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文 韩墨/图
由郭赟、徐乔斯联合策展的“时间的河——2021湾区当代艺术联展”5月4日下午在祥山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呈现了19位(组)艺术家近25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是湾区当代艺术家的一次重要呈现。
△艺术家与嘉宾合影
据了解,湾区当代艺术联展首创于2019年,两年举办一届的展览希望对湾区艺术家的创作进行持续关注,这一项目是祥山艺术馆馆长、策展人郭赟来到深圳后单独策划的第一个展览,深圳多元的艺术格局与艺术家们不拘一格的生活状态让他感受到了非常不同于北京的文化气息。郭赟认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艺术家,湾区艺术家们更加趋向试验性的创作方式,在艺术市场席卷当下的现在,他们的心态有点佛系,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更大的自由。而关注一个地区的艺术生态变化,也是艺术史的应有之义。
如果说“2019湾区当代艺术联展”呈现的是地域性的艺术家单纯的存在感,那么“2021湾区当代艺术联展”一方面保持了对于上一届部分参展艺术家持续的追踪考察,另一方面更加突出了这一地区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具有的个人鲜明指向的问题意识。郭赟表示,这一展览在艺术家的选择上注重社会学叙事,选择的艺术家都更加注重探讨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群体的精神状态。
本次展览汇聚了一批生于70-90年代典型而突出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抽象化的视觉语言在他们的创作中展现出极为多样与多元的面貌。从绘画到布上综合材料,从混合媒体到立体装置,从单屏影像到影像空间装置,这些拥有不同视觉能量的抽象化语言在揭示出今天艺术追求差异化的本质之外,更在根本上意图突破早已被程式化、模式化的架上艺术。他们的作品一方面暗示着今天社会充满变化与不确定的现状,另一方面又极为敏锐地指向这种不确定所引发的不安。
对于深圳观众来说,展览作品中出现的不少场景,无论是怀旧的粤语歌,还是凌乱的建筑工地,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作品中探讨的问题,也更加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展览选择在“五四”青年节之际拉开帷幕,展现了对青年及未来艺术的关注。两位策展人认为,“70后”、“80后”、“90后”是具有时代断裂性意义的新一代,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情境,成长于日趋多元复杂的全球化背景。在新世纪之初崛起的“70后”、“80后”、“90后”的中国艺术家,变化的现状环境与不确定的未来成为他们必须每天面对的现实,艺术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为了追求虚幻崇高的工具,而是让自己从容平和的日常方式。因此,他们的创作更多回到了个人基点,以艺术去记录自己的内心漂移、生活态度和日常经验。这些透过个体而呈现的“外界镜像”,成为观众获知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确知时代变化的视觉证据。
本次展览将多种艺术形式与艺术语言沿着材料、观念等路径拓展叙述,以复合的形式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性。艺术家们敏锐地察觉着这个时代群体在新时代宏观背景下的独特精神体验,让多层次的感受与思考汇聚成一座共同的精神寓所。整个展览把艺术和新观念艺术的综合思考与表达方式铺陈渲染后呈现给大家,让艺术思维纵横交错,交互思考。
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