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徐恬
7月26日,2022年上半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今年开局,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及多点散发的局部疫情等不利因素,深圳经济承压前行,这份年中“成绩单”备受关注。
中流击水,方显英雄本色。上半年,深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住制造业、固投、消费、外贸“基本盘”,夯实“稳”的基础,凝聚“进”的力量;密集出台五个“30条”政策措施,着眼当下又放眼未来,如丰沛甘霖浇灌深圳经济“雨林”;面向未来前瞻布局 “20+8”产业集群,在更壮阔的海域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航程,为答好全年“答卷”打下坚实基础、注入信心源泉。
基本面:稳住“基本盘”显韧性
在坪山,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一派繁忙、车鸣清脆。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超过64万辆,同比增长314.9%;在龙华,迈瑞医疗器械标杆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这里将打造集团全球供应链总部;走进盐田港区,举目望去,巨轮到港,装卸繁忙,盐田国际已拥有国际航线超过100条,载着“中国制造”奔腾入海发往全球……
制造业是深圳的立市之本,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就是稳住“定盘星”。
“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稳住制造业的基本盘。”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制造业单独成章,公开宣誓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的决心。上半年,虽然承压前行,深圳制造业依然稳健铿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其中,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智能手机等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目前,华星光电T7项目一期满产、二期建设正在推进中,中芯国际芯片生产线扩产、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等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正源源不断为“深圳制造”注入活力。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动能,稳住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盘,为扩内需稳增长增添“压舱石”。
6月7日与迈瑞医疗器械标杆制造基地项目一起开工的,还有一批产业园区、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等项目。今年深圳已累计举办三次新开工项目启动活动,共启动新开工项目554个,总投资约4991.6亿元。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7%,工业投资增势强劲。深圳将继续加大高质量投资力度,提出今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全年工业投资增长12%以上。
消费带旺“人间烟火”提振经济活力,稳住消费基本盘,深圳瞄准消费今年破万亿元发力。
今年,深圳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总牵引,以活跃提升商圈经济、壮大消费新业态、促进传统消费提档升级为三大抓手,深入开展十大消费行动。6月在深圳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9天展期成交总金额逾120亿元,促消费政策拉动下消费端的火热可见一斑。数据显示,6月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0%,当月增速创今年新高。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8.9%,活力新业态中蕴藏着无限机遇。
深圳踏浪向海而兴,稳住外贸基本盘,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5月8日澳大利亚新快线“DRAGON”首航班轮靠泊盐田港区,5月9日美东新航线“CBX”首航班轮靠泊盐田港区,5月21日又迎来亚洲新航线“BENGAL”……盐田港区畅通的物流供应链和快速的通关效率吸引了众多船公司投放新航线。今年以来,河内、多哈、纽约、莱比锡等地第一次迎来深圳货机,货机载着深圳企业的产品运送至全球产业链各个环节。港口、机场繁忙,映照出经济运行的热度。数据显示,出口连续29年居内地城市首位的深圳,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6152.6亿元,同比增长1.4%。深圳将继续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积极拓展 “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提出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2%的目标。
稳住“基本盘”,经济显韧性。时至年中,从基本面看,深圳扎实推动经济稳增长各项措施取得成效,工业生产恢复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逐步恢复,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经济呈现稳步回升、稳中向好态势。
产业面:谋“战新”产业向未来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一批灯塔工厂”。今年,“灯塔工厂”首次写入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灯塔工厂”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新提法背后,是深圳夯实制造业基本盘、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决心和定力。
善弈者谋势。深圳以“全球视野、前瞻布局”选准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在更壮阔的海域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位列深圳2022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之首。6月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发布,提出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到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让制造业空间得到更好保障,让搞实体经济的企业更有信心、更有希望。”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承诺掷地有声,寸土寸金的深圳,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突出高端先进制造,规划建设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这300平方公里,占深圳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的约15%,足以见得深圳的决心。
面向未来,深圳提出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实施企业上市发展“星耀鹏城”计划,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专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隐形冠军”企业、创新领军企业、未来新兴企业。
市场面:政策“组合拳”激活力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细胞,市场主体越有活力,经济“肌体”才越健康。在超预期冲击下,深圳点燃更多政策“火种”,温暖市场主体,稳定发展预期。
今年深圳第五个“30条”来了!7月6日,深圳发布《关于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稳增长30条”)。此前,从3月到5月,深圳已密集出台“纾困30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促消费30条”“工业经济30条”四个“30条”政策措施。从“放水养鱼”到“激效增活”,五个“30条”着眼当下又放眼未来,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结合,打出了一套有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蒸气一冒,新的一天就是新的一个希望。”南山区茶光村早餐店店主赖林远在深圳卫健委公众号留言,反映疫情影响导致经营困难,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立即上门核实情况给予帮扶,他在3月底收到了纾困资金。更多小微企业跟赖林远一样,享受到了及时帮扶。3月25日,《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发布,30条措施精准直达、务实管用,服务企业、放水养鱼,预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750亿元。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措施着眼长远、激活增效,为市场主体发展成长保驾护航。”4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发布,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表示,针对“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等6类不同市场主体,量身定制个性支持,让市场主体“生得快”“育得多”“长得大”。
“在家里刷消费券线上购物,在外面用数字人民币线下消费,真的很划算!”市民陈女士这样感慨。5月23日,《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印发,包含鼓励汽车消费、推动家电消费等30条措施,预计拉动消费约450亿元。措施推出后消费端表现火热,端午假期“尽情FUN粽”2022鹏城端午节庙会主会场,首日即吸引超15万人次参与,参加活动的10个商圈营业额同比增长8%以上。“促消费30条”不仅助燃城市烟火气,更是强调消费端、生产端同发力,尤其是针对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深圳产业强项,可谓“四两拨千斤”。
“促消费30条”推出几天后,5月27日,《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发布,聚焦影响当前工业经济稳增长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深圳工业经济在更高区位稳中有进的运行能力,开创工业立市新格局、争创制造强市新优势。在制造业面临新挑战的当下及时出台“工业经济30条”让企业倍感温暖,华星光电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给广大制造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更加坚定在深发展信心。”
一笔退税款,撬动生产线。7月6日发布的“稳增长30条”,第一条就是推动留抵退税“直达快享”。自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一笔笔税惠快速到达企业账户。深圳市伟文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两天时间700多万元的退税款就从“纸上”流到“账上”,公司负责人宋继海说:“这笔退税款,撬动了企业生产线,资金循环起来了,一个订单接下一个订单。”据了解,“稳增长30条”涉及业态更多,惠及面更宽,与其他4个“30条”政策措施形成合力,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从市场主体感知经济活力,虽然面对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广大市场主体仍坚定投下信任票:一季度深圳市商事主体累计总量达到385.4万户,新登记商事主体88065户。让大企业成为稳增长的“定海神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稳增长的“生力军”,新增企业成为稳增长的“源头活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新增商事主体50万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
动力面:创新“加速度”提能级
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圳经济的“稳”,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强”。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谈深圳先进院探索“0—1—10—∞”的“蝴蝶模式”: 以新型研究型大学为“蝶头”、基础研究机构为“蝶胸”,聚焦“0—1”的原创突破;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为“蝶腹”,助力“1—10”的产业转化;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为左右“蝶翅”,驱动“10—∞”的能级跃升。
这是深圳新型研发机构聚焦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科学与产业一体推进的一个缩影。
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化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协同,以“四链融合、效能变革”激发产业发展新动力。
实施基础研究夯基行动,提升创新引领力。深圳以主阵地作为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鹏城实验室等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全市2700多个各类创新载体“串珠成链”凝聚合力。
实施成果产业化加速行动,提升创新驱动力。从0到1到10再到N,深圳通过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目前,光明科学城已布局合成生物学、脑模拟与脑解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具备下“金蛋”的“金窝”。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提升创新硬实力。深圳支持头部企业和战略科研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起“揭榜挂帅”项目遴选制度、“赛马式”制度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在深圳这个创新“热带雨林”里,“气温”适宜,“阳光”“空气”“水分”充足,企业茁壮成长。
未来深圳更是要跑出创新加速度。《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增至5.5%-6%,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5.5%-6%。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整体效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前瞻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创新驱动的深圳,正健步如飞在流光溢彩中昂首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中流击水,更需奋楫前行。站在年中节点眺望前行路,下半年,深圳将如何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以有力行动有效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7月21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深圳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真抓实干、加力奋进,争取今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抓紧抓细抓实三季度经济运行。面向全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更多企业、研究机构、资本、人才集聚深圳。多措并举稳需求扩需求,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振消费,精准发力稳外贸。扎实推动工业、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等稳定增长,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注重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企业工作水平。
我们要继续把稳“方向盘”稳住“定盘星”,扎实推动经济稳增长,坚决锚定高质量发展,深圳经济向未来,必将不断激荡新气象。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