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赵玉 通讯员 赵琳
▲沙河街道“感恩祖国,侨心向党”归国华侨妇女联谊会活动现场。
近日,沙河街道“感恩祖国,侨心向党”归国华侨妇女联谊会在沙河街道“侨胞之家”所在的中新街社区举办。南山区妇联主要负责人、南山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沙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以及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侨联副主席许文孝,深圳大学教授、原文学院副院长相南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周思明和近百名辖区归侨参加活动。
▲沙河街道“感恩祖国,侨心向党”归国华侨妇女联谊会活动现场。
据悉,沙河街道是深圳华侨聚集较多的城区之一,有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印度、泰国等20多个不同国家的归侨,人数达到2000多名,其中有不少优秀女归侨发挥自身作用,为华侨城的建设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如今,部分退休女归侨回到社区,在社区志愿者工作和抗疫工作中贡献力量,为社区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此外,今年1月,中国侨联对2018~2020年度全国侨联系统200个优秀“侨胞之家”进行通报表彰,其中,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中新街社区“侨胞之家”榜上有名,成为2020年度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侨胞之家”。
▲90后越南侨眷黄新盈朗诵的邹丹诗歌《我是一个归侨》引得现场观众热泪盈眶。
联谊会现场设置了沙河街道归侨妇女风采展示墙,展示墙上的照片反映了归侨妇女多姿多彩的生活,非常引人注目。活动还设置了表演环节,由辖区侨胞自编自演的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特别是由90后越南侨眷黄新盈朗诵的《我是一个归侨》引得现场不少归侨妇女热泪盈眶。“我好不容易等来了这一天,我们要回去、回到新中国/踏上船的那一刻,船员们微笑地对我们说:上了船,就等于踏上了祖国的领土/爸爸笑了,所有回来的人都笑了……”该诗词由《风雨归乡人——深圳沙河归国华侨纪实》一书作者、沙河街道办事处三级调研员邹丹创作,倾情讲述了归侨的爱国之心,获得全场阵阵掌声。记者获悉由南山区沙河街道党工委、南山区沙河街道办事处主编、作家邹丹经两年采访并撰写的《风雨归乡人——深圳沙河归国华侨纪实》于今年7月发布,该书通过16篇文章、大量图片,以16个归侨主人公的口吻,讲述了沙河归侨在位于深圳湾畔的沙河街道辖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发展优势,在沙河这片沃土扎根并留下浓墨重彩的爱国印迹,书籍出版以后在国内归侨群体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1年7月《风雨归乡人——深圳沙河归国华侨纪实》发布会现场。
《风雨归乡人——深圳沙河归国华侨纪实》
南山区沙河街道党工委、
南山区沙河街道办事处主编
作者:邹丹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
经济日报出版社
▲邹丹(中)和《风雨归乡人——深圳沙河归国华侨纪实》中的归侨女主人公合影。她们是:印尼归侨陈淑黎、印尼归侨彭桂兰、印尼归侨张华枝、缅甸归侨李小菱、缅甸归侨古欢招、越南归侨吴慧芳。(从右至左)
▲邹丹(中)与缅甸归侨古欢招和印尼侨眷周桃红合影。
本次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东南亚美食品尝环节,侨胞侨眷纷纷拿出各自制作的拿手小吃,印尼苙帽粄、印尼木萝椰丝糕、马蹄糕……大家彼此分享别样回忆。
⇒>>>【链接】
《我是一个归侨》
作者:邹丹
我是一个归侨,
来自美丽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告诉我,
我们是中国人,爷爷奶奶都在中国。
爸爸还告诉我,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
是古代“四大发明”的发源地,
传遍全世界,
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脚步大步向前
中国还有万里长城、黄河长江、珠穆朗玛峰......
我想啊想,对爸爸说,那我们什么时候
回中国看看吧。
爸爸摇头,回去的路好难啊,
爸爸说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眼角闪动的泪光。
我沉默了,不再提起!
后来爸爸把我送进课堂
我读书了,
开始学认汉字,
能一笔一划地写出“中国”。
我和同学们还学会了讲中国故事、唱中国歌,
我们虽然远离祖国,
但始终不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1960年,印尼邦戛的一场大火,
将我的家烧成了灰烬,
三天三夜的大火,让无数人无家可归,
成了难民、孤儿,
我们怎么办?
泪水爬满了所有人的面颊。
祖国,那隔着千山万水的祖国听到了我们的呼唤,
派来了大船一艘又一艘,
外婆挽留妈妈、爸爸,留下来吧,
当初如果不是没有饭吃,
也不会“下南洋”!
爸爸说:现在时代不同了,
我好不容易等来了这一天,我们要回去、回到新中国!
踏上船的那一刻,船员们微笑地对我们说:上了船,就等于踏上了祖国的领土。
爸爸笑了,所有回来的人都笑了!
我是一个归侨,
来自缅甸,仰光。
童年的记忆里,
是父母对故乡的怀念,
对哥哥的念叨,
他们已回国读书。
在我六岁那年,终于全家归国,
在华侨农场安家落户。
我开始上学,
生活平静而快乐。
1979年,深圳建市,
17岁的我来到了这块火热的土地,
成了光明华侨电子厂的一名“插机工”。
我爱学习,肯钻研,
两年后,成了插机拉“拉长”
四年后,成了约有60人组成的插机线“线长”,
十年后,成了有员工300名的插机厂“厂长助理”
我的足迹也随着“康佳集团”的成长不断向外。
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绩,
也给了我进步、成长的机会,
很多像我一样平凡得如一滴水的人,
在深圳的阳光照耀下,
发出五彩光芒,
感谢深圳,
感恩祖国!
十多年前父亲以88岁高龄辞世
在最后的日子,
他交代后人:他一生历尽战火,
三进三出缅甸,终得善果,
如今身处和平年代,
要珍惜,
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是一个归侨,
来自越南。
从我有记忆的那一天开始,
就是跟着父母逃难,
逃啊逃,逃到没有炸弹、没有战火的地方
最后逃到一个山洞里。
我几乎没有上学,
只认识几个中国字,连自己的名字
都不会写。
时间到了1978年,
我们全家人终于“逃”到了中越边境,
我们面前横着一条河,
对面就是祖国。
河水清澈,河底清晰可见,
我们全部扑进河水,
上岸了,我们的双脚终于踏上了
祖国的领土。
我们受到了祖国热情的接待,
第一次,可以堂堂正正地
站在阳光下呼吸。
不用担心房子被炸、
生命受到威胁。
一列火车将我们带到广东,
然后是农场,我边工作边学习,
十分享受归国后的生活。
1980年代,改革开放风起云涌,
我来到了深圳,
和大家一样,投入深圳火热的生活。
虽然文化不高,
但深圳同样给我们干事创业的机会,
我很努力,
如今我退休了,但仍然坚持做义工,
每天三小时,
风雨无阻五六年,
我获得了荣耀十几项:中新街社区党委、南山区义工联、深圳市地铁义工联合会...
多次向我颁发了荣誉证书。
面对“优秀义工”的光荣称号,
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我还要继续做下去...
社会是个大家庭,
需要你的爱、我的爱,
汇集在一起,
汇成一条巨大的洪流,
滔滔向前......
我是一个归侨,
来自马来西亚,
来自柬埔寨,
来自泰国,
来自印度,
......
回望过去的岁月,
我心潮起伏,
激动难耐,
感谢祖国,
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
让我们携起手来,
听党话、跟党走
永远、永远!
【作者简介】
邹丹,女,湖南汉寿人,1989年来深,1995年通过公开招考加入公务员队伍。父亲是中学语文教师,受父亲影响,爱好文学,1991年开始公开发表散文作品,迄今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羊城晚报》《青年报》《女报》《南山文艺》《莲花山》等报刊上发表散文作品百余篇。2003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不一样的天空》,2020年3月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非虚构文集《当时明月在》,2021年06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风雨归乡人——深圳沙河归国华侨纪实》。现为广东省作协会员、深圳市作协会员,南山区作协理事。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