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刘悠扬 通讯员 杨婷姻
“2021年龙岗少年诗词大会·诗词大讲堂”之“夜色如此美好——如何品读古诗词中的‘夜’”公益文化讲座近日在深圳书城龙岗城举行,全国十佳文学教师、广东省阅读推广“点灯人”谭妙蓉以“夜”为主题串联六首古诗词,带领听众一同穿越千年,感受中华经典文化之美。
据了解,该活动由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爱诗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深圳书城龙岗城协办。
整场讲座围绕“夜之趣”“夜之思”两方面展开,着重探析古诗词中“夜”之自然本真,以现代都市生活中繁华迷离的夜色作对比,勾起在场听众对遥远而古老的美好夜色的遐想与向往。
讲座伊始,谭妙蓉指出,“银色的月光”“摇曳的竹影”“静谧的山野”“奔涌的江流”等都是古诗词描写夜色时常用的意象,借以突出夜的宁静深邃,为情感的抒发作铺垫。接着,她从《夜泉》《鸟涧鸣》《山行》三首诗出发,赏析“夜之趣”。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是视觉描写,刻画出流泉的灵动与洁白,正是这白色的基调,渲染了夜的清冷与静谧”,谭妙蓉表示,一般诗词都用听觉来表现夜泉,而《夜泉》一诗却独从视觉来表现它,是别出心裁的艺术创造。随后,为阐明《鸟鸣涧》这首诗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她引导大家静品诗中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描写,感受月夜春山的幽静。
关于“夜之思”,谭妙蓉细致地解读了《夜雪》《竹里馆》《宿建德江》三首诗,分析诗人在静夜里或清幽或孤寂或忧愁的不同心境与思绪。她表示,赏读《夜雪》仿佛踏上一次丰富的感官之旅,“此诗独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将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表露无遗。”
谈到《宿建德江》一诗中的羁旅之思,谭妙蓉指出,此诗由日暮泊舟写到天低月近,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仅仅一个“愁”字,却把诗人的愁思展现得淋漓尽致。其讲解生动亲切、耐人寻味,深深吸引听众走进古诗词的唯美世界。
据悉,“2021年龙岗少年诗词大会”内容精彩纷呈,除海选、初赛、复赛、决赛、颁奖典礼暨少年诗词音乐朗诵会之外,还有“诗词大讲堂”“爱国诗词音乐朗诵会”“诗情画意·爱国诗词五十首”古诗配画SHOW、“《少年爱诗词》过级认证SHOW”等系列活动,旨在鼓励中小学生热爱古诗词学习,领略古典诗词之美,感受有声语言的独特魅力,以促成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