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云南很多地方都有以花入馔的习俗,如茉莉炒米线、芭蕉花炒腊肉和鲜花饼。常常食用的鲜花有樱花、梅花、菊花、紫藤花等,以花入馔的菜肴,看着就是一种享受,心情也自然舒畅。在《红楼梦》里也写到过两种花的香露,“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不知道具体制法,不过据清代顾仲编撰的《养小录》里提到的花露制法,是用仿烧酒锡酒器来萃取的方式能够想其大概,又说这花露可以入汤待茶或者入酒增味,这恰是红楼梦里的用法。
1
也肆/文 王建明/图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方面是柳永这位风流词人槽点很多,不乏“三俗”内容。“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不俗达不到这个效果。
另一方面,面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等千古名句,我一般都是无力吐槽,只有脱帽致敬。
总之是柳永词既雅且俗,笑中带泪,很有教育意义。
跟“衣带渐宽终不悔”意思相近的诗句有不少,比如: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不辞镜里朱颜瘦……
这些句子跟柳永的比,影响力终究要差点,依我看是因为它们太过“雅”了,完全没有“俗”。
成天眼泪哗哗的,那谁受得了。
当然,成天就知道傻笑,不愿意接受教育,那也不行。
达到笑cry(哭)的效果才是最佳。
因为没得啥子文化,一直把东北成语里最有文化的一句“五脊六兽”听成“乌鸡溜瘦”。我在这里沉痛检讨一下……
别说,用“乌鸡溜瘦”来形容我这没着没落的心情还行。又黑又瘦,挺有画面感的。拿这个来翻译“为伊消得人憔悴”似乎也很贴切。
在西北那遥远的地方,也有一首通俗的民歌很好地表达出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
为她黑夜没瞌睡,为她白天常咳嗽。
为她冒着风和雪,为她鞋底常跑透。
阿拉木汗住在哪里? 吐鲁番西三百六。
就是啰嗦了点。俺们东北崇尚简洁,搁俺那噶,表达“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意思,一般就用“吭哧瘪肚”这个四字成语。
所以,俺试着把柳永这首词改成东北风格,打算将来找个MC来帮我喊个麦:
也拟一人饮酒醉,卡拉蛋K,咋整都没味。吭哧瘪肚终不悔,乌鸡溜瘦人憔悴。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