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作为关山月美术馆2022年春节档的跨年展览,“归来还看自家山:林丰俗与岭南山水画语言探索专题展”1月15日在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从岭南山水大家林丰俗深情描绘岭南山水的八十余件艺术作品入手,探讨林丰俗在20世纪60-80年代间对岭南山水画语言的探索。展期将持续到3月15日。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关山月美术馆“关山月与20世纪美术研究”的新课题,展出作品以美术馆新入藏的林丰俗中国画作品为基础,同时还有一部分艺术家家属的重要私藏。展览围绕林氏的探索历程而展开,分“从学院到山村”“行万里路”“湖山之间”“家山何在”四大板块,通过大量实景照片与作品、文献、手稿,尤其是画家对于同一主题锤炼和从实景到画作之间的变化来呈现画家的创作过程和探索历程。
[caption id="attachment_3497793"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公社假日》[/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3497795"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乐山大佛》[/caption]
林丰俗是现代岭南杰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作为新中国美术学院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第一批中国山水画专业的画家,他得岭南派大家关山月和黎雄才亲授,同时又能在学院体制下,吸收其他流派艺术,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在继承岭南画派写实传统和变革创新的同时,又融入文人笔墨和近代以来现代艺术语言的新观念、新形式,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传统山水画精神为出发,寻求表现现代中国山水画的新理解。
[caption id="attachment_3497796"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清秋》[/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3497797"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深林》[/caption]
“身行万里半天下,归来还看自家山”,本次展览的标题正是取自林丰俗的这首诗。作为岭南画派第三代画家中的领军人物,在前辈老师关山月、黎雄才纷纷放眼世界的背景下,林丰俗却把更多的目光 收回到自己熟悉的故土。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陈俊宇告诉记者,对故乡山水温情脉脉的表达占据了林丰俗山水画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回到故土是林丰俗与岭南画派前辈艺术家不同的一点,同时,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艺术界、文化界的重要风潮,展览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林丰俗在山水画上的成就进行深度研究。
[caption id="attachment_3497798" align="alignnone" width="1500"] △《星湖新绿》[/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3497799"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大地回春》[/caption]
从潮汕到肇庆、再到连县,在林丰俗的心中,名山大川只是匆匆过客,还是“自家山”有亲切感。正是基于对“自家山”的特殊情感,林丰俗用自己的方式,在岭南画派重视写生、注重笔墨语言与形体结合的基础上,打破文人笔墨之藩篱,吸收民间色彩,融入现代视觉理念。他通过对岭南特有树木形象的刻画,将树木肖像化处理;同时又对山村景色进行诗意发掘,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点评:“作为南方画家,应该自信、真诚地去发现南方的价值,南方的山川之美,南方情调,更有南方的文化精神,并创造出南方画家各自具有文化品格的绘画样式。这正是林丰俗山水画所提示的当代价值。”
[caption id="attachment_3497802"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木棉》[/caption]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主办方特地寻找画中实景,拍摄照片与画作同时展出,其中很多景观已经在翻天覆地的城市变革中消失。一方面,观众可以从中感受艺术家面对真山实水的人文视角,另一方面,广东沧海桑田的变化更是令人感慨万端。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