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6

读创网首页 > 文化 >
【原创】2021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揭晓,《钱锺书的学术人生》等10本好书上榜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杨晚霞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刘悠扬 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

11月12日下午,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在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揭晓。《钱锺书的学术人生》《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清初之遗民与贰臣》《晚清官场镜像》《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下沉年代》《中世纪之美》《流俗地》《从马尔克斯到略萨:回溯“文学爆炸”》10本好书上榜,其中《晚清官场镜像》荣获“读者推荐”大奖。

[caption id="attachment_3443696" align="alignnone" width="2259"] ▲2021“年度十大好书”获奖图书代表领奖(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韩墨 摄)[/caption]

同时,现场还揭晓了年度致敬单元,其中译林出版社当选年度致敬出版机构,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徐俊当选年度致敬出版人,《发现与推理:考古纪事本末》作者许宏当选年度致敬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德语文学翻译家叶廷芳当选年度致敬译者。

[caption id="attachment_3443701" align="alignnone" width="2052"] ▲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徐俊当选年度致敬出版人。(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韩墨 摄)[/caption]

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围绕本届深圳读书月年度主题“打开一个新视界”,聚焦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图书。评选于8月正式启动,历经初评与复评,从全国出版机构推荐的1400余种基础书目中遴选出30种入围好书,并首次开设读者助力渠道,11月1日至7日,共有10218名读者线上投出30654票。

[caption id="attachment_3443702" align="alignnone" width="2070"] ▲《晚清官场镜像》荣获“读者推荐”大奖,图为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筠(左)为获奖图书代表颁奖。(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韩墨 摄)[/caption]

本届好书评委团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教授、媒体、书评人。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未能到场的评委通过“云会议”与线下到场评委互动交流,精彩分享。评委团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履行评委职责,兼顾学术眼光和大众读者的立场,在出版的海量图书中层层筛选。经过近两天的封闭终评会,评委们对年度致敬项目和30本书目分别进行研讨,众位评委各抒己见斟酌入围书目。

[caption id="attachment_3443700" align="alignnone" width="2082"] ▲终评评委在现场投票(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韩墨 摄)[/caption]

揭晓礼现场,众评委在入围图书60秒陈述后实时投票,每一票审慎而珍贵。未能到场的评委也提前委托工作人员现场代为投票,投票全程由公证处监督评选。最终《钱锺书的学术人生》《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清初之遗民与贰臣》《晚清官场镜像》《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下沉年代》《中世纪之美》《流俗地》《从马尔克斯到略萨:回溯“文学爆炸”》突围当选本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现场结合评委投票与读者助力,《晚清官场镜像》荣获“读者推荐大奖”。

据悉,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书城新华书业连锁总部有限公司、深圳市阅读联合会联合承办。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已是全国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每年评选发布最早的年度图书榜单之一,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秉持高标准、高品质原则,始终遴选、推广能够代表深圳眼光和先锋主张的优质好书,已发展成为全国书业的风向标。


2021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评委推荐语

1、《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作者:王水照(中)

出版机构:中华书局

定价:58.00

推荐语:关于钱锺书,我们听过许多私人轶事,但对他真正的学术成就、思想性格,以及奉献给学术的一生反而所知甚少;《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于此可谓一部难得的“正史”。王水照本人是卓有成就的学者,他与钱锺书有38年亦师亦友的密切交往,故书中多一手材料、亲身见闻和学者之心的体悟,更对“钱氏学术有没有体系”等争议话题提出了有力的见解。——姜嵩

2、《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

作者:周思成(中)

出版机构:汉唐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

定价:68.00

推荐语:12世纪,发祥于东北一隅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建立大金王朝,一度跃居东亚霸主地位。这个政权在极短时间内灭亡辽国,令西夏和高丽俯首称臣,使北宋蒙受“靖康之耻”。然而自1211年蒙古军队南下侵袭开始,至1234年金朝灭亡,二十多年间,金国接连丧师失地,抵抗运动中心被迫从中都先后迁到汴京、蔡州,最终在蒙古和南宋军队的夹攻中覆亡。本书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围城战”为主线,呈现了金王朝从组织抵御、负隅顽抗到君死国亡的全过程,为我们了解金朝最后那二十多年的抵抗和拯救提供了非常清晰而充分的历史脉络。尤其是末代金主金哀宗执政的十年,“谋挽危局”“力战殉国”的十年,读来让人唏嘘感叹,历史何其残酷。——绿茶

3、《清初之遗民与贰臣》

作者:谢正光(中)

出版机构:上海文艺出版社

定价:54.00

推荐语:“遗民”与“贰臣”本就是极吸引人的话题,加之谢正光先生的文字细密、雅致,富于文体之美,使得《清代的遗民与贰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显得相当好看。谢先生实在可以说得上是一位“学术文体家”,或许“学术”二字也可以不要。看他引证诗文,揭示清初文人交游中的种种复杂细节,过瘾。——郑诗亮

4、《晚清官场镜像》

作者:邱捷(中)

出版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99.00

推荐语:我认为这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传统中国、或者说近代中国的书。最近二十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界兴起一股重新评估传统的潮流,这股潮流以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等著作为基础,认为传统中国的政治权力是“皇权不下县,乡下惟宗族,宗族靠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秦晖老师语),塑造了一种温情默默的传统中国观。这种视角应该说有一定成份的合理性,但很小。《晚清官场镜像》展示的传统中国,比起理论演绎,比起用怀旧滤镜美化过的个人回忆,还有被修改过的档案文书来,感觉要真实得多。——刘小磊

5、《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作者:李兰妮(中)

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53.00

推荐语:《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是作家李兰妮关注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非虚构力作。为了了解精神病人的生活和心理,李兰妮真的住进了精神病院,以面对面的相处和访谈,给读者带来了第一手的资料,读起来既沉重又温暖。可以感受到,本书中细致的理性考量和强烈的悲悯情怀。精神病已经成为困扰国人重要的疾病类型,《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再度提醒全社会对精神病痛的关注和疗治。其中的多个访谈,完全可以成为精神病科的重要档案,不仅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同时还有重要的医疗价值。书中的语言简练准确,对话很有张力。——尹昌龙

6、《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作者:张笑宇(中)

出版机构:北京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88.00

推荐语:《技术与文明》最可取的一点,是有了将技术与科学区分开来明确观念。作者试图通过对中西方历史的鸟瞰式的回顾来说明:是技术推动了文明的发展。这在以往的书籍中显得特立独行,堪称难能可贵。虽然因为要全面把握技术的各个方面是极为困难的,作者在一些论述细节上是不无瑕疵的,但考虑到本书在思想观念方面的优点,仍然值得推荐。——江晓原

7、《下沉年代》

作者:乔治·帕克(美),刘冉(译)

出版机构:新经典|文汇出版社

定价:108.00

推荐语:《下沉年代》用大量具体的场景描绘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沉沦,与描写美国蓝领和下层社会沉沦的《乡下人的悲歌》异曲同工。在《下沉年代》的场景中,美国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所谓的中产阶级正在大面积滑向底层社会。作者感觉这种场景近年正在愈演愈烈,这是让作者特别忧心忡忡的。因为毫无疑问,作者自己也处在这一阶层內。作者笔下那些人物的今天,会不会变成作者自己的明天呢?——江晓原

8、《中世纪之美》

作者:翁贝托·艾柯(意),刘慧宁(译)

出版机构:译林出版社

定价:168.00

推荐语:《中世纪之美》是深受中国读者欢迎的艾柯的奇妙之书,尽管写于六十多年前,却仍然会激起我们的兴趣和惊叹。艾柯研究中世纪之美,评述包括教堂、雕塑、珍宝、绘画、音乐和抄本等中世纪艺术作品,用自己的精到分析和生花妙笔,引导我们去领略中世纪艺术的原始和独特的美感,从而启发我们去重新认识中世纪。拓展视野,欣赏艺术之美是此书最吸引人之处,而印制之精美更使人爱不释手。——陈子善

9、《流俗地》

作者:黎紫书(马来西亚)

出版机构: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定价:55.00

推荐语:来自马来西亚,远离华语文学核心地带的作家黎紫书在这部最新长篇小说中展现出的上乘水准,即使置于整个华文世界的诸多作家新作中也不逊色。由于这部长篇设置的独特时空背景,让华语写作在此得到相当程度的扩展。书中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马来西亚锡都的盲人女子,与之关联的人物,在她所处的城市、街巷、"楼上楼"上演了市井气浓厚、异域特质(对中国大陆读者而言)强烈的日常悲喜剧。在黎紫书的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穿梭其间,伴随着对当地民俗风貌、华洋杂处的传统与信仰等丰富细节的描写,对于当地社会事件大背景、国族认同等主题也有相当自然的涉猎。某种意义上,这部长篇夯实了黎紫书在华语文学中的位置,为马华社会、人群书写了可以流传的文本纪录。——丁杨

10、《从马尔克斯到略萨:回溯“文学爆炸”》

作者:A.埃斯特万(西)、A.G.奎尼亚斯(西),侯健(译)

出版机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58.00

推荐语:拉美“文学爆炸”时代作家的重要作品近年来在中国陆续都介绍过来,对于这一影响二十世纪后半期世界文学的现象其发生、发展之状况和社会背景的描述和研究正当其时,本书以马尔克斯和略萨为重点旁及其他作家,且关注政治事件、文学氛围,在资料搜集上充分利用了很多之前未发表的新材料,揭示出文学爆炸与古巴革命等社会背景的密切关注,并清晰地表达拉美作家值得我们学习的某些立场:作家要表达扎根在他的灵魂中内容,作家要做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口技艺人”……——周立民

审读:谭录岗

 
 
 
  • 天气
△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坂田小学现场/严秉珂摄从名物理解《诗经》很重要《诗经》里的名物,指动物、植物、器物,周春健说,从名物理解《诗经》是很重要的角度。古人把《诗经》里的动物植画出来,周春健展示了日本人画的《毛诗品物图考》,及其中的“荇菜”。”通过动物和植物,可以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意思,理解诗的哲学意义。
1
【原创】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周春健:《诗经》里的名物
“捡拾这个时代的雪泥鸿爪,记录这个世界的悲欣,珍藏社会生活的生动细节,构成历史记忆的一部分,报告文学可以做到。除了报告文学,燕子也创作了中、长篇小说《青春赌注》《太阳雨》《顺流逆流》《天大地大》等,多篇作品发表在《当代》《十月》《特区文学》等期刊。“一家大细穿胶花”,反映的是穿塑料花这种家庭式、小作坊式的加工业在香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繁荣流行景象。
2
【原创】跟随《深圳我城》,让我们来一次“重读深圳”
11月13日16:30,“聊几‘剧’”公益音乐剧系列沙龙带你走进台前幕后。
3
【原创】不太会欣赏音乐剧?没关系,交给“聊几‘剧’”公益沙龙解决
11月14日晚,广东卫视访谈纪录片《邓璐时间》,邓璐对话单霁翔。
4
【原创】600年来只有两个人走遍了故宫的房间,其中一个是单霁翔
11月9日至11日,《阿诗玛》在深圳华夏艺术中心上演。
5
【原创】舞剧《阿诗玛》连演三天,再现流传千年的彝族经典传说
法如空气须臾不可离,法治建设关系着每一位市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2021年8月起,深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深圳商报&读创,每月推出《深圳法治大盘点》可视化栏目,通过对深圳上个月的法治大事要闻、创新举措进行盘点,记录深圳法治建设的重要步伐,邀请市民共同参与和见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城市的壮阔进程。(读创/深圳商报 文创设计事务所 出品)
1
【原创】深圳法治大盘点10月重磅头条
盘点深圳每月法治大事要闻和创新举措,记录深圳法治建设的重要步伐。
2
【原创】深圳法治大盘点(10月)
(二)逗留7日以上但不超过14日者,最少10000澳门元。(四)逗留21日以上者,最少20000澳门元。提交由总部设于澳门特区的实体或澳门特区居民就返回费用及食宿所签发的相关责任书等。
3
非居民入境澳门11月15日起需出具资产证明
11月5日,以“创新坪山、未来之城”为主题的2021深圳市坪山区招商大会在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总投资568亿元的38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集中落户坪山,预计未来可贡献超千亿元的产值。
4
【原创】总投资568亿元!坪山区招商大会揽入38项重大产业项目
目前,全国共有高风险地区4个、中风险地区59个。来源:北京日报审读:谭录岗。
5
最新!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区4+59个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