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彭琰
6月18日,深圳市政协在莲花街道举办首场“有事好商量”活动,聚焦学校门口交通安全,推动荔园外国语小学门口交通整治,为千名学生上学放学出行安全换来“安心”“放心”。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副主席吴以环出席活动。
据了解,七届市政协搭建“身边事好商量”协商平台,依托政协委员工作站,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围绕老百姓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和群众,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以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成效,践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理念。
据悉,首场活动的线索来自社情民意。设在莲花街道的委员工作室收到荔园外国语小学门口的交通乱象的情况反映,福田区政协委员、鹏飞亚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岳鹏飞看到后,第一时间就上报了市政协科教卫体委。随后,市政协多次组织市区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前往现场调研,并把现场了解的情况梳理为若干需要改进的事项。前期,道路人行道加设护栏、新增过街斑马线、增加学校路段提醒警示牌等问题已推动解决,而学校门口的红绿灯如何设置,成了活动现场协商的重点。
“目前在商报路设置了一个临时红绿灯,有利于车辆通行,但对行人通行没有指示,小学生在过斑马线的时候就没有指示灯信号,希望变成固定的红绿灯。”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总校长柳中平提出建议。莲花街道狮岭社区党委书记刘宏俊认为,商报路和景田西路一直以来就没有红绿灯,存在安全隐患,赞同安装红绿灯。不过现场就有居民代表提出,设置红绿灯在非上下学高峰期给车辆造成不便。
福田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林桂炎表示,固定红绿灯也并不是想设就设,一要考虑路口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和程度,二要考虑车流量跟人流量的交织程度,三要考虑对周边居民对社区影响。
在收到社区书记和政协委员转来的在商报路、景田西路口加装红绿灯的要求之后,交警部门组织了街道办、交通局及第三方机构到现场开展调研。安装固定式红绿灯需要走一定程序,于是应急启动了临时红绿灯,录得的数据显示,平时这个路口车流量每小时840台左右,人流量大概每小时1050人,安装红绿灯对解决人车交织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综合利弊之后,参考第三方的流量测控,决定安装新的固定式红绿灯,这项工作将尽快完成。
参与活动的观众代表说,自己是社区的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志愿者,经常在学校周边路段做交通指引。“身边事好商量”就非常接地气,实实在在解决了校园周边长期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
据悉,政协委员还将持续关注事情进展。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