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文 陈锡明/图
5月13日下午,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二组围绕“创新思路推动超大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展开讨论。
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对深圳城市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一条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子。”对此,共有12位市政协委员在会上发言,并有10位市政协委员通过书面提交材料。
▍提倡和推广“城市总设计师制”
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发言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大力提倡和推广城市总设计师制,在专款设立、组织架构、制度衔接等方面探索进一步的政策支持,探索设立市级总设计师财政专项资金,并由多部门联合编制总设计师制细则,推动城市设计管理成效跨越式增长,促进深圳城市发展能级提升。
二是打造深圳市“建筑‘四新’产业互联网平台”。“四新”指的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深圳近年有大量新建公共项目,包括各种类型的医院、学校、歌剧院、博物馆等上马。”孟建民说,现行制度跟不上建设发展的需求,导致政府重大建设项目想用新技术、好材料,却苦于“没方向、没预算、没标准、没制度”。通过建立面向市场和政府采购的综合服务网站,以国际视野收纳世界范围内“四新”信息,入库管理和打造在线交易系统,有助于提高建材交易的规范化,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交易渠道,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超大型城市治理首先要建构现代化指标体系
教育界委员、深圳大学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易松国认为,做好超大型城市治理工作首先要建构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并将此列为市重大课题。该指标体系应纳入政府、专家、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实现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双向互动式指标建构,尤其要重视基层社会治理,成为全市各区、各街道和各社区的结果应用机制和考核评估指标。
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工具。市政协委员、建设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富海表示,以“数字孪生城市”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手段给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的统筹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深圳可以“数字孪生城市”为支撑,科学统筹,为城市精细化治理夯实基础,树立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标杆。
▍要让“城市大脑”下沉到基层
多位在会上发言的委员提出通过数字化、智慧化解决超大型城市治理的问题,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春认为,不仅要开展数字化治理的顶层设计,还要让“城市大脑”下沉到基层,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一站式智慧邻里服务,打造新时代“智慧社区”,试点设立社区首席信息官、首席规划官和首席律师等制度,引入社会专业化人才参与基层治理。民革深圳市委员会建议,打通“数据高速路”,完善“i深圳”APP服务功能呢,实现“一屏智享生活”;建立统一的社会治理数据采集、交换、应用标准,打造大数据参与社会治理的先行示范区标准。
▍推进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社会科学界委员、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建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应加强统筹协调,从三方面入手推进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发展,首先是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公共交通服务合作;其次是采用合作新建、改扩建、购买土地兴建、购买空余学位和集团化异地办学等方式,解决跨区域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再次是实行跨区域住房保障合作,通过购买临深片区土地兴建保障性住房、整体收购临深片区商品住房作为安居型商品房等方式,发挥溢出效应,带动临深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繁荣。
同时,在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深圳也应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实现示范效应。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局长姜文清表示,深圳应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常态化的区域协作机制,完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的区域联合预警机制,推动珠江口污染、跨界海洋垃圾、海洋环境应急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建立建筑废弃物处置城际协作机制。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