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由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3D打印医学应用专家委员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佛山市中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前沿技术与个性化医疗高峰论坛在佛山举行。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创新研究中心全国医院联盟,发起成立了骨科创新器械与个性化医疗临床研究基地,积极推动新型生物材料、3D打印创新器械、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研究。
本次大会以医工融合、中西医融合、长三角与珠三角融合为特色,分设大师讲堂、医工交叉论坛、产学研论坛、3D打印技术医学应用等环节。会议采取线上直播平台及线下现场活动,共四万余人参会。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保国、国医大师施杞教授等来自全国近百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此次盛会。专家学者共同分享了3D打印、可降解镁合金、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数字骨科、生物打印等前沿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转化应用。
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市医学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工程研究中心郝永强教授介绍,进入 21 世纪,以“3D 打印、新型生物材料、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国际前沿技术正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深刻的变化,也在快速推动医学及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同时,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也借助前沿技术的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地促进中西医的交叉与融合;长三角与珠三角是国内两个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大湾区分中心的率先成立,必将引领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据了解,医院建立医学3D打印中心发展数字医学和个性化医学,可提升医院在临床、科研、教学领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促进医院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全国联盟从2016年始,已在全国75家医院建立医学3D打印中心,共同推动3D数字医学技术和个性化医疗发展。
佛山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张斌表示,骨科是佛山市中医院的龙头学科,佛山也是全国知名的制造业强市,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此次国际会议在佛山举行,将有助佛山市中医院进一步加强前沿科技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提升医院创新和解决疑难复杂临床问题,为医院骨科诊疗技术的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造福更多患者。 通讯员供图。
审读:乔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