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文化评论员 杨青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惜这句老话出了国门一点也不适用,尤其是面对《走过兴都库什山》的作者——英国人埃里克·纽比,这个18岁当水手、二战时当兵,后来被俘,在意大利和德国战俘英中呆了三年,最终回到英国后,因为家族原因居然进了高级女子时装业。
37岁那年,他厌倦了时尚界的生活,给他的朋友休·卡莱斯发了一封电报:“6月你能去努里斯坦旅行吗?”
这便是这本《走过兴都库什山——深入阿富汗内陆》的由来。
有必要补充一句,作者这时要出版他的第一本书《最后的谷物大赛》,出版社预支了他一笔钱,让他写一本旅行类图书。而他的好友和同行的伙伴刚好接到外交部通知,被派往英国驻德黑兰大使。
钱有了,伴有了,而且还是之前登过兴都库什山未果的熟手,难道这不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的出发机会吗?
以往看过的旅行游记一般都是专业旅行家所为,最起码也得是狂热的驴友爱好者,不管是装备还是旅行经验都相当有次历,但是这本书的作者和他的朋友只是两个旅行小白,他们两想去一个近70年没有英国人去过的地方阿富汗内陆,只好拿登山做借口,打算去爬一座据说还没有人征服过的6000多米的高峰。
如果用一个准确的字眼形容作者埃里克·纽比,大概可以用“冒险家”,就像他18岁登上“莫舒鲁”号时,他根本不是一个水手,而他这次准备攀登兴都库什山前,试图登顶米萨米尔峰,但他两人根本不是爬山高手,只接受过短暂的攀岩训练。
除了胆大妄为,不知天高地厚,余勇可嘉以外,一路上两人事故不断,结果可想而知,三次登顶都没有成功,神奇的是他们居然可以活着返回。这本1958年出版的书,目前在《国家地理》杂志“100 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探险类书籍”排名第16。作者后来以《观察家报》旅行编辑的身份游走世界,76岁获大英帝国司令勋章,82岁被英国旅行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后来的成就跟早年的这些经历不无关联。
有必要补充一下的是,作者有一部更有名的图书《亚平宁的爱与战争》,这本书因为传奇色彩较浓,后来被改编为电影,写的是他被关押时逃跑和恋爱的故事,他后来娶的就是当年那个帮他逃跑的女子。《走过兴都库什山》的前半程已经是他妻子的这位女子还陪他两走了一段路,中途差点因为冰淇淋事件丢掉性命,这才打道回府,算是王子和公子的后续故事。
作者在晚年86岁左右,被同伴问到最喜欢自己的哪本书时,他回答就是这本《走过兴都库什山》。这既不是他的第一本书,也不是被改编成电影的那本名气更大的书,这本两个菜鸟登山未遂记被他最喜欢的理由是:当自己感到沮丧时,打开这本书,读读第一章或者最后一章,就会感到好多了。
第一章的题目是《推销员的生活》,文章的结尾提到他给当时英国驻里约热内卢大使馆的同伴发了一封电报询问:“6月你能去努里斯坦旅行吗?”“我用了十年时间才发现,与时尚行业相关的每个人都一直在告诉我它不适合我。”
最后一章,是他们碰到了著名的旅行家塞西格,晚上睡觉前,当他们开始吹充气床垫准备在坚硬如铁,露出尖利岩石的地表上睡觉时,被塞西格惊叫:天啊,你们两个娘娘腔。
很多人看了开头会莞尔一笑,看了结尾忍不住会哈哈大笑。两个历经千难万险,上苍保佑没被石头砸中,没被冻死也没摔死的冒险者,在更高阶别的冒险家面前,居然是两个娘娘腔,也太搞了。
这本出版了63年的够得上古董级别的旅行书,因为阿富汗屡屡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和焦点,不断被关注,热度一直未褪。而整本书写的是两个失败者的故事,除了有强大的心理还必须有更强大的自嘲勇气。自嘲在作者笔下从来不缺。
书里第153页有张插图,纪录了他们尝试攀登米尔萨米峰的大致路线,侦探了两次,尝试了两次,上面一行字写着:“一英寸约相当于一英里的比例 不能保证地形成比例。”这基本可以作为整本书的格调,图如此,文字也一样,不专业,不靠谱,事故不断故事也不断,有一千次可以撤退的理由,但一万字他们坚持了下去。
平生第一次戴上冰爪走上冰川时,陪同的塔吉克伙伴勇敢地说出了作者此刻的想法:我不想再继续了。然而他们还是继续前行了。
当他们处在两块岩石中间的凹陷处,众多山峰全部积着雪,作者觉得整个地方如此巨大,他就像一个无能为力的小矮人。而他的同伴休证实说:对我们来说难度过大。作者差点想问,为什么我们要走这么远来发现一些他早已知道的事情。然而他最终忍住了,因为那个地方不适合讽刺,而且,那里的风景蔚为壮观。
纸上谈兵,临时抱佛脚在野外都可能会送命的事情,但他们两个菜鸟一到危机时刻就掏出一本小册子“恬不知耻”地查阅。
甚至酒精炉子差点把他们全部炸上西天这件事儿,作者也处变不惊,漫不经心地道出。
在疲惫之极的时候,比起晚上放哨,他们宁愿在睡觉时被杀害。
终于第一次看见努里斯坦人时,他们俩感觉像回到了中世纪。他们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翻过山口的欧洲人。
在外旅行的人,尤其在遥远的地域旅行时,对于不熟悉的生活方式偶尔会有嫌恶,他们两个外国人在当地就像猴子一样被围观,各种发怒,甚至恐吓都有。他渴望有干净的衣服穿,有言而有信,方出必行的同伴,渴望能洗上热水澡,再喝上一杯。这几乎是所有旅行者软弱一刻最大的渴望吧。
对纸上跟随他们一路行走的读者来说,他不夸大自己的行为,不掩饰自己的失败,懊恼和苦痛更是连锅端出,你会跟着慢慢入戏,中途两人生病,偶尔争吵,不停后悔,但最终完成了的仍是失败的没有登顶的旅行。
结尾在专家塞西格惊呼“两个娘娘腔”后戛然而止,不得不服,作者是一个写作高手。
只不过读者都喜欢打探后来呢?
幸好有同行者休写的“五十周年纪念版后记”,让我们知道后来的后来。
有人夸这本书是“20世纪最令人愉悦的读物之一”,起码在我的阅读经验中,这本书的愉悦程度,不仅治愈小白,更给你一种蛮行的勇气。谁说旅行和探险是专家的事情呢?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