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徐丽
10月16日上午,政协第六届深圳市福田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召开。大会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回顾了过去5年政协第五届委员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工作成果,总结了5年来的工作体会,并对区六届政协及其常委会提出了紧扣党政工作大局的工作建议。
10月16日,福田区政协常委、福田区审计局副局长张立勤在接受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积极建言献策,她建议,促进人才流动和灵活就业,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通过用工余缺调剂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统一失业保险转移办理流程,简化失业保险申领程序。出台相关保障政策,引导建立健康的灵活就业生态;规范现有“灵活就业市场”,应用互联网、共享经济、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探索建立“灵活就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效能。
她建议,福田区应整合各类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政策资讯宣贯、诉求疏解反馈、政务辅助支撑、服务阳光代办、优质资源对接、企业数据运营、产业研究服务等业务板块,建成线上智能政策综合查询服务系统,面向福田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宣贯解读及定向推送,提升政策信息传达能力。对已开展定向推送的企业进行回访,了解政策推进效果及推送质量,持续优化流程。各职能部门负责专区的通知公告、服务资源等信息的发布,实现“一网可查”,区内所有部门通知公告及服务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资源检索功能。
推进信用审批工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依托福田信用审批示范大厅(E站通)平台,积极推动行政审批机制改革,推进信用审批落地执行。
张立勤认为,可以定向服务专精特新,积极引导培育上市。鼓励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创投基金投资辖区内专精特新的民营企业,为其提供多渠道路演、公开宣传平台,提供更多产业、政策资讯,提供优惠的产业用房申请渠道及相关产业链资源等。
同时,加大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对接深圳金服平台,支持抵(质)押方式向“资产+”延伸,拓展企业(项目)应收账款、特许经营项目收益权、排污权、收费权、股权、知识产权等权益类抵(质)押物范围。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为知识产权证券化提供贴息等方式的资金支持,增强企业信心;与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资源对接和评估工作,借助国家平台的资源优势降低企业成本。
再次,通过整合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可以帮扶中小企业增信。依托深圳市“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建立信用大数据平台提供多维度企业信用评估报告,加强对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的线上整合,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张立勤建议,建设知识产权应用示范区,实行知识产权“最严格保护”。引导企业重视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策略,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反应市场转化机制,建设知识产权应用示范区,为企业知识产权转化提供服务平台;重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健全福田知识产权纠纷技术鉴定、专家顾问机制,为知识产权维权提供专业支撑;精准推送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信息,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将重要问题反映到相关研究机构和代理服务机构,帮助企业获得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她还表示,可以通过推动福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集聚知识产权保护优势资源,为辖区企业创新主体提供纠纷调解、司法确认、鉴定评估、存证固证、仲裁、公证、法律指导等各类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实现从知识产权申请、预审到确权、维权的快速协同保护。同时,加强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南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的合作交流,提供海外纠纷维权服务。
同时,建立调立审执一站式金融司法服务联通平台。联合区金融工作局、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和市场监管局福田局等政府部门,呼吁银行业协会、保险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加入,形成多方主体合力推进工作的新机制,集中处理全区金融纠纷,有效化解金融案件审判资源配置不合理、审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审读:孙世建 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