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深圳记忆”要从几张黑白老照片说起。这是一组收藏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的老照片。照片中的瓦舍,便是“深圳记忆”第二季文化探访第六站的目的地——“樟坑径”。
1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胡云涌
近日,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出台《领导人员插手干预行为登记备案工作规定》,对在重点敏感领域的插手干预行为“亮剑”,无论领导干部还是社会领域人员,只要插手了,“逢问必录”“应录尽录”。
据介绍,规定所称重点敏感领域包括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选人用人、城市更新、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查处、安全生产监管等五大领域,插手干预是指领导人员采取过问、说情、打招呼等方式干预上述工作正常开展的行为。
深圳市罗湖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之所以选取这五大重点领域,主要是考虑到这五大领域涉及主体多元,廉政风险相对集中,从前期调研和查办案件的情况来看,这五个领域也是插手干预比较多,干部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五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此规定明确管理和约束的对象不仅仅为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还包括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士,体现了反腐败工作的“社会化”拓展。
“考虑到有部分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领域人员,可以通过‘打招呼’向有关单位施加压力进行插手干预,为了确保做到‘应录尽录’,我们把社会领域人员也加入登记范围。”上述负责人说。
《规定》严格责任追究,不管是否违纪违法,只要插手了,一次约谈提醒、两次训诫、三次以上停职检查,如果涉嫌违纪违法,则要予以严肃查处。
据了解,领导人员插手干预行为还将纳入领导人员廉政档案,作为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插手干预的人员属于社会领域的,移送有处置权限的相关机构处理。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