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评论员 黄青山
据深圳商报报道,2021年一季度深圳外贸诞生了“史上最忙淡季”,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21.5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5.31%。在全球面对疫情挑战的大气候下,深圳港吞吐量一路飘红,彰显了中国经济勇于冲破疫情阴霾的强大韧性,也反映了深圳外贸以强劲的内生动力为稳定全球供应链消费链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外贸内生动力来自深圳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来自深圳制造深圳创新的强大支撑。在全球多地生产供货纷纷告急的情况下,深圳企业国际订单接到手软,“深圳制造”第一季度出口高涨。这得益于深圳高新技术具有成熟完备的产业链生产链,形成了雄厚的生产能力供货能力。今年电器电子产品,特别是消费电子类产品出口持续旺盛。据统计,前2个月,深圳以电脑及其零部件、手机、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机电产品出口2221.6亿元,同比增长62.5%。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深圳外贸进入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阶段。从供货结构看,深圳贸早已告别了资源型低端产品阶段,进入到高技术高附加值供货阶段。在全球战疫和经济复苏的交织期,中国作为货物贸易的最大货源国发挥着压舱石作用。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外贸回暖期,全球各货港“空箱”成抢手货。在深圳港等中国港口更是出现了手拿10000美元,一箱难求的现象。同期一些国际外贸商宁愿舍弃某外国农产品,“空箱”返程直奔中国港口,因为深圳港等中国出口产品大多为科技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外贸利润更高。从一舍一求可以看出,深圳外贸产品发生了结构性转变,深圳创新的话语权随着国际贸易日益提升。
深圳外贸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守护者贡献者。一度横卡在苏伊士运河的远洋货轮“长赐”号成为全球外贸的焦点,该货轮上装载有来自深圳盐田港的3000多个标准集装箱,更是牵动深圳外贸人的神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行业说法,即深圳外贸发货的一声咳嗽,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供货的一场感冒。尽管遭遇此次事件的共同海损,但深圳外贸企业仍然克服困难保持正常的发货频率。深圳守护外贸链支撑全球技术链创新链。深圳嘉泓永业物流有限公司是苹果公司在亚太区两大零部件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仓库之一,主要供应集成电路、手机用显示屏组件等给苹果代工厂富士康公司。该公司今年前2个月进出口18.1亿美元,增长68.2%。这充分说明,在全球化时代外贸循环将强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链深度融合。
凭借深圳制造的吸引力,深圳外贸稳住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增幅大部分在2成以上,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1124.8亿元,增长33%;其中,对东盟、中东欧分别进出口753亿元、103.6亿元,增长33%、71.5%。“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有关专家表示,深圳外贸市场的多元化将有效化解贸易风险,实现外贸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