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75

读创网首页 > 政经 >
“十三五”:深圳交上靓丽答卷 发展动力加快转换
来源:
编辑:陈旭

随着年度答卷出炉,深圳“十三五”经济工作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产业优化升级显著、发展动力加快转换成为深圳‘十三五’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深圳市统计局局长郭驰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深圳经济总量已跃居内地城市第三。在“十三五”期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84万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2.77万亿元,年均增长7.1%,这个速度高于全国和省同期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
郭驰详细算了笔“账”:2016年深圳地方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比2010年翻了一番,也就是说我们从2010年如果往后算是用了6年的时间实现翻一番,是内地第三个GDP突破2万亿元的城市,也是首次跃居内地城市第三,从2016年之后就一直保持到现在;如果从2020年往前看,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万亿元相比2012年也翻了一番,这样从后往前看,我们是用了8年时间实现翻一番。从以上几个数据能够看出来,深圳在“十三五”期间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产业优化升级显著,高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20年底,深圳经济历经艰难实现大V反转,年终经济数据翻红。2020年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2.5%,高出全省16.4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69.3%提升到2020年的76.1%。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快速发展,按照同口径,2018年-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0%。通过这几组数据说明我们的产业优化升级很显著,高端产业发展确实是很良好。”郭驰说。

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创新示范引领特征越来越明显。深圳研发经费投入从2015年到2019年年均增长16.0%,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020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2万件,是2015年的1.5倍,居世界前列,这说明深圳的发展创新引领的特征特别明显。
“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十三五’期间的高速发展,深圳在产业、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形成了强大的发展优势,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统计部门,我们将继续做好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工作,为今后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郭驰表示。
创业
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商事主体数量再创新高,商事主体数、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9万家,累计吸收合同外资超300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增量和总量均连续多年在广东省各地市中排名第一。
惠企
加大涉企“补贴降费”力度,提升市场主体生产经营韧性。瞄准企业堵点痛点,实行精准惠企政策,全面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实施精准化帮扶企业举措。及时出台实施“深圳惠企16条”“稳增长66条”“六稳六保54条”等措施,系列惠企举措已为企业减负超600亿元。持续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预计全年减免养老、失业、工伤3项社会保险费212.4亿元。
改革
推出“i深圳”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服务事项超过7000项,在“秒批”事项260项、“秒报”事项226项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秒报秒批一体化”事项50项,减少审批中的人工干预,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
打造商事综合信用信息系统。深入推进信用监管,归集全市74家单位、502万家商事主体的5.3亿条信用信息,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试点。全市39个执法部门、2000多项监管执法事项全部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
民生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持续将财政支出六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九大类民生支出从近1500亿元增加到3000多亿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基础教育学位数量增长超30%,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超50%,职业教育水平全国领先,高等教育处于历史最快发展期,高校数量增至15所。

健康深圳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5家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获批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阜外医院等一批高水平医院,三甲医院总量接近翻番。落实“房住不炒”“一城一策”要求,构建了新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累计建设筹集公共住房44万套,是“十二五”时期2.4倍。
开放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核心引擎功能显著增强,深港澳合作更加紧密,前海发展生机勃勃,广深港高铁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出口总额实现全国“二十八连冠”,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产业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0272.72亿元,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37.1%,占比水平全国领先。“十三五”以来,深圳紧紧围绕“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扎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和标杆城市。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85万家,是“十二五”末期的3倍,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二位,产值超百亿元和超千亿元的优势龙头企业分别达44家和7家,新型显示器件、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37.1%,占比水平全国领先。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跃居全国城市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均超过70%。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均超过70%。
经济
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趋好,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7万亿元,跃居内地城市第三、亚洲城市前五,“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7.1%,高于全国和省同期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地均、人均GDP居内地城市前列,万元GDP建设用地从2015年的5.6平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3.6平方米,单位GDP能耗、水耗居全国大中城市最低水平。

创新
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国家实验室落地深圳,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预计达4.9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30%。
交通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初见成效。初步建成面向亚太、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2020年我市机场年旅客吞吐量379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40万吨,均居全国第三位,国际客运通航城市达60个。巩固集装箱运输枢纽港优势地位,深圳港航线覆盖世界十二大航区、100多个国家,年吞吐量2655万标准箱,居全球第四位。对外铁路形成“双十字”骨架结构,实现由铁路末端城市向枢纽城市转变,旅客发送量达到4659万人次。
交通网络对外辐射引领作用日渐凸显。加快构建“十横十三纵”路网体系,新建成道路里程254公里,全市高快速路总里程突破600公里,南坪快速三期、坂银通道、深华快速、东部过境莲塘口岸至梧桐隧道段等35个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梅观高速快速化改造、皇岗路快速化改造等47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春风隧道是我国在建开挖直径最大盾构隧道,妈湾跨海通道是我国在建最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海底隧道首创水下互通立交。
生态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超过1500亿元治水,五大河流水质全面达标,率先在全国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成“千园之城”,碧水蓝天绿地成为城市靓丽名片。
节能减排成绩斐然。通过实施“以高代低、以大代小、以新代旧”等减量替代方式,有力控制能源消费新增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单位GDP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广东省平均水平的1/2。国六标准车用燃油全面推广,公交车、出租车实现全部电动化,船舶岸电使用率居全国首位。
治水
雨污分流建设大幅提速。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建成6275公里污水管网,超额完成“十三五”期间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正本清源工程顺利推进,至2020年10月底完成14385个小区、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全市住宅小区改造。
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容加快推进。截至2020年10月底,水质净化厂新扩建8座,提标改造拓能30座,全市污水处理总规模达到765.3万吨/日(含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新建成污泥处置设施共18座,规模达到5635吨/日,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
河流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底,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159个黑臭水体全面消除,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五大干流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V类及以上标准,探索走出了一条超大城市超常规治水新路。
基建
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重点区域建设全面提速。入选交通强国首批建设试点,地铁运营总里程超过400公里,莲塘口岸建成启用。智慧城市建设考核排名全国第一,成为全球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
来源:深圳特区报
审读:孙世建

 
 
 
  • 天气
有幸邀请了三位可敬可爱的基层工作女性参加女神变美计划,她就应该这样美丽!借此机会,祝愿每一位“女神"无论处于哪一人生阶段,都要一直美到底! 深圳商报可视化实验室原创出品
1
【原创】你好,女神!
女性仍然受困于职场、婚恋和生育吗?
2
【原创】读创读书|送你一份女性书单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魏沛娜近日,“石说新语——中国古代石刻画像书法拓片艺术展”在罗湖美术馆展出,连日来吸引了许多市民和学生前往观赏。这样的展览有力推动着优秀文化一代一代地传续下去,使得我们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能够显现它独特的荣光,以及独特的精彩。作为此次展览的特邀学术顾问,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陈履生寄语表示,在中国丰富的古代艺术之中,从汉代开始的石刻画像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既有画、也有刻,而且到今天,通过传拓的技术能够使它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3
【原创】罗湖美术馆这个展览,为何吸引那么多市民来体验传拓艺术?
由深圳市女书法家协会主办、大中华诗词学会协办的迎“三八”女子书法展,于3月6日在福田区笔架山公园展览馆展出
4
【原创】女子书法展笔架山开幕 深圳女书法家诗词书法迎“三八”
当下,拳击、摔跤等重竞技运动也在深圳的白领女性间悄然兴起,“减脂”、“防身”、“酷”、“交友”、“减压”……她们参与这项运动的原因不尽相同,共同的是在对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信和力量感。”位于福田区的初汗运动的教练九月告诉记者,过去观念里觉得拳击是属于男性的运动,而深圳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女性拳击很快被人们接受,中心女学员比例持续增加。”而在这里学习了几年女子摔跤的YUKI讲到:“摔跤对现代女性来说确实比任何一项竞技项目更加实用,三年拳不过一年跤,练过才能真真感受得到。
5
【原创】拳击、摔跤吧,深圳姐姐!重竞技运动成深圳白领女性“新宠”
”梁振英说,这也说明,爱国者治理是“任何一个社会正常的一个要求,也是恒常的要求”。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梁振英表示赞同,并认为根据草案的大原则完善选举制度,香港就可以落实“爱国者治港”。”梁振英说,香港特区政治体制和相关选举制度本来就是由中央设计和全国人大制定,现行选举制度出了些偏差,由全国人大修改,完全是正当合法。
1
梁振英:爱国者治港天经地义!
”梁振英说,这也说明,爱国者治理是“任何一个社会正常的一个要求,也是恒常的要求”。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梁振英表示赞同,并认为根据草案的大原则完善选举制度,香港就可以落实“爱国者治港”。”梁振英说,香港特区政治体制和相关选举制度本来就是由中央设计和全国人大制定,现行选举制度出了些偏差,由全国人大修改,完全是正当合法。
2
梁振英:爱国者治港天经地义!
“未来五年,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增加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要聚集一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让他们在好的环境和平台上,把基础研究的规律找好,不断突破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难题。有委员在会上提出,当前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3
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总经费比重首次超过6%
陈如桂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要求,科学谋划了“十四五”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设定很合理,思路举措很前瞻、高质量发展导向很鲜明,展现了我国无比光明、无比美好的发展前景,让我们更加增强了国家自豪感、自信心,更加坚定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徐恬3月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广东代表团审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时发言。陈如桂表示,深圳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改革开放再出发、先行示范再引领,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4
【原创】陈如桂:建议设立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
秦博勇指出,部分地方存在着产业链安全就是产业链本土化甚至本地化的错误导向,过于强调在本地实现稳链、强链、延链、控链和补链,发展“小而全”“弱而全”的地方产业体系,搞内部小循环。张连起认为,要做到财政自身安全,关键是给地方政府债务戴上“紧箍咒”。秦博勇建议推动形成跨区域产业链发展的行政协调机制,研究促进产业链跨地区分布的税收和统计体系。
5
【原创】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保护好制造业几十年攒下的家底
 
E办事
  • 办事八达通
  • 生活八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