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5

读创网首页 > 政经 >
【原创】深圳为什么这么拼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黎莉

深圳商报编辑部

深圳人很拼,深圳企业很拼,深圳这座城很拼。

3月21日,“深圳速度”全力返场,“深圳活力”迅速攀升。这一天,地铁再现通勤人流,高峰期加开班次;这一天,用电量恢复常态,甚至还有增长;这一天,两艘国际集装箱班轮靠泊大铲湾码头,深圳港3月保持着每天6.4万标箱的吞吐量;这一天,华为深圳园区运营正常,而全市行业龙头企业两天前就已全面实现正常运行。

深圳为什么这么拼?

2000万多人口的超大城市,GDP超3万亿元的经济龙头,总额超过3.5万亿元的外贸重镇。有着这三个定位,深圳不仅不能不拼,而且必须拼尽全力。

取舍是权衡选择,更是一种追求与格局。

深圳算大账,不是只算小账;看全局,不是只看局部;谋长远,不是只谋眼下。

肩上有重任,心中有天平,取舍见真章。

人民至上,生命无价。为了2000多万市民的生命健康,深圳必须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口岸城市,为国把关。深圳守卫的防线容不得任何松懈,这里是拦截新冠变异毒株的第一线,也是支持香港抗疫的第一线。

“双链”龙头,全球关注。放在更大的坐标系里,深圳元素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稳住一城某种程度上就是稳住预期。

“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传递出明确信号。

理解“最小代价”和“最大效果”,深圳的应对之策是“精准防、稳增长、惠民生”。实现“精准防”,方可“稳增长”;取得“稳增长”,达到“惠民生”;实现“惠民生”,推进“精准防”。三条应对,环环相扣,同频共进。

如此应对,源于实践。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深圳增长实现“深V反转”,GDP从一季度的负增长6.6%,到上半年在大城市中率先转正,再到全年创下3.6%的增幅;这一年,中国GDP首超100万亿元,从一季度下降6.8%到全年实现2.3%正增长,在低迷的全球经济中一枝独秀。

取得这些成绩,关键在于中国率先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为经济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再加上拥有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中国得以开足马力、加速生产。彼时,全球经济正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世界各国还在为应对疫情疲于奔命。

2021年,深圳GDP首度超过3万亿,贡献了全国2.6%的生产总值;这一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继续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向前的主力军。

新冠大流行进入第三年,时已过但境未迁。专家已有定论,鉴于中国人口众多等实际国情,再加上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更高、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隐匿性更强,动态清零是必然之选,而这也是必须付出的“最小代价”。

过于计较眼前,必然有损长远。防控与发展“两手抓”,深圳不纠结;实现“双统筹”,深圳不惜力。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来自海关的最新统计,2022年前两个月,深圳市累计进出口50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2877.1亿元,增长3.1%;进口2190.7亿元,增长3.1%。

深圳这么拼,是因为深圳知道,机会转瞬即逝,主动才有作为。

网上有一句话:你永远可以相信深圳力量。“深圳力量”是什么?就是深圳的战疫决心,就是深圳的治理水平,就是深圳的发展韧性。

面对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国是全球普遍的不确定性中那个罕见的确定性,而深圳更是确定性的代表之一。用行动投票,外资相信“深圳力量”:2020年,深圳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434个,实际使用外资86.83亿美元,增长11.8%;2021年,深圳全市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6000个,同比增长超30%;实际使用外资超1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达到历史新高。

外商纷至沓来、外资加速流入,信心来自于深圳优良的营商环境,来自于坚持不变的开放预期,来自于独特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及深圳的优势还应加上一条,因为这边风景独好。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阴晴不定。因为坚持抗疫,中国及深圳经济持续稳中有进。在跨国公司这两年的财务年报中,中国市场业绩是为数不多的亮点,稳定才能发展,稳定就是财富,而资本总是追逐“水草丰美处”。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这是大趋势,但这和“窗口期”并不相悖。

深圳这么拼,就是做好自己,让长板更长,让实力更强,从而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

外商与外资是深圳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放在更长的发展周期,当深圳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深圳就能抵御产业链外移风险,“双链”优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深圳这么拼,是在拼未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深圳这么拼,是因为深圳善于总结。过往的经验表明,机会都是拼出来的。如果总是孜孜于眼前利益,深圳不会是现在的深圳。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作为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承接地,深圳主动放弃“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红利,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战略方向,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舍弃自身比较优势明智吗?科技几近空白的深圳能行吗?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变成全球金融海啸,深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确立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引起过不小的争议:深圳会不会陷入产业空心化?科研力量基础薄弱的深圳能行吗?

事实胜于雄辩。2021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近四成,成为深圳稳中有进的中流砥柱;2021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5.46%,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小到企业成长,大到城市发展,风险总是不请自来,机会也总是相伴相生。自强者,直面挑战化危为机。

疫情的爆发是一桩令整个世界都未曾料到的“黑天鹅”事件,其走向至今难有定论。既如此,不如摒弃侥幸之念,厚积分秒之功。

深圳如何拼?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确保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深圳保持定力,提升实力。

坚持精准防控、动态清零,是最佳选择;在战疫中加强科研攻关和产业转型升级,是主动提升。深圳战疫,科技力量大显身手。手机里的健康码、隔离酒店的机器人、运送物资的无人车、越来越快的核酸检测速度……与此同时,丰富的应用场景让深圳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已占GDP比重约30%,成为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同时也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就是这样一体两面。应对外部冲击和自我实力提升,也是同步进行。

为生命至上而拼,为责任担当而拼,为民生福祉而拼,为稳定发展而拼,为未来预期而拼。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深圳拼尽全力。

 
 
 
  • 天气
“史诗的图像建构——党史百年历史画创作与研究”
1
【原创】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周末做客四方沙龙 线上开讲党史百年历史画
自3月18日开始,高达几十场科学直播将在搜狐视频平台开启。
2
【原创】科学直播密集上线!搜狐视频构建全方位知识直播体系
3月21日,读创&深圳商报、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联合推出“以益战疫以读攻毒”主题活动,参与活动的市民,即有机会任选读创书院的百本好书,活动持续至3月31日。本次活动精选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推出的百本热门好书,涵盖深圳自然风光、历史、人物、文化等多个主题,包括近年来深受市民追捧的《袁庚传奇》《华强北魔方(寻路/硅洲)》《深圳自然发现——深圳生物多样性影像志》《深商简史:1978—2018》等精品图书。读创书院是读创&深圳商报在2020年底倾力打造的商业知识服务平台。
3
【原创】“以益战疫 以读攻毒” 读创书院百本好书任您选
高房山《云山烟树图》卷,确属少见的重要作品,李衍的题字更为精绝。
4
【原创】琉璃厂故事168|《云山烟树图》
5
【原创】深圳周末艺文指南(3月19、20日)①静默②卧游③宅家听
《行动计划》还提出,对水表燃气表智能化升级,规模部署智能抄表,对全市300万户家庭水表、燃气表实施智能化改造,提高水、气智能监测、控制及运营管理水平。以科技创新走廊为主线,围绕大科学装置、超算中心、科研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互联互通需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面覆盖、泛在接入的超高速智能网络,推动科技创新信息高速、便捷、安全流动。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彭琰记者3月23日从最新一期《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获悉,深圳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称《行动计划》),提出打造全国“千兆城市”标杆,住宅小区实现千兆宽带全覆盖,打造一批万兆宽带接入示范产业园区,建成全球领先的新一代互联网,城市宽带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世界先进、模式创新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
1
【原创】“千兆到户、万兆入企” 深圳出台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
卢绍杰还建议,完善升级民营经济司法保护体系,构建全国统一的“民营经济发展法治评估指数”,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有关民营经济的年度考核指标。”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主席陈志列指出,目前国家层面在大型民营企业监管和防范化解风险工作上缺乏统筹协调的工作机构和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预警、处置闭环,建议建立相关工作协调机制,推动相关单位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及时就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出现的隐患苗头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在总结各地政策性意见和地方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准入、合同执行、产权保护、法律风险防控等方面切实提供法治保障,将各级政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政策举措予以制度性确认。
2
【原创】全国政协委员支招民营经济发展:把“政策礼包”转化为“企业红包”
全国两会上,不少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科技创新话题,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等提出建议、提案,在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建言献策。
3
【原创】代表委员建言大湾区科技创新: 深圳要打造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引擎
胡卫认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必须要摆脱狭窄的技术和技术上狭窄的困境,既要教“做人”,也要教“做事”。
4
【原创】让职校生也能升清华!委员建议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唐仁健说,今年的粮食生产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但还是有信心有决心打赢保夏粮夺丰收这场硬仗。有记者问,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是怎么样。“尽管我们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但是目前我们粮食供给的总量是充裕的,没有问题。
5
【原创】保证每天到点开饭!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谈粮食生产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