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余喜林
8月4日,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公布了《关于第一批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其中,深圳市盐田区(创建法治宣教示范区)、宝安区西乡街道司法所(西乡街道“说事评理”人民调解模式)两个项目获评首批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据了解,2019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南沙区3个地区和东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江门市“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2个项目荣获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命名,还涌现出一批具有区域性、代表性、基层满意、群众认可的省级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典型。经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自愿申报、各地级以上市初审推荐、专家评审、第三方评估、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实地核查、省委依法治省办会议审议、网上公示等环节,经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批准,省委依法治省办决定对第一批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予以命名。这份上榜名单中包括6个示范市(县区)和30个示范项目。
记者从深圳市司法局获悉,深圳市此次获评的两个示范项目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盐田区政府:创建广东省法治宣传示范区
近年来,盐田区政府多措并举,大力打造法治宣传示范区。一是将普法责任落到工作末梢。将普法纳入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体系和“法治盐田”专项督察,开展普法履职评议和联席会议。在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征求意见、政务公开、生效法律文书上网、行政执法、公共法律服务中普法。二是将法宣阵地拓成多维。打造全国首艘“宪法号”游船和全市唯一的省级“十佳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深圳宪法公园,开发公园线上全景漫游。依托园内宪法墙建成全国首个公民自主宪法宣誓平台。在“法治盐田”公众号开设“小獬说法”“法律小知识”栏目。三是将精准普法塑成品牌。创设“司机大讲堂”“劳务工大课堂”“快乐家园”“和谐劳动关系使者行动”“法治惠企”等普法品牌。借助景区路线公交车、绿动自行车、宣传栏、广告牌等公共设施开展旅游行业普法。依托学校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护苗计划”“宪法教育大课堂”和校园模拟法庭等新型法治教育活动。配合中英街、沙头角保税区等重点区域治理,将法治宣教与扫黑除恶、平安文化培育相结合,针对性开展基层治理普法。四是将法治宣传做成文化。深圳宪法公园将法治元素与“仁义礼智信”“梅兰竹菊”等道德文化元素融合。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展示国家宪法变迁和深圳建市、盐田建区以来的重大法治事件,凸显深圳特色法治精神。以宪法绘本、邮册、字帖和镇纸等提高市民对法治文化的接受度。盐田法治宣教工作在全省依法治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被作为优秀典范予以推介。
宝安区西乡街道司法所:西乡街道“说事评理”人民调解模式
宝安区西乡街道司法所积极引入市民评理机制,创新民间纠纷解决方式。通过借鉴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西乡司法所在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处中,采取首席评理员主调,双方当事人“说事”,市民评理员“评理”,为市民提供一个“说事”的地方,建立一个“评理”的平台,在“情、理、法”的社会价值评判下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司法所组建了一支人数达278人,由辖区老党员、社区乡贤、“五老”、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义工代表等社会各界贤达人士组成的市民评理员队伍,汇聚民间智慧解决群众矛盾,搭建基层民主协商平台。十年以来,“说事评理”共调解矛盾纠纷564宗,成功调解541宗,调解成功率达96%。“说事评理”工作深入民心,宝安电视台、珠江电视台、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法制日报等媒体多次对“说事评理”进行报道。2019年1月15日,宝安区人民调解西乡“说事评理”工作模式总结推广现场会召开,“说事评理”推广至全区。2019年8月5日,中央政法委电影《平安,中国》拍摄组在西乡街道铁岗社区开展了“说事评理”拍摄工作,让“说事评理”作为人民调解的优秀典型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