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曾智辉 通讯员 焦雪珂 王敏华
信息时代,各大社交软件进一步密切了朋友间的联系,但却有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脑筋”,通过冒用好友、前同事身份,借着“交友”的幌子骗取他人钱财!
2021年8月25日11时许,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官田派出所接到兰先生的报警电话称,他被一名女子诈骗近万元。
据了解,2021年3月下旬,孤身在深圳打拼的兰先生在好友聚会中认识了老乡李某。聚会中,兰先生向好友们透露想要“找女朋友”的想法。听闻此言,老乡李某立马热情地向兰先生介绍起自己的前同事“小玲”。“她人非常好,漂亮又勤快,你俩挺般配的!”在李某的推荐下,兰先生加上了小玲的微信。
经多日网聊,兰先生感觉无论是从生活习惯还是感情观,两人都十分契合,很快便在网络上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哥哥,我家人生病了,现在手头拿不出钱,能不能借点钱给我呢?”可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后,小玲便常以手头资金不足、家人朋友生病等理由向兰先生“借”钱。刚开始,兰先生还有些犹豫,但在小玲的甜言蜜语下,兰先生最终还是转账给对方。
5月20日当天,为表心意,兰先生直接给小玲转账了520元。小玲收到钱后十分开心,甚至许诺称要前往深圳同兰先生见面。兰先生听后,十分开心,对小玲的要求更是有求必应。少则几百,多则上千,随后兰先生通过微信给小玲转账了40余次。直到8月份,在一次支付宝转账中,兰先生意外发现有些不对劲,收款人竟是老乡李某。兰先生感到十分奇怪,便翻出之前的微信转账记录,这一查,竟发现收款账户也都是李某。兰先生转账给嫌疑人的聊天截图
8月中旬,兰先生询问李某事情来龙去脉,李某拒不承认她曾收到兰先生的钱款。而另一边,小玲对于兰先生的质问也吞吞吐吐,甚至直接不回消息。这下,兰先生才明白自己被骗了,遂报警求助。
接警后,官田派出所民警曹静立即展开调查。在兰先生提供的线索及掌握的相关证据下,民警将嫌疑人李某抓获。
经嫌疑人李某交代,因她平日里花钱大手大脚,虽有份稳定职业,但月薪较少,经常是入不敷出。朋友聚会中,听说兰先生寻求女友,她便心生一计,假冒自己的前同事小玲与他交友。李某向兰先生推荐了自己的微信小号后,便一直以“小玲”的身份与兰先生聊天,实施诈骗。目前,嫌疑人李某已被宝安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宝安警方提醒,网络有风险,网恋需谨慎。在无法甄别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不要轻信对方的甜言蜜语和各种说辞,更不要给对方转账汇款。一旦发觉遭遇诈骗,应当妥善保存转账凭据、聊天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止损。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