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86

读创网首页 > 政策解读 >
【原创】春季招工、招聘火热,检察官提醒:网络平台“副业培训陷阱”需警惕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编辑: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吴维 通讯员 李薇

近期,正值春季招工、招聘阶段,一些机构和平台鼓吹“副业培训”能赚大钱,龙华区检察院检察官提醒:“副业培训陷阱”需警惕。

此类“副业培训”名目繁多,有不少名不副实,真实目的是以“广告引流—学员进群—忽悠变现—高价售课”牟利。学员高价购买的课程内容质量低劣,多数没有实用价值,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其中部分学员还遭不法分子诈骗。

▲多个知名网络平台上都可见副业培训的引流广告

据了解,网络“副业培训陷阱”,有三大鲜明的“套路”:

第一,培训机构大多以“1元学费”“0元学费”“能赚大钱”引流,此后频繁发信息、打电话诱导学员高价买课。相关课费数千元至万余元不等。

第二,培训机构往往会“承诺”学员,支付高学费购课学成后,机构能推荐或“派单”提供兼职赚钱机会。这些承诺绝大多数根本无法兑现。

第三,培训效果名不副实、质量低劣。据多名学员反映,有的培训讲师讲课内容非常粗浅,甚至是从网络上粘贴拼凑,几乎没有实用价值;有的培训讲师让学员花几百元买配音软件制作影视讲解视频却无法发布;还有的培训班讲师身份造假。

▲某剪辑类培训课上“讲师”主要精力放在鼓吹兼职赚钱

“副业培训陷阱”往往利用求职者急于求职的心理,一些当前求职不太顺利的求职者容易上当受骗。面对这类陷阱,学员一旦中招,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保障。此外,人数众多的“学员群”还面临被涉诈不法分子盯上的巨大风险。

龙华检察官提醒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拒绝“高薪兼职”诱惑,重点关注薪资是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第二,提升技能辅助求职的想法没有错,但要仔细甄别培训机构资质资格,对“培训技能不积极,忽悠兼职特积极”的机构要特别小心;

第三,求职心态要调整好,遇到一时不如意也不要气馁或过度焦虑,放平心态、调整策略或寻求专业人士支持。

审读:孙世建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