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5

读创网首页 > 政经 >
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陈旭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李克强

(2021年11月3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刚才,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院士、王大中院士和其他获奖代表颁了奖。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党追求真理、崇尚科学,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尊重关心科技工作者。新中国科技事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经过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去年以来,无论是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沿,还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线,科技工作者都洒下了辛劳汗水、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迸发巨大活力,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我们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经济质量效益需要创新引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靠科技支撑。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着力打造协同高效、能打硬仗的科技“尖兵”,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继续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改革项目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英雄不问出处。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愿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者都有机会一展身手。

我们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国家财政要大幅增加基础研究经费,强化长期稳定支持,通过税收激励等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基础研究离不开科学家的奇思妙想,也需要着眼解决实践中的科学难题。要推动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形成基础研究支撑技术突破、应用需求牵引源头创新的良性循环。支持基础研究要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要尊重科学规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基础学科建设。要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生态,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我们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创新活跃,发展才有持久动力。要制定更多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完善和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大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共性技术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协同互促中释放乘数效应。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空间大、应用场景多、需求升级快的优势,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开辟科技成果转化的快车道。

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要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打破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既要在完善政策、建章立制方面持续用力,更要确保政策落实不打折、不走样,切实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制,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下放权责接得住、管得好。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科技奖励制度,精简数量、提高质量,继续为“帽子热”降温,让原创水平高、应用价值大的成果获得应有激励。我国有9亿劳动力、2.2亿人受过高等教育,要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土壤和生态环境,让更多双创主体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青年是科技发展的希望所在。要用心培养、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人才,坚决摒弃重资历轻能力、重显绩轻潜力等不合理做法,倡导良好学风、崇尚真才实学,促进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我们要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公共卫生、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向世界分享更多创新成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发展为全球创新创业者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面向全球科技资源打造强大引力场,支持各国科学家围绕全球性问题挑战开展联合研究,热忱欢迎更多海外人才来华实现创新梦想。

同志们,朋友们,新征程赋予科技事业新使命,呼唤科技工作者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珍惜荣誉、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奋发有为,推动科技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社

审读:喻方华

 
 
 
  • 天气
”《男孩阿墨系列》是由许多画面构成的纪录片,也是一部儿童成长的长卷。《男孩阿墨系列》是由许多画面构成的纪录片,也是一部儿童成长的长卷,三册书里的温馨的画面与细节如若能够引起你们的共鸣,也正在你们身边发生着的亲子故事,那么恭喜你们:你们都是幸福的人。我从阿墨的成长过程看到了每一个儿童都有的灿灿光华。
1
【原创】带给大小读者温暖的成长力量,叶梦儿童小说《男孩阿墨系列》出版
该活动由南山区文明办、南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桃源街道办事处、桃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深圳市壹书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社区党委、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办。其次是与人为善,仁爱与善良是文明市民的基本素养,是文明城市的道德风尚。“古诗词蕴含着古代先贤的修身智慧,学习这些古诗词,不但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修身润德,提升自身文明素养,一举两得。
2
【原创】桃源社区居民忙学古诗词,助力深圳创建文明城市
该活动由南山区文明办、南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桃源街道办事处、桃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深圳市壹书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社区党委、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办。其次是与人为善,仁爱与善良是文明市民的基本素养,是文明城市的道德风尚。“古诗词蕴含着古代先贤的修身智慧,学习这些古诗词,不但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修身润德,提升自身文明素养,一举两得。
3
【原创】桃源社区居民忙学古诗词,助力深圳创建文明城市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长期研究项目的第九辑,《新倍增战略: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21-2030)》围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现有规模,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力、路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识别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人群,提出了以提升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战略。实施以提升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倍增战略进入共同富裕的第二阶段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战略和政策的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着力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以增效带动增长的方式缩小收入差距。首先,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对扩大内需、提高生产率和社会政治稳定都是不可替代的,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实现倍增的时间都具有重要意义。
4
【原创】读创今日荐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战略”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长期研究项目的第九辑,《新倍增战略: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21-2030)》围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现有规模,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力、路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识别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人群,提出了以提升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战略。实施以提升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倍增战略进入共同富裕的第二阶段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战略和政策的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着力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以增效带动增长的方式缩小收入差距。首先,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对扩大内需、提高生产率和社会政治稳定都是不可替代的,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实现倍增的时间都具有重要意义。
5
【原创】读创今日荐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战略”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自民主持培训平台启用仪式。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陈小慧深圳市各级人大代表有了“云上学习”的新平台。骆文智的授课以《依法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为主题,通过平台线上直播方式进行。
1
【原创】深圳市人大代表有了“云上学习”新平台
11月3日上午,深圳市人大代表线上培训平台正式启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出席启用仪式并为代表们讲授线上培训第一课。
2
【原创】深圳市人大代表有了“云上学习”新平台
11月3日,深圳市政协主办的“委员讲堂”邀请市政协委员马晓歌主讲“走读民法公园,发现民法之美”。
3
【原创】深圳市政协“委员讲堂”开讲民法
11月2日下午,深圳市政协经济委、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站”揭牌暨经济、民建、农业界别“委员工作站”授牌仪式在研祥科技大厦举行。自此深圳市政协经济委6个界别委员工作站全部启动,委员们将在这里开展各类学习、座谈、沙龙活动,畅谈界别工作,倾听界别企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4
【原创】把握数字化转型风口迎接行业“洗牌” 深圳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站”举办首场活动
“坪企Talk”座谈会上,张国芳等16位企业家代表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全域创新、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人才引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区相关部门进行积极回应。
5
【原创】让坪山始终成为企业家的向往地、首选地,“企业家日”政企座谈话未来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