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和顺
△王子霖印鉴
1970年5月4日,王子霖离开北京,被遣返老家河北深县西留曹乡张丘村,这一年他74岁。此前副统帅林彪曾下达一号令,宣布实施战略疏散,部分城市人口被借机遣散到农村。
据王书燕回忆,5月3日,王子霖离京前一日,“一位身穿制服,头戴鸭舌帽的先生,悄悄来到我家,摒退我的家人。那人与祖父站在屋子中央,面对面低声说着,大意是:中央领导人很关心你,不要离开北京,争取留下,‘文革’很快就要结束,结束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你干。那位先生说完后便匆匆离去。”
王子霖沉默良久,最后还是决定返乡。因为一号令有“不在城里吃闲饭”规定,中国书店已作出决定,并无通融之意。王子霖家具物什等已于前一日运走,他的家人或下放或返乡,已无一人在京。
5月3日那位神秘来客是谁?他所指中央领导又是谁?这个故事耐人寻味,细节永远没有揭开,王书燕说祖父终身保守着秘密。
△王子霖手迹
王子霖作交往过的中央领导包括郭沫若、康生、陈伯达等人。那位神秘来客的出现,说明代表旧文化的琉璃厂与史无前例的大革命之间仍存在着某种耦断丝连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王子霖在暮年乡居岁月里一直心存幻想。既然中央领导有“做事之请”,他希望有朝一日回京复出,重操旧业。他时常独自走到村口,翘首以望,等待来自北京的消息。
但他等来的却是自己所藏文物被变卖的消息。1972年5月10日,中国书店查抄小组致函王子霖:“你被查抄的部分书籍字画上交文物管理处,现已给你办好了退物手续。这些东西已变价处理,希你见信后速来京取回变价款。”王子霖求助无门,可能中央领导忙于革命无暇他顾,也可能中央领导成了革命对象自顾不暇。
“文革”之前,王子霖曾写作简短的《六十年经营回顾》。1952年他的房产被没收,1957年藻玉堂私产归公,核算1.9万多元入股中国书店,他本人先后任来薰阁门市部副主任、主任及中国书店服务部主任,但应该尚有少量私人藏书及文物。1966年7月“破四旧”狂潮中,这批古籍文物被抄。“文革”结束后他列了一张追索清单,其中包括:寿山石名章7块、旧鸡血石名章4块、象牙笔筒笔架各1个、带盒端砚2方、5色墨5块、旧墨1盒8块、乾隆金皮旧墨2块、楠木书箱2只、乾隆兰花瓶1个、元大陶瓷瓶1个等等,另有名人书画2柳条箱。那是他多年收藏的未经装裱的名人书画,具体数字不详,王书燕特别强调,两只柳条箱非常大,因为双人床底下只能摆放两只柳条箱。
被查抄的还有梁启超写的字条、册6件和康生写的字条5件,分别代表王子霖事业的起步和最后辉煌。
“文革”结束后,王子霖早已风烛残年。1980年春节当天,他走完乡居十年最后历程,在深县老家黯然离世。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