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渝川(书评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做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2016年3月发布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
新出版的《数字科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引擎》一书,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员与腾讯、华为等国内数字科技龙头企业合作的重要成果,分析研判了当前数字科技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潮流,剖解了我国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具体情况,探讨了数字科技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引擎,在未来网络、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通过颠覆式创新持续发展数字化能力,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赋能也进一步提速,通过构建与传统产业相容的“数据-信息-知识”闭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使得大数据持续不断地进入经济和社会的价值创造体系。
[caption id="attachment_3490939" align="alignnone" width="316"] ▲《数字科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引擎》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课题组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年9月[/caption]
全书分为五篇。“总体篇”主要致力于对数字科技发展背景、全国主要经济体数字科技创新特点,并就我国数字科技创新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美国作为数字科技强国,相关的发展系统最为完整,形成了一批拥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这与美国近年来打破政府不干预经济,加大基础科研和教育投入、多次发布国家创新战略规划、采取配套措施鼓励数字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密不可分。书作者指出,“‘官产学研融用’创新模式是美国数字科技发展的内在源泉”,而在德国,国家级的新工业4.0平台也成为了衔接产学研的中心。相对而言,日本高度重视传感器、芯片、显示等数字科技细分领域的研究成果,但缺乏具有整合能力的应用端的平台企业;而韩国在数字政府和数字消费领域表现较好。
我国也建立起“政产学研融用”创新模式,但存在创新协同机制有待完善,基础研究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数字科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引擎》书中指出,当前我国创新主体定位不清,权责不明,导致协同创新过程中产生冲突的现象仍颇为突出,这就有待于继续加快科研院所相关改革,并规范产学研合作的责权利关系。我国当前基础科学、基础研究和底层理论短板也很突出,比如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业界将这些概念炒得很热,但国内的科学基础颇为缺乏——“没有热力学、牛顿力学以及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等科学作为基础,两次工业革命根本不可能出现”。当前,我国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仍低于美国、日本、德国。书中还指出,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字科技产业生态,但在核心器件、核心技术方面差距还较大。
《数字科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引擎》这本书的“创新篇”主要从科技范式创新、科技组织创新、模式创新、资源平台创新等角度进行了阐述。举例来说,数字科技的科技组织创新大大有别于过去,科研范式转换为了数据驱动,个体科学家的主导作用降低,而科学家协作以及人机合作从而让数据处理技术、智能计算机作用更充分发挥,其意义变得更为突出。书作者指出,在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科研范式下,科研从提出假设开始,数据仅仅是科研的基本记录形式之一,而数据密集型科研的基本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会产生新的知识——这就要求科研组织,包括国家和各级地方的科研组织要从科层制组织转换为网络型组织,改变人事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组织范式。
书中的“前沿篇”主要从类脑智能、量子科技与人工智能治理等前沿角度进行阐述;而“战略篇”主要涉及数字科技的创新体系、产业生态、底座战略、空间组织战略、基础设施战略;“企业篇”围绕企业竞争范式(即知识产权)、数字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方专利)等重要命题进行探讨。
在谈到人工智能治理时,书作者提出了这类既具有前沿性,又较快应用于生活的科学研究应当遵循三大原则:大胆探索、适时评估、审慎推广。大胆探索指的是在基础科学研究阶段要鼓励自由探索,积极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鼓励步入“无人区”,但同时也要进行相关的技术伦理教育。适时评估指的是要在明确新技术社会治理和人类伦理风险的前提下,讨论其社会和商业应用的前景。而审慎推广就是要充分估量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对于部分或少数民众带来的应用不便有比较充分的估量。
比如,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手机打车和二维码支付便利了大部分人群,但也影响了多数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存在困难的老年人群。这一问题在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爆发后再次出现:各级各地开始推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健康码”,并在存在疫情传播风险时要求民众乘车、进入商场、进出小区时查验健康码,一些老年人因没有配备或无法正确使用智能手机,而拿不出健康码。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高度重视上述现象,及时纠正了一刀切式的查验做法,推出了更为人性化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查询行程风险以及允许老年市民出行打印行程码截图并持图供查等做法。
作者简介
郑渝川:资深书痴,买书如山倒,“剁手”频率高。书评、时评作家,现居成都。千余篇书评见于《深圳特区报》《信息时报》《广州日报》《上海证券报》等国内多家报媒。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