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文化评论员 杨青
贾樟柯2015年回到故乡居住,先整硬件,2017年开设了贾樟柯艺术中心,两年后,又整了项大活动,举办了首届吕梁文学季,邀请了包括莫言、余华等中国当下最有名的作家们光临小县城。导演出身的贾科长最趁手的兵器还是电影,这两天上映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就是这次吕梁文学季诱发的结果:影片从在汾阳生活的老作家马烽开始,一路追踪到西安的贾平凹、浙江海盐的余华、河南梁庄的梁鸿。电影的片名都是余华贡献的,因为他小时候游泳的海是黄色的,而他一直希望能游到海水变蓝。
四位作家的故乡的成长,背后是贾科长永远的故乡主题。上映十天票房成绩一般,只有545.2万,豆瓣的评分也下滑到了6.9分。很多人打出差评,认为贾科长永远走不出过去,但我却觉得在百花齐放的银幕上,文学理应分一杯羹,在电影院看鲜活另类细节满满的现代文学史,机会难得,感受独特:从20年代马烽的小说创作,一直到贾平凹用写作改变自身命运,余华的成名史见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最辉煌的年代,而梁鸿虽然走出了故乡,但她创作的主题,令她身名鹊起的创作依然是关于故乡的。
不管是四位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作家的命运,还是在片中强行植入的诗歌朗诵,都像极了当下文学的处境。文学走出了辉煌时代,余威犹在,以往吸引和滋养了无数作家和文学青年的诗歌,虽然在片中植入生硬,朗读的都是路人,普通话也不标准,但并没有削弱诗歌的魅力,反倒有一种独特的映衬作用。
一向关注小人物的贾科长,这次关注的是著名作家这样的大人物,但他的着眼点在于他们不为人知的过往,被押送回家的贾平凹父亲见到儿子的哭声、余华一字摊开约稿信向父亲炫耀的得意,梁鸿交不出学费被罚站教室外面的窘迫,姐姐出嫁前一晚的哭声还有自己穿了新鞋子满村子跑遍的快乐。
在影片中,文学一直承担着改变个体命运的利器,从马烽开始,到贾平凹,对女儿出第二本诗集的计划,贾平凹叮嘱的是先过好日子。文学在两代人生命中的角色流变映照出的是时代的变迁。
余华是文学红利的最大受益者,除了提供片名,还提供了最大的亮点,因为写小说,从牙医调到了文化站工作,因为改小说,可以去北京玩一个月,不仅可以享受报销来往硬卧车票,还有一天补助两块钱的福利,在北京改一天稿子,玩一个月后,像富翁一样揣着八九十元钱荣归故里,路过山东可以给山东籍的老爸一口气买四只烧鸡。那是一个文学创作受到尊崇的时代,发表的级别代表着对你创作水准的认可。
梁鸿的出场,串起了父母亲、姐姐和儿子三代人的过往,与父亲的结怨和解,尤其是她两部作品的采访都是父亲陪伴的结果,也是两代人和解的过程。她的儿子脖子上挂着耳机,在北京出生长大,回老家只是和表姐表哥玩儿,对姥爷不怎么了解,河南话早忘了的他,在妈妈一字一句的教导下,勉强拣回来儿时语言功力,和妈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照:下一代无论如何回不来,而妈妈不管走多远,都永远走不出故乡。
苦难是乡村永恒的主题,而逃离乡村貌似是成功的惟一路径,但乡村又是这些成功作家创作的永恒的母题。每个人都有来处,那一代作家的创作均来自故乡。在Z世代,电影院的大银幕上梳理文学的路径和变迁,显然并不讨好,但在百花齐放的银幕上,文学理应分一杯羹。
审读 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