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姝
政务业务是联接政府、企业和市民的重要枢纽,也是大模型应用和创新的桥头堡。华为日前发起“华为盘古政务大模型联合创新行动”,重点推进大模型在政务服务等场景的联合创新方案开发。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深圳,福田区已与华为合作,率先开展政务大模型应用,助力政务数字化转型。
当前,大模型已成为发展趋势,驱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今年,华为发布了盘古大模型3.0。在今年7月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提出,要真正让人工智能走进千行百业,一方面,要打好基础,持续提升通用大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要建好行业模型,将行业专有知识、经验与大模型能力充分结合,为最终客户提供更专业精准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回答“我住在福田区,家里的78岁老人,请问政府能不能提供什么补贴?”同样一个问题时,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表现是不一样的。通用大模型会给出一些正确但笼统的信息,但行业大模型能够给出更精准、更有价值的答案,这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在9月20日举行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3”上,华为与业界标准组织、专家、客户和伙伴共同发起“华为盘古政务大模型联合创新行动”,重点推进大模型在政务服务、政务办公、城市治理等场景的联合创新方案开发,并推进各级地方政府的“十四五”规划和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规划等实践与落地。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企业BG总裁汪涛发布了包括政务大模型解决方案在内的多个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政务领域,政务大模型解决方案打造城市AI算力基础设施,赋能城市智能化升级,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实现高效政务办公,便捷政务服务,精准城市治理。
深圳已率先开展政务大模型的应用。9月22日,记者在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看到,福田区政数局联同该区相关单位以及各街道梳理福田区大量数据,通过对华为盘古政务大模型精调训练,发挥大模型优秀的理解和生成能力。结合CIM、视频联网平台等数字化转型一期建设成果,在实时问答互动中,可自动展示跟问答相关的CIM地图,实景视频等多维度信息,虚实结合,能更直观全面了解福田。
华为政务一网通军团CMO江虎林当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2021年,华为与福田就在新型智慧城区、数字民生、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华为提出的“城市智能体”理念、技术架构开始全面在福田落地。通过一年多的合作,福田打造出了“智脑、智眼、智网、智体”的“四智”融合智能体,深化智慧应用和创新场景建设。今年7月,福田政数局又与华为签署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预训练大模型在政务办公等领域进行创新验证和应用。
他指,福田区依托大模型建设辅助办文、智能校对、自动生成摘要、辅助批示、智慧督办等应用,助力政务数字化转型;在城市数字化领域,利用视觉(CV)大模型提供城市事件智能发现能力,全面覆盖城市治理自动化事件上报场景,精准识别事件并智能上报、自动工单分派。在各项技术的加持下,福田区在城市治理智慧化程度大幅提升,事件办理效率提升了50%以上,真正实现了群众好办事,基层少跑腿,决策更高效。
福田政数局副局长高增表示,从技术能力层面,未来重点推进通用大模型这种新的生产力,将有关应用用于政府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结合区块链安全、隐私计算等,推进技术要素的流通,特别是推进公共数据流通,赋能城市智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