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小慧 通讯员 深纪宣
“重点检查主要负责人是否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重点监督港口作业、国际航班保障等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高频次高质量核酸检测、全程疫苗接种等情况”“重点纠治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不解决实际问题”……近日,深圳市纪委监委制定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以常态化监督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
“深圳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口岸多,对外开放程度高,国际交流交往频繁,长期面临疫情输入压力,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刻不容缓。”深圳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委针对责任落实、防控措施落实、党员干部作风3类监督重点,建立6项常态化监督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一把手”切实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科学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全市一盘棋”抓防控的强大合力。
哪里容易出现问题,监督就在哪里。《意见》突出问题导向,在梳理疫情防控主要领域、关键环节的基础上,针对集中隔离酒店、交通场站、中小学校等10类重点场所,海关检疫、跨境运输、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深人员等7类重点人员,疫苗接种、爱国卫生运动、哨点监测预警等3项重点工作,逐一明确监督工作要点。
疫情防控需要联防联控,监督工作也是如此。深圳市纪委监委从制度机制发力,完善监督格局,提升监督效能。加强上下联动,建立“市+区+街道”三级联动的监督模式,深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协调,相关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分片下沉检查,各区纪委监委、街道纪工委做好属地监督。加强横向协同,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做到疫情防控主要部署、重要文件、重要情况应知尽知,健全问题移送处理机制,与宣传、信访、政法、维稳等部门及时交换信息、互通情况,及时接收处置问题线索。
在监督方式上,《意见》综合运用列席党组(党委)会议、调研督导、专项检查、工作督办、专题暗访、约谈提醒等方式开展日常监督,并把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情况纳入巡察内容。同时,围绕特殊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在中秋国庆等重大节点,紧盯交通运输、文化旅游、民政、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采取“四不两直”直插基层监督检查;对大型会议会展、大规模考试等重大社会管理活动,采取跟进监督、全程监督,推动将疫情防控贯穿活动组织实施的全过程等。
针对监督发现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反馈责任单位,推动抓实整改。对共性问题、反复性问题,通过印发文件简报、内部通报、提醒函、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相关单位查漏补缺,完善机制,举一反三同步解决类似问题。追责问责时,把是否有利于激励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形成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防控合力作为重要标准,审慎精准稳妥追责问责。
疫情防控需要担当,监督是为了激励担当。《意见》坚持用心用情监督,既以监督加压,又以信任加力,对轻微过错以提醒教育、督促整改为主,对受到不实反映的防疫干部及时澄清是非,通过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激励引导更多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