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 通讯员 肖更浩 黄文霞
暴雨清洗过后的凤凰山,显得格外青翠、肃穆。率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在“守真园”大门楼上的“藏头联”——“守得名山依梓里,真疑尘世有桃源”。该联作者正是清末民初深港著名文化人士、纪劬劳学校第一任校长刘彭龄,联首的“守真”正是平湖乡贤刘铸柏的字,这座由他兴建的园林由此得名。此行,“深圳记忆”第二季第九期探访的出发地,便是平湖凤凰山西麓的百年古迹“守真园”。
守真园正门
发现城市文化脉络,传承深圳历史记忆。深圳图书馆“深圳记忆”项目自2014年末正式启动,旨在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通过采访征集、拍摄纪录片、举办展览、建设数据库等形式,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
2021年“深圳记忆”文化项目,以深圳社区村落为对象,将蕴含在村落中历史沿革、名人掌故、非遗民俗进行深度的走访和挖掘。深圳图书馆馆员与《深圳商报》文化记者同行,希望通过文献研究、实地探访、人物口述等方式多层面的整理记录,讲述历史的同时,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承载和传承地方文化,让更多深圳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传统。
“平湖在康熙《新安县志》中有明确记载”
1688年康熙《新安县志》瓢胡石井记载
握手的那一刻,记者惊喜地发现,此次探访的领路人是此前采访的旧相识——书法家刘旦华。而他,正是平湖文化名人刘彭龄之孙,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律系 ,同时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湖纸龙舞代表性传承人,他所独创的“黑篆体”书法独树一帜,古拙沉稳,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沈鹏曾评价其书法作品“古雅深沉而又痛快酣畅,其中蕴含的金石之气更是使人眼前一亮”。退休后的刘旦华,参与了《话说平湖》的编撰工作,兼任《平湖村志》的副主编,为抢救平湖的传统乡土文化遗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说起家乡平湖,刘旦华仿佛打开了一个“百宝箱”,他选择从村名、族谱开始讲起。刘旦华介绍说,平湖村位于深圳市中北部,平湖街道中部,是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的农村城市化前平湖乡行政村之一,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东倚凤凰山,与东莞市雁田村仅一山之隔。平湖村包含大围、松柏围、新祠堂等自然村落。
平湖村的居民主要为刘姓。据《平湖刘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平湖地区十四世祖刘本刚在平湖立围,奠定平湖围村,慢慢平湖范围内就有刘氏先民形成的三户成村、四户成寨规模的小村落;到了清朝,经几代人繁衍生息,平湖村规模不断扩大,渐成知名村落。明末清初,平湖人口出现快速增长,墟市随之出现。原有平湖旧墟在康熙《新安县志》中已有明确记载,距今三百余年。清朝后期,平湖老墟已很难适应日渐繁荣的商品经济,祖籍平湖的香港著名侨绅刘铸伯出资在老墟北面兴建平湖新墟。
平湖大围
“平湖究竟有没有湖?”刘旦华向记者解释其中的缘由,他说:“最初的平湖村只包括伍屋围、大围、松柏围。从地形上看,伍屋围像一只大螃蟹,大围村像一只蚌,松柏围村像一只虾。螃蟹、蚌、虾均为水生动物,得水才能活,加之这一带地势平坦,人们便将此处称为平湖,平湖村由此而得名。”虽然没有真正的“湖”,但康熙、嘉庆《新安县志》均记载平湖乡左有“瓢胡泉”,当地方言读音与“平湖”相近,也成为平湖地名的由来的一种说法。
“大围、松柏围、新祠堂”见证数百年平湖历史
平湖大围围门
屹立于大围与松柏围相邻的坡地上的三百年古木棉,依旧在每年春天花开满枝头。刘旦华告诉记者,平湖村地处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长夏无冬,这里的草木四季常青,古木参天。平湖大围、松柏围、新祠堂村毗邻而居,人们在此晴耕雨读,诗书传家。
平湖大围,原称“平湖围”。大围,顾名思义指规模大、人口多。据《刘氏族谱》记载,刘氏先祖由南雄珠玑巷迁至东莞,后迁深圳丹竹头,再由刘本刚于明朝洪武年间立围于此,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大围是聚族而居的典型,过去全围村有近千人口,只有刘姓。它以古代的“城”为蓝本设计建造,居山而筑。曾经的围屋有四纵十横的巷道,错落排列着几百间广府式民居。
平湖大围刘氏宗祠德馨堂
刘氏宗祠是围内最大的单体广府式建筑,位于围村东面。祠堂面阔三间三进两天井。宗祠右侧有一口古井,呈八边形,古称“八卦井”。大围最多居住有近500户人家,后人口持续繁衍,大围发展空间受限,为了不占用水田,又向村左的山脚下分立松柏围以及新祠堂村,形成了平湖社区基本的自然村落。
松柏围位于凤凰山的西南屋头岭山脚位置,在大围的东部。建于元末明初,因以前村头并排长着三棵浓荫密布的形状似松非松、似柏非柏的古树,而命名松柏围。松柏围占地5400平方米,由数排广府式排屋组成整体。排屋用青砖砌起,后排有十数间房屋为镬耳式封山墙,这种具有珠三角地区特色的房屋造型,象征官帽的两耳,又称“鳌鱼墙”。围内大部分建筑为三开间两进式,檐口有精美木刻。平湖刘氏十四世祖刘本刚在平湖大围立围,其子刘武弼在松柏围立围,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五世。
新祠堂村在松柏围东南方马岭之下。平湖先民刚迁入此地时,在大围建有数间“香火堂”和祠堂,后来平湖的刘氏族人不断增加,便商议在该处建一总祠,因总祠是新建的,故得名“新祠堂”。2004年,平湖村委改称平湖社区,原自然村改为居民小区或工业区,大围、松柏围、新祠堂三个自然村的居民90%以上住进凤凰山下的村民统建楼——“平湖凤凰新村”。
“平湖乡贤:刘铸伯开风气之先”
提起平湖历史名人,有一个人的名字,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助力平湖设立火车站;他,独资建设平湖新墟,并兴办学校、医院,一步步将平湖新文明的火种点亮,开风气之先。他就是一代乐善乡贤——刘铸伯。
刘铸伯本名鹤龄,字守真,号铸伯,祖籍在平湖墟元屋围(述昌围),1867年诞生于香港。刘铸伯7岁时入读西营盘冯富义学,接受传统的中式启蒙教育,后以首名成绩考入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1885年,刘铸伯毕业于中央书院后,历任香港天文台译员、台湾淡水西学堂总教习兼洋务要员、屈臣氏大药房总买办等职。
20世纪初叶,进入中年的刘铸伯跻身香港华人领袖之列,先后出任东华医院总理、主席,华商公局及香港华商总会(今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席,广华医院倡建总理,香港政府定例局(立法局)议员、洁净局(市政局)议员、保良局局员。
平湖火车站,每天仍有数十班列车停靠
刘铸伯虽然生于香港,但对故里平湖念念不忘。他创办纪劬劳学校与念妇贤医院,开宝安教育医疗事业之新篇,已极一时之盛,而在此前,他已有兴建平湖火车站的惊天义举。如今,历经百年风雨,平湖火车站依然在迎送南来北往的旅人。
广九铁路于1907年7月动工,1911年8月建成通车。据悉,广九铁路和最初设计路线远离平湖,是刘铸伯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使该铁路修改路线,在平湖设站,而平湖火车站,也是由他出资修建的。
拆迁中的平湖新墟
平湖火车站建成后,刘铸伯以之为依托在附近建造了大规模的新墟镇。他亲任平湖新墟设计师,设有上下六条街,成“田”字格局,其中守珍街向东北延伸一公里,至青奇坑刘家花园“守真园”。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平湖新墟仍然存在基干部分,仍然可见当年风貌,堪称近代深圳建设的典范。2017年,两本记录刘铸伯生平的著作《刘铸伯文集》《刘铸伯传》编辑出版,将平湖乃至深圳的这一段历史呈现眼前。(图片由肖更浩、陈顼颢拍摄)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