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驻惠州记者 戴广军
今年10月至12月期间,位于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的的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计划对一期工厂再次全面进行“检修”和“保养”。这是2006年开车以来,中海壳牌一期工厂迎来的第三次大修。10月14日上午,中海壳牌公司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一期工厂大修情况。
中海壳牌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自2006年开车以来,已于2010年、2015年实施了两次大修。据介绍,定期停产大修是石化行业工厂运行程序的一部分,也是遵守国家特种设备强制检验,满足装置安全性、可靠性、完好性要求而进行的必要程序;同时,大修中将实施技改技措,以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排放、优化运行的目标。
本次大修规模宏大,计划投入超过9000名承包商及中海壳牌员工、超过200万人工时,完成24000项检修内容,启动上百个”技改技措”项目。 据悉,中海壳牌于2018年7月启动此次大修准备和计划工作。历经3年的精心准备,各部门累计投入约50万人工时,顺利通过国内外行业大修专家的3次外部审查,近日正式进入大修实施阶段。
面对此次大修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诸多挑战,中海壳牌紧盯现场安全与疫情防控。提前培训8000名承包商工人,培训总工时超过90000人工时,评阅超过50000份试卷;甄选超过1000名承包商的管理人员、重要岗位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计划每周开展超过600次现场安全检查、1000次行为安全观察;配置300多名专职安全巡检员、70多名专职质量巡检员在现场不间断巡查;建立疲劳管理监控系统,防止检修人员过度疲劳。
因石化行业的工艺特点,在大修过程中,尤其是开停车阶段,将间歇出现火炬、短时的黑烟(主要成分为炭黑)、异味和噪音等常规石化现象。公司大修团队对装置的排净、吹扫、置换制定了详细系统的计划,实施全面的环境管理和监测,尽最大努力将对人员和周边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为避免大修期间出现的石化现象造成周边社区的不安或担忧,中海壳牌制订了积极的沟通计划,提前与当地政府、媒体、周边企业、社区等各利益相关群体的沟通与交流,以期获得理解和支持,让社区和民众安心和放心;公司公共事务部还设置了热线电话(0752-368 8885)接受群众的询问和反馈。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