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6

读创网首页 > 文化 >
【原创】万事如艺│周恩来VS赵之谦:一段似幻实真的金石缘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编辑:杨晚霞

苏海强/文

一个是新中国首任总理,一个是清代书画篆刻大师——因锄月庐主人公开发布的一枚藏印和笔者由此展开的一段考证——近日,这两个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竟穿越时空,神奇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是一枚青田石章,白文,印文七字:“与君剪烛夜烹茶”。款识曰:“冷君为少云仁兄仿汉印。”

这位“冷君”即赵之谦,“冷君”是他早期的号。

赵之谦(1829年-1884年),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乃最重要艺术家之一。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开创“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发展影响巨大;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最有力实践者,为有清一代首位正、行、篆、隶诸体真正全面学碑之典范。

篆刻上,赵之谦初摹西泠八家,后追皖派,并在此基础上广为取法,参以诏版、汉镜文、钱币文、瓦当文、封泥等,融会贯通,形成章法多变、意境清新之独特风貌,并创阳文边款。其以“印外求印”手段,创造性继承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之创作模式,开辟出前所未有之新境界。赵氏篆刻对后世影响深远,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等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少云仁兄”又是何许人也?

考证发现,这个“少云仁兄”,名叫万青选。

这个万青选,曾官至淮安知府。淮安文史资料网资料显示,万青选(1818-1898),字泉甫,号少云,有时也用少筠,晚年又号随庵、泉叟,祖籍江西南昌,生于北京宛平。万青选最初从给人作幕僚起家,1861年起曾先后三次出任清河(今淮安市清江浦区)知县达十年之久,官至淮安知府,在淮安前后有36年。文治武功,颇有政绩,不仅曾先后两次带兵击退乱匪保了辖县一方平安,还“钩稽疑狱”“劝导棉桑”“复浚文渠”“修学宫礼器”“设厂赈粥” ,事迹被载入史册。

最新史料显示,万青选的祖父万承纪系著名书画收藏家、篆刻家,2010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锄月庐藏印(初编)》收录有万承纪“冷耳听语”朱文印一方。万青选继承了祖父这方面的衣钵,也富收藏,并工书法篆刻,虽当官而不废其习,印名载于《广印人传》。其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工,上溯秦汉,下及清贤,遍师众长,形成了典雅、恬穆、浑厚的艺术风格。今淮安市博物馆收藏有其书法作品,充分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艺术成就。

“与君剪烛夜烹茶”,语见宋代诗人李石《诸友惜别夜坐德行堂饮茶》:“一舟海角到天涯,春信江南梅欲花。莫道别时无酒语,与君剪烛夜烹茶。”深夜剪烛,倾心对坐,品茗论道,赵之谦将此句刻成印章赠与万青选,可见万、赵二人交情之深、之洽。

史料显示,同治元年即壬戌年(1862)四月六日,在女儿惠榛和妻子范敬玉相继去世两个多月之后,因天平军战乱奔波在外、才听到噩耗的赵之谦悲痛欲绝,改名号“冷君”为“悲庵”,并刻“悲庵”一印,刻款云:“家破人亡,更号作此……”

这一年,赵之谦34岁。“与君剪烛夜烹茶”印既署款曰“冷君”,故其印必刻于34岁之前。再结合万青选生卒年推断,赵、万二人之“金石交”必始于赵之谦34岁、万青选45岁之前。

为什么这个“少云仁兄”就是万青选?

据笔者目力所及,有清一代,生卒年与赵之谦生卒年有交集、字号又为少云者,除万青选外,尚有以下四位:

一、黄逢元(1863-1925),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擅诗词联语,旁及金石文字;

二、杨寿杓(1874-1937),无锡人,长于诗,亦能书画;

三、郭保慈(1877-1958),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曾任国民政府众议院议员,并任农业和财政委员;

四、陆勋(1852-1926),著名书法家陆维钊的祖父,喜爱书画,擅工笔山水。

显然,包括万青选在内的这五位“少云”中,在1862年之前,与赵之谦可能有金石翰墨情缘的仅陆勋和万青选两人。但是,即使“与君剪烛夜烹茶”印刻于1862年,彼时陆勋仅10岁,34岁的赵之谦也不可能与一个10岁的孩子有“剪烛夜烹茶”的交情。因此,万青选就是这位“少云仁兄”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这位“少云仁兄”真是万青选,那赵、万二人开始交往于何时?遗憾的是,限于史料,万青选与赵之谦交往的具体起始时间已不可知。但是,根据2003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邹涛先生主编的《赵之谦年谱》的记载,我们不难推测出万、赵二人交往的大致起始时间。

《赵之谦年谱》载曰:在赵之谦28岁的1856年,4月,“缪梓补金衢严道,赵之谦亦随同赴衢州、常山。”“三月,命浙江学政万青黎、布政使晏端书督办三衢防务。”

万青黎(1821-1883),万青选胞弟,曾为曾国藩幕僚,官职累至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名垂清廷四朝,享誉京华。万青黎工诗文,善行草。网络搜索其名可知,拍卖行不时会有关于万青黎书法作品上拍的信息。

根据上述《赵之谦年谱》,赵之谦28岁那年4月,他作为缪梓的幕僚,在缪梓“补金衢严道”后,随缪梓同去衢州、常山赴任。其时,赵之谦与受命赴衢州督办(太平军)防务的万青黎,无论是因工作缘故还是因共同的艺术爱好而有了交往,这都是必然之事。万青黎在结识赵之谦后,对他那同样酷嗜书法篆刻的哥哥万青选提起书法篆刻天才级人物赵之谦,并促成万青选和赵之谦两人相识,也在情理之中。而从这一年到赵之谦改号“悲庵”的1862年,赵之谦使用“冷君”字号尚有6年时间。至此,万青选和赵之谦通过万青黎介绍由认识到“剪烛夜烹茶”的亲密交往,有了必要且充分的时间条件。笔者由此认为,“与君剪烛夜烹茶”印应刻于1856年4月赵之谦随缪梓到衢州以后和1862年4月6日赵之谦改号“悲庵”之前这段时间。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与君剪烛夜烹茶”印,并把它与赵之谦“冷君”时期的印艺作一番比较。

考赵之谦生平,我们不难发现,1862年,既是赵之谦人生的转折之年,也是其艺术的转折之年。这一年,赵之谦惨遭家庭巨变,痛失爱妻和爱女,以至于他专门刻印改号“悲庵”;这一年,赵之谦在致友人函中说:“弟在三十前后,自觉书画篆刻尚无是处。壬戌(1862)以后一心开辟道路,打开新局。”

赵之谦家在绍兴,离杭州不远。在当时的交通条件及社会环境下,受地域影响,他学篆刻从浙派入手,便成为必然。事实上,赵之谦是从学陈曼生开始的。他三十六岁时在《杭四家印谱〈附二陈〉序》中说:“余少学曼生,久而知其非,则尽弃之。”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弃曼生,却没弃浙派。总之,1862年前的赵之谦在篆刻取法上并不满足于浙派、皖派和汉印,而是在寻求浙、皖两派合处的同时,上溯秦汉,进而将触角伸向汉碑汉镜等等,这点从赵之谦存世的印蜕可知。34岁前的赵之谦篆刻取法极广,虽以浙派印风为主(如 “艾臣经眼”“傅以豫茂臣氏之印信”等),但也时有以邓石如为主的皖派风格(如“锄月山馆”)和汉印风格(如“何传洙印”“以豫白笺”)。

“与君剪烛夜烹茶”印属于赵之谦典型的“冷君”时期的印风。该印整体浑厚,“与”“君”“剪”“烹”等字大胆留白,章法上不求弥满,明显与其取法汉铜印的“何传洙印”异曲而同工。其刀法仍是浙派的切刀法,而字法处理以及章法排布上又借鉴汉铜印,寻求突破浙派的心理一览无余。

再看“与君剪烛夜烹茶”印边款:笔画劲刻爽利,了无滞碍;结体宽博舒徐,自在悠游;字态倚侧生姿,顾盼有致。款字已显典型北碑意趣,与刻于1854年的“傅以豫茂臣氏之印信”印、刻于1857年的“镜山”印的边款风格一脉相承。

至此,笔者断定,“与君剪烛夜烹茶”印是赵之谦在1856年4月-1862年4月6日之间,专门为万青选而刻,是赵、万两人既深且洽的“金石交”之见证。

然而,尽管赵之谦与万青选的“金石之交”且深且洽,历史却无情得很,早已将二人友谊之见证淘洗得几近于无了。除上述“与君剪烛夜烹茶”印外,笔者广搜文献,最终仅得另外“证物”两件。

“证物”之一便是,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版1993年6月第二次印刷的《赵之谦书画集》(上下)收录的一幅对联作品。这幅对联作品内容为“仙集之词藏吾丹篆,山亭以外留此黄杨。”此作书于同治乙丑(1865)六月,其上款云:“少筠仁兄年大人属书,即集瘗鹤铭残字。”上述关于万青选的简介显示,万青选号少云,有时也用少筠。也就是说,赵之谦此作赠送的就是万青选。

“证物”之二则是赵之谦在万青选收藏的“唐大中五年铜磬”拓片的一段题跋。

根据古典文献学博士、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员丁春华2014年5月25日发表在《图书馆杂志》上的《“唐大中五年铜磬”考论》一文显示,“唐大中五年磬”最早著录于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清碑帖家王楠《话雨楼碑帖目录》、清金石家张廷济《清仪阁金石题识》题其跋。清金石家鲍昌熙《金石屑》曾摹其经文,清末考古学家、金石学家罗振玉《金泥石屑》影印其经文拓片。然而,此磬入藏及拓本,涉及多位收藏家,但入藏情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磬及拓本现多不知所踪。

在“唐大中五年磬”的众多拓本中,万青选所收藏的“赵魏藏本”最为珍贵。因为其上有金德舆、赵魏、张燕昌、吴让之、赵之谦、路岯等收藏大家、金石名宿的鉴赏、题跋,其艺术、文献价值不可估量。

其中,见证赵之谦、万青选二人“金石之交”的赵之谦的题跋包括以下内容:“右铜磬藏毕氏(即著名金石学家毕沅)灵岩山馆,后未知归于何所。”“少筠其善藏之。”由此可知,赵之谦与万青选之间的“金石之交”,并未局限于刻印、送字层面,还有赵之谦为万青选的藏品题跋。甚至,两人应该还互有书信来往、诗词酬唱,只是相关史料终为历史的滚滚烟尘所掩而已。

在考证中,一个最有意思的发现是,“与君剪烛夜烹茶”印的款识中所提与赵之谦订有“金石交”的这个“少云仁兄”,也就是万青选,竟然就是周恩来总理的外祖父。

万氏相关族谱显示,万青选生有子女十多个,其中有女名万冬儿者,排行十二,万氏家谱称万十二姑。老来得女,此女自小又聪明灵利,万青选自然视为掌上明珠。每次外出,万青选最喜欢带上她,使她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事的知识。万冬儿后嫁至周姓人家,很受婆婆的看重,并很快掌管了周家家务,29岁那年因积劳成疾,患肺结核病故。万冬儿在周家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周恩来、周恩溥、周恩寿。

万青选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一生历经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五代皇帝,去世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公元1898年3月6日),也就是周恩来出生的第二天,活了80岁。他在清江浦运河北岸十里长街置房屋99间,俗称“万公馆”。周恩来总理童年时代曾在那里生活、读书。据说,淮安 “周恩来同志故居”,还辟有“周恩来外祖父万家字画展”。

对万青选,赵之谦又是送印,又是赠书法作品,还在其收藏的金石拓片上精心题跋。稽考赵之谦的“金石交”,有此待遇并有多件“证物”可考的似乎只有魏锡曾、胡澍、沈树镛、潘祖荫等少数几人。其中透露的,恐怕不仅仅只有两人多年积累起来的“剪烛夜烹茶”的朋友交情,应该更有两人在艺术上惺惺相惜的人文情感。

也许,正是先辈们这种书香味的浸润、这种金石气的砥砺,才造就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一代伟人。

审读:喻方华

 
 
 
  • 天气
“刘再复悟读红楼梦”系列五卷本
1
【原创】读创今日荐书|大学者晚年必读红楼?听听刘再复怎么解
此次展览由著名水彩画家周刚领衔,并提名邀请黄永生、邹亦农、冯鸣、张永、栗珊、林天喜6位水彩画家,共同展出了120幅水彩画作。△展览现场△本次展览领衔艺术家周刚接受采访作为中国水彩画领军人物,艺术家周刚几十年以来专注于水彩画的创新和研究,以矿工、园林等为题材,执着写生,探索水彩画的意象造型,在充分发挥水彩画“水性”的同时,以精准的细节塑造、凝练的留白,给人以力透纸背、深邃传神的真实感。△冯鸣作品△张永作品△栗珊作品△林天喜作品周刚介绍,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虽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他们也有共同之处。
2
【原创】著名画家周刚领衔,七位水彩名家作品罗湖美术馆展出
3
【原创】从绘本跳上舞台:中法互动亲子剧《嗨!我是汤姆》提前锁定暑期档
最佳市民生活摄影类作品《趣》,表现一位老人在公园里自由跳跃腾空踢笕的精彩瞬间,展现深圳人幸福美好的生活。最佳风光类摄影奖作品《璀璨的深圳》,表现了深圳美轮美奂的夜空风景,别出心裁的视角,呈现出深圳的独特魅力。今年,十年过去了,她已经18岁了,再次出现在镜头里的大学生张桐,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展现了深圳新生代的风采。
4
【原创】《莲花山放歌》《芳华》获第十二届“美丽深圳”摄影大赛 “年度大奖”
行为经济学可适用于生活的中的各种决策,用于揭示人类行为和决策中一些天然存在的错误和偏见的心理。卢川/文在生活中,我们总认为自己做出的决策都经过了头脑的理性分析,但事实证明,我们的一些行为并不理性,甚至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天然地存在一些惯性思维,而打破惯性也是对自我生物机制的一种反抗,需要反复的训练,才能逐步地接近理性,做出更智慧的决策。它带我们走入生活中的各种大小事件,看看惯性思维是如何吞噬我们的理性,让我们不知不觉落入充满偏见甚至是错误的决策陷阱。
5
【原创】深圳商报副刊 |别让惯性欺骗你
锐气是共产党人敢于面对困难,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强锐气就是要与不思进取和不思开拓的暮气作斗争。深化改革就是要保持一股锐气、一股冲劲。
1
【原创】激扬“四气”系列评论之一|新一轮“精彩演绎”更须激扬改革锐气
“深圳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已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公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体系,将有效打破基础科研与产业转化‘两张皮’现象,助力科研经济发展。”在傅雄飞看来,通过建立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机制,发力基础研究,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建立起产业技术联盟,将企业需求与科研团队技术攻关相结合,并设立天使引导基金,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从顶层设计上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协同创新,最终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王茹还透露,未来光明区将从四个方面发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一是强化科技的基础研究,光明科学城聚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空间集聚、学科聚集、开放共享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2
【原创】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云采访”②| 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党代表这么说!
在聚焦新发展阶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上,深圳人要以更大的锐气勇气“杀出一条血路”。锐气是勇气也是智慧,攻坚克难就是要向锐意改革要智慧要方案。本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当前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
3
【原创】激扬“四气”系列评论之一 | “双区”叠加更须保持改革锐气
此前提到“双区”建设,更多是指代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而此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另一个“双区”概念——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引起了各界特别是专家的关注。对于报告首次提出的深圳经济特区与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概念,如何把这两块“金字招牌”举得更高、擦得更亮。正像此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互为支撑、互促互进,必将充分释放“化学反应”“乘数效应”。
4
外眼看深圳第七次党代会,都在关注什么?
王雪委员(上图):借助基层管理力量强化监管王雪委员说,从深圳市交警局提供的数据来看,占道施工项目中,治水占19%,地铁占13%,景观提升占13%,燃气占13%,电力占10%,市政道路占8%,涉及多个部门,这就需要建立联席机制,搭建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和政协委员及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杨耕委员(上图):综合管廊建设还没有成网成片杨耕委员说,城市建设要以规划为龙头,特别是在涉及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坚持空间统筹,学习新加坡的先进做法,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大管廊,避免反复开挖。6位政协委员从强化施工项目统筹、做好源头规划协调、施工单位招投标资格与信用考核挂钩、实施项目施工全周期监管、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等角度,对优化占道施工治理工作提出了建议,并将界别群众的意见作了反映。
5
【原创】深圳市政协新品牌“深聊会”首秀:委员建议占道施工管理引入“路长制”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