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小慧 通讯员 金廷亮
6月9日,《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全文正式发布。
《规划纲要》中有哪些涉及对外工作的内容?未来深圳如何全面提升城市对外交往能力?记者梳理了几点“干货”!
引进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
《规划纲要》提出,着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涵养。普及国际化城市建设理念,培育市民国际交往意识,打造“国际化”系列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参与国际治理的能力和举办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能力。积极争取承办国家重大主场外交,加快建设深圳国际交流中心等重大涉外活动及会议场所。引进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引导各行业进一步衔接国际通用规则,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对外交往。织密国际友城网络,打造友城交往项目集群,擦亮民间外交“深圳品牌”。提升对国际形势与重大发展问题的研究能力,加强与国际智库等机构合作。
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动作为探索“云外事”,务实开展“云外交”,展现新时代对外交往的深圳特色。积极参与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办好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提升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影响力,建设适用国际通用规则的文化艺术品(非文物)拍卖中心。深化深圳报业、广电、出版集团改革,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健全市场化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兼具“中国味”和“世界范”的文化交流平台,创新推介路径,对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深圳故事。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深圳在服务总体外交的承载能力、对中央和省委交办重点项目的执行能力、国际交往能力、对国际抗疫合作等全球议题的参与能力、国际科创合作生态圈的构建能力等十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比如,国际友好城市与友好交流城市总数增至88个。来深访问的高级别团组(副部级及以上)超过2000余批共约2万人次,其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理菲利普、日本众议长大岛理森等重要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团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法英等国驻华大使及欧洲、亚洲驻华使节团等重要团组。成功举办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专题会议、2019深圳国际友城智慧城市论坛、“携手应对挑战,共谋创新发展”外资企业交流会等重大涉外活动。
深圳积极向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疫经验。向全球44个国家的57个城市和机构捐赠了404万个医用口罩等抗疫急需物资,应邀与肯尼亚、厄瓜多尔、波兰波兹南市、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等国家和城市举行了7场视频交流会,指导并协调全市社会各界力量,共向48个国家(含9个国家的16个国际友城与机构)累计捐赠超3000万件各类医护用品,筹集超过1亿美元全球抗疫基金,并向塞尔维亚、意大利、加拿大、法国等国家捐赠“火眼”实验室或其核心设备。
建设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品质卓越
的国际化街区
《规划纲要》提出,创新重点区域开发模式,坚持基础先行、公共配套、共性开发、差异发展,实行更高的城市规划标准和建筑设计规则,打造一批充满魅力的国际化城市新客厅,建设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品质卓越的国际化街区。
记者了解到,深圳在理念创新、内容创建、策划创意等方面走在全国城市前列,集聚了一批具有品牌效应、扎实内容和传播力度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品牌项目。
一是全国首创“国际化街区”建设体系,制定“146”总体发展框架,印发《关于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及相关指引等配套文件,推动首批20个国际化街区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创立推广“市民讲外语”品牌,举办主题活动;
三是在海外开展系列国际形象推介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介打造对外宣介品牌窗口;
四是制作宣传视频、出版丛书、举办沙龙等多种形式,培育市民的对外交往能力意识,营造知礼仪、懂礼仪的友好交往氛围;
五是成立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并指导其运营,创立地方民间对外交流合作创新项目,整合民间资源助力全市对外工作。
深圳市委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将不断推进国际化城市界面的打造,以国际化街区建设、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等领域的创新与拓展,争取在新时代为打造全球标杆城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外事智慧”“国际化方案”。
以国际化街区建设为例,深圳将秉承打造一批“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品质卓越”的国际化街区的核心价值观,围绕国际化街区“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推进首批20个国际化街区建设评定工作,搭建全市国际化街区建设的交流平台,推动编制一套既可复制推广、又体现深圳特色和区域特质的评价体系,争取成为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深圳标准”,为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新路。
发起成立世界创新城市合作组织
《规划纲要》提出,发起成立世界创新城市合作组织,探索深圳与全球创新领先城市和国际友城间创新合作机制,支持国际一流高校在深设立研究机构。
据了解,下一步深圳将积极推进世界创新城市合作组织等先行示范区涉外工作重点项目的落地和筹建工作,构建全市统筹协调机制并取得实效,推动深圳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具体包括:
在全球范围建立全方位、多维度创新合作网络;
建立要素齐备、交流活跃的国际创新合作平台;
举办“世界创新城市大会”“世界创新城市科技周”等系列创新主题活动;
加强全球创新理论和模式研究,为全球创新合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前瞻性建议。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