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 深圳商报评论员 孙波
8月30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中发布的重要内容包括:国务院教督委设立“双减”专门举报平台,明确提出“不得设置重点班” “不得按成绩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等条规,地方落实不力将被问责;为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完善学习过程评价等要求,明确提出“小学取消期中考试” “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等规定,同时要求“对发现的违规考试行为,要追查问责”。
在新学年开学之前发出警示,时点及时;真正落实“双减”,推进均衡教育,目标明确;系列“不得” “禁止”,条规清晰;建立日常监管制度、设立举报平台,责权明确。接下来,就要看结果了。
其实,为中小学生减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此前也都出台过条规,进行过整肃,但是效果不佳,甚至还过度反弹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舆论引导成功地制造了普遍性焦虑,疯狂逐利的资本又成功地将这种焦虑转化成了对课外教培的红红火火,然后是目标偏移的教育与目标偏移的考试垂直错搭,共同将家长和孩子围堵到资本的猎场,沦为无法还手的“猎物”。
如果这次“双减”还是一阵风就了事,那么,义务教育的目标偏移一定会故态复萌。家长和社会的担忧不无道理,其实,曾经被资本操弄的教培市场,更像顽性难移的猴子,就像在股市、楼市表现出的症候,上蹿下跳中,总是在偷眼瞄看背后的棍子,是不是真打?打了会不会真疼?会不会一直打?
这一次见真章了。先是教培市场的整治,效果已经显现了;然后是考试制度改革,条规出台了;再有着眼于教育均衡的一系列改革,目标明确了。30日的新闻发布会还宣布:“双减”督导已被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自2021年9月起,每两周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进行通报。
这说明,中国教育的一场综合改革开场了,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整治的成效,全社会是充满信心的。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