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和顺
衡水人刘际唐(字盛虞)光绪年间创办了松筠阁。孙殿起《琉璃厂书肆三记》记其屡经迁徙,书铺名称也不断变化,曾在廊房头条第一楼内开设集文阁分号,民国二十六年迁西四牌楼迤南路西,“近盛虞子殿文继其业”。
△《新青年》杂志
雷梦水《琉璃厂书肆四记》介绍松筠阁时,刘殿文已经唱主角了。刘殿文,字擘选,人称“杂志大王”。旧时琉璃厂书肆均卖线装书,以善本、珍本、抄本为贵,民国以降,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新期刊风起云涌,旧有经营模式受到影响,刘殿文审时度势,紧跟潮流,成为新领域的领先者。据雷梦水介绍,1921年,刘殿文还在第一楼经营集文阁分号时,有人开具书单,嘱其寻觅各种杂志,并注明某种杂志,何人主编,何处出版,并出若干期,创刊及终刊年月等。“此后刘氏常跑西晓市,即开始注意搜辑杂志,当时市上流通之各种杂志甚夥,购者甚鲜,较易积配全部,不论配全与否,均归其人,利润亦高,故刘氏对杂志深觉兴趣。”他的书店渐渐转为专营杂志。
△《东方》杂志
“文革”期间,姜德明在东琉璃厂松筠阁配过1949年前出版的文艺杂志,并结识店主刘殿文。“他满头白发,沉默寡言,但是一谈起旧杂志来却如数家珍。他能一口气回答你提出的某一期刊创刊于何年,终刊于何月,编者何人,中间是否换过编辑人。如果你想细谈的话,他还可以告诉你,某一期刊未及发行便被查禁了;有的刊物的某一期再版过,等等。”这一段回忆刻有鲜明时代烙印,姜德明感叹:“他的记忆之精确,令人惊异,素有‘杂志大王’之称。”
刘殿文走街串巷,四处搜购,每天跑崇文门外小市,从烂纸堆里挑拣期刊。同行卖家知道他专收期刊,有货也往他那儿送。他零收杂志,配成全套后转而出手,配过的杂志包括《新青年》、《向导》、《东方杂志》、《少年中国》、《语丝》、《沉钟》等。
刘殿文不仅买卖配集杂志,还“随见随录,积累成册,以笔画排次,便于检查,计订十二册,定名《中国杂志知见目录》”。这是中国第一本杂志目录,方便学者,令人感动。1955年琉璃厂书肆公私合营,刘殿文出任中国书店期刊门市部主任,每周一次开办讲座,讲解期刊目录学课程,店内职员受益匪浅。
△《晨报副刊》合订本
刘殿文与弟弟刘殿斌经营同文书店时,收有魏常端、王钟和、王立名3名徒弟,均以经营杂志著称。刘殿文之子刘广振“能专其业”,可称第二代杂志大王。唐弢原住上海,每来北京必到松筠阁请刘殿文配集新文学期刊,刘殿文年老体衰后将业务交给刘广振办理。1959年唐弢调北京工作,与刘广振交往更多,经常开列书单交其配集。刘广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配齐《晨报副刊》,使唐弢得尝夙愿。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