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渝川(书评人)
这本传记的特色在于,比较清楚地展现了肖邦的个人成长历程,尤其是其个人钢琴演奏和作曲的才华,在如何得到有效培养和绽放;与之同时,书中也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将肖邦描绘为一个爱国的“钢琴诗人”,也用了较大篇幅来记述对肖邦的个人创作形成了很大影响的情感生活。
[caption id="attachment_3261994" align="alignnone" width="1080"] ▲《肖邦》
【英】阿蒂斯·奥尔加 著
蔡媛媛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年2月[/caption]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19世纪传奇式的音乐家、演奏家。而今,肖邦与中世纪末的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现代初期的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一道,成为了波兰最为璀璨的国家名片。
肖邦只活了39岁。他的钢琴曲表达出浪漫主义的浓郁色彩。一方面,作为波兰人,他长期流浪法国等国,无法也不愿回到自己的祖国波兰。因为18世纪,波兰遭遇了沙皇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三次瓜分,已经不再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波兰人民争取独立的抗争也屡屡被破灭。对此,肖邦深感痛苦,通过其创作的《C小调练习曲》等作品,让极其愤懑的情绪通过如狂风暴雨式的倾泻得以表达。
另一方面,肖邦成功的将诗情画意透过自己独创的钢琴独奏题材“夜曲”得以展现。他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在其生前深受欧洲各国王室、贵族、文人、名媛的追捧。连俄国沙皇也试图给他献上尊号来拉拢,但遭到了肖邦的拒绝。
江苏人民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了BBC广播电台主播、伦敦交响乐团的前首席节目编剧阿蒂斯·奥尔加所著的《肖邦》。这本传记的特色在于,比较清楚的展现了肖邦的个人成长历程,尤其是其个人钢琴演奏和作曲的才华,在如何得到有效培养和绽放;与之同时,书中也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将肖邦描绘为一个爱国的“钢琴诗人”,也用了较大篇幅来记述对于肖邦的个人创作形成了很大影响的情感生活。肖邦本人是19世纪浪漫主义的重要代言人,他毕生在多位爱人之间辗转,也深得他人青睐,而他经钢琴演奏家李斯特介绍,与乔治·桑的相识相恋,占据了他生命的整整9年,在此期间创作出多部重要的钢琴曲。
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童年时期的肖邦,在钢琴学习和练习阶段就已经开始释放出创作天才,“在练习钢琴时,他的乐趣更多地来自即兴创作,而非弹奏音阶或指法练习”。
事实上,肖邦也得益于19世纪20年代华沙的浓郁艺术氛围。书中谈到,当地当时有歌剧院、剧场,还有欧洲最早创立的现代化音乐学院华沙音乐学院,多个社团组织着音乐活动。华沙民众对于钢琴活动十分感兴趣,有条件的家庭购置钢琴,很多人购买流行歌曲、舞曲、钢琴编曲、回旋曲、变奏曲和幻想曲的曲谱。华沙音乐学院还曾邀请当时非常有名的演奏大师胡梅尔到当地献技,并指点后辈。书中说,“胡梅尔的音乐和演奏风格,是将古典音乐的简朴与浪漫主义的热情融合在一起,再加上灵活敏捷的手指技法,这些都给予了肖邦灵感,成就了后来他自己作品中的特色。”
在那之后,肖邦更得益于维也纳和巴黎,分别受到这两个音乐中心的重要滋养。肖邦来到维也纳时,贝多芬刚刚去世两年,整个城市充盈着音乐的氛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乐曲激励着后来者。
让肖邦的音乐作品水平和境界发生脱胎换骨式变化的催化剂,当然是1830-1831年俄波战争,以波兰爱国人士的失败告终,肖邦虽然远离华沙,却与奋起抗争的同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创作出激情肆意的一组作品。而另一个重要,而为常人所忽略的催化剂则是,1835年的4月,肖邦在巴黎举办了最后两场公开音乐会,此后他就不再主要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出现,而更多的将精力转向谱曲创作与教学。
【作者简介】
郑渝川:资深书痴,买书如山倒,“剁手”频率高。书评、时评作家,现居成都。千余篇书评见于《深圳特区报》《信息时报》《广州日报》《上海证券报》等国内多家报媒。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