾区庆香港回归27周年活动”在香港理工大学圆满落幕。来自粤港澳地区中小学的近百支中小学队伍,汇聚了逾七百名师生,在这场科技竞赛中展开激烈角逐。 本届“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港澳选拔赛)”是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积极响应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共同主办的“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系列活动的号召,受全国赛组委会委托,在港澳地区筹办的首届选拔赛。该赛事以水中无人系统为核心,旨在激发青少年对海洋科技的兴趣,传授科学方法,构建系统思维,传递科学家精神,发现并培养无人系统与智慧海洋科技的未来创新人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将评选出代表香港和澳门的优秀队伍,晋级2024全国青少年资讯素养大赛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在全国舞台上展现港澳青少年的创新才华和拼搏精神。 本届挑战赛分为小学高年级组和初中组。小学高年级组围绕模拟海底地震仪回收过程展开角逐,初中组则模拟海底沉积物取样过程。在答辩环节,参赛队伍通过展示团队海报,阐述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分享参赛经验和感受,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的知识输出及科学传播能力与团队展示能力。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本次赛事还特别设置了“粤港澳大湾区庆香港回归27周年活动”环节。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优秀队伍同台竞技,在水中无人系统研发、操控等方面展开切磋交流。经过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参赛队伍的激烈角逐和裁判员的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杰出先锋团队奖、时尚工艺创新奖、前沿创新团队奖等多种奖项。 文字、视频: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2
【原创】读创视频|用科技探索海洋,2024年“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港澳选拔赛)”圆满举办
3
【原创】深圳周末艺文指南(6月29日、30日)①李克勤“弦续”②庄心妍③DEAR JANE
4
【原创】深圳周末艺文指南(6月22日、23日)①舞剧《红楼梦》②话剧《雷雨》③大张伟
5
【原创】《庆余年第二季》荧屏收官,剧集热播带动IP相关产业增长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