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驻佛山记者 段煜第 通讯员 南人才办
8月8日,佛山市南海区2022南海鲲鹏人才节正式启动,现场4个院士团队签约落户南海区,2位院士、4名高层次人才获得南海区安家补贴,并有10个尊才企业获表彰,百张“英才健康卡”陆续发放。
今年的南海鲲鹏人才节启动后,将通过人才高峰论坛、创业大赛、走访南海、联谊交流、公益回馈等13场子活动覆盖南海7个镇街,展现人才齐聚南海的城市活力,在全社会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
南海鲲鹏人才节是南海区立足“人才立区”十周年的重要节点,全力为人才打造的首个专属节日,并已逐步成为南海区引才的一张城市名片。今年南海鲲鹏人才节与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双一流”材料学院院长峰会同步启动,吸引近4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双一流”材料学院院长以及新材料领域专家、学者等齐聚南海区,共话新材料产业前沿发展方向。
上图 4家企业院士团队签约落户南海区。南海人才办供图
每年将为100位南海英才提供健康服务
佛山季华实验室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罗骞、佛山探智拓高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张振宇、广东霍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杨健、佛山(华南)新材料院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褚祥诚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获得每人最高300万元安家补贴;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杜如虚院士、广东欧佩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勇院士等获得每人最高800万元安家补贴。
佛山季华合越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广东烨兴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凝纤新材料有限公司、超滑科技(佛山)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院士团队签约落户南海区,这些院士团队的落地将为佛山、南海区布局关键新兴行业、激发地区产业裂变产生积极影响。
南海区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以真情实感、真招实举引才聚才,至今共荟聚了超过58万名英才、32个院士项目、85位国家高层次人才。去年,南海区发布“南海鲲鹏人才计划”,本次南海鲲鹏人才节开幕仪式上,南海区又推出英才健康卡,每年将为100位南海英才提供尊享、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当前,南海区正抓住大湾区建设、实验区建设等战略叠加机遇,全力做大做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科技创新,2025年前科创投入不少于200亿元,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不少于600亿元,构建“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团队)—企业研发机构—创新产业载体”的创新生态链,努力让各类人才在南海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佛山引进省市科技创新团队194个,人才资源总量170万人
当前,佛山已形成以铝合金、不锈钢等先进金属结构材料为龙头,以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其他前沿新材料为重点的材料产业体系。佛山市副市长黄少文介绍,佛山新材料、新能源等创新集群渐成体系和规模,吸纳了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博士博士后等一大批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截至2021年,佛山共引进省、市科技创新团队194个,人才资源总量增加到170万人。
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是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南海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大湾区崛起的战略定位,加速攻克新材料领域“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是集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应用基础和成果转化平台。
“本届高峰论坛定位于探讨尖端材料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高端制造、产业集群之间的未来发展可能。”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理事长林元华介绍,现如今,该研究院已先后建成5个研究中心及1个材料公共测试中心平台,引进20余个产业化团队,园区累计孵化引进科创型企业20余家,并拥有2家具备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获得了国际认可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人才培养成为行业持续长久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南海区将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等领域集中发力,提前布局增材制造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等前沿领域,不断提升南海新材料产业竞争力。
上图 2位院士、4名高层次人才获得南海区安家补贴。南海人才办供图
上图 10个尊才企业被表彰。南海人才办供图
上图 10张“英才健康卡”发放。南海人才办供图
审读: 王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