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和顺
同治十三年(1874),孔广陶在北京琉璃厂购得宋拓《皇甫君碑》,喜不自胜,欣然题跋:“此为赵蓉舫尚书旧藏,二十年来两易主,而归于我。我家先藏明拓二,续得元拓一,今获此北宋本,亦可谓欣于所遇,快然自足矣。同治甲戌二月下浣记于琉璃厂吕祖祠之东偏,南海孔广陶。” 孔广陶(1832—1890),字鸿昌,号少唐,广东南海人。藏书处称岳雪楼,又有三十三万卷书堂。
△皇甫君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皇甫君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又名皇甫诞碑,唐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碑文28行,行59字。篆额阳文12字。碑文内无年月,据前人考之,为高祖武德年间立,又谓太宗贞观初年立,宋时尚在咸宁鸣犊镇。后移至西安府学文庙。明万历十六年(1588)余君房督学作亭覆之,至二十四年亭圮,碑中断,损数十字。宋赵明诚《金石录》、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朱枫《雍州金石记》等书著录。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陈列室。
仅《皇甫君碑》,孔广陶已获两份明拓、一份元拓,又得北宋原拓,足可见其收藏之富。孔氏曾任刑部郎中,寓居琉璃厂吕祖祠东偏,显然是瞄准琉璃厂店肆,专注于古玩文物而来。
赵光(1797—1865)字蓉舫,云南昆明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转光禄寺少卿,五迁内阁学士,历兼署工部、兵部、户部、吏部尚书。工书,性喜收藏。
赵光之前,《皇甫君碑》由另一位广东名家宋湘所藏,并有题跋:“此碑于有明万历二十四年为碑亭覆压,断泐五十余字。故近时得一未断本,便珍逾拱璧。此册铭词俱全,的是宋拓,信可宝也。宋湘偶识。”
△民国珂罗版《皇甫君碑》
宋湘(1757—1827),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执教惠州丰湖书院、广州粤秀书院,返京后授翰林院编修,“悠游燕台”九年。其后外放云南,曾任曲靖、广南、永昌知府,累迁湖北粮道。诗书双绝,《清史稿》称“粤诗惟湘为巨”。
另有一跋,或为藏家重装时所识:“此帖前后板另换旧紫檀,或楠木、红木均可,前后衬纸四页,另换白捶宣纸,中间册页不动,惟高下用刀截齐。共廿四页。”
孔广陶另一跋记其所知皇甫君碑存世拓本:“一为吴氏筠清馆本,早入成哲亲王府;一为吾友卢氏本,纸墨精妙,略嫌填笔与割补窜乱,颇失本来面目;一为叶氏风满楼本,拓法已逊,而弊更不免。”又评价此本优于诸本,喜不自胜:“忽获此宝,其精神凝固,真足炯照万祀。况无一笔描,无一字补,太璞仍完,得未曾有。不图今日复观官威仪,虽海内清秘,足雁行者未尽知,而寓目诸本,似难于有佛处称尊也。”
孔广陶之后,此帖又经程恩泽、颜培瑚等递藏,2019年现身广东崇正秋拍“筠清风雅”专场。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