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2023深圳设计周即将启幕,众多精彩活动也陆续登场。作为本届设计周21个系列重点活动之一,《“80 x80”艺术织毯邀请展》4月22日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SWCAC)与公众见面。展览邀请了近80位来自全球不同专业领域的知名设计师、建筑师及艺术家,呈现一场以织毯为媒介的艺术盛宴。展览将持续到7月5日。
作为SWCAC今年主办的首场特展,本次特别邀请两位享誉国际的设计师浅叶克己与何见平联合策展。展览汇聚了隈研吾、坂茂、伊东丰雄、妹岛和世、张永和、浅叶克己、原研哉、永井一正、葛西薰、何见平、刘小东、广煜、井上有一、M/M、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等众多顶尖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作品,并通过其个性化的创作,表达各自的世界观、艺术观和时代观。
△日本知名设计师浅叶克己
“当年深圳还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年过八十的浅叶克己反复强调。这位以风趣幽默、个性鲜明而著称的日本知名设计师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访深圳,再次来深,这里巨大的变化让他感叹不已。据了解,此次展览源于为致敬浅叶克己80岁寿辰而组织的一次跨界创作——近80位艺术家以80x100厘米作为核心推荐尺寸,提交不同尺寸和形状的作品,通过“手工织毯”这一特殊载体,用不同的绒长厚度、尺幅张力、材质密度等细节来适配艺术作品,增强每件作品之间的差异性,创作者们在此框架下传递出多元的艺术观念。
“艺术家自己的创意,借助陌生的材料或者技术,有时会有莫大的惊喜”。浅叶克己表示,将平面作为转变为立体的作品,物质状态的变化,赋予了作品更多温度感。展览在艺术织毯以外,特别精选浅叶克己的近80幅平面作品一并展出,系统回顾其设计实践的精彩历程。
作为多年好友,何见平是这一场“命题作文”的出题人,他说,此次展览以80岁设计师浅叶克己的从业生涯为线索,通过新的材质和媒介,阐释艺术家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对全球化的褒贬、对新科技的看法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展览中百分之九十的作品和浅叶克己无关,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坚持或者实验中的观点,用另一种名为织毯的语言陈述,我将这形容为“能力平移”;在到处高清晰度图像的生活中,这种“粗旷”“虚化”和“唯一性”,正是艺术的价值。
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此次展览用“织毯”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实现了一次平面设计与艺术的对话。“不同专业艺术家通过一个媒介展现自己的才华,必须承认,展览中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节出现,比我的预想效果更丰富”,何见平说。
在平面设计产业发达的深圳,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业内外观众的参与。何见平表示,平面设计的概念最早是从深圳进入中国其他城市的,得益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当年的深圳,比国内其他城市更早获得国际平面设计的信息。1992年开始在深圳举办的“平面设计在中国”对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影响很大。他说:“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进入网络化的时代,深圳如何继续保持平面设计的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文化,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深圳的优势在于这里有市场的支持,短板则在于这里目前还没有很多强大的设计院校的支撑,设计的发展,不仅需要市场,还需要有人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比如整理史料文献、书写转译推介新的设计风格等。”
(本文图片由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提供)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