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编辑 刘悠扬
经济学家何帆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大计划,他决定每年写一本书,一共30本,记录中国从2019年到2049年之间的变化。他将这一系列的书命名为“变量”,通过大量走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为中国每一年的变化撰写一部“未来史”。
2021年,《变量3》与读者见面了。何帆将这本书命名为“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他将大量时间和笔墨用于武汉调研,采访了医护人员、疫情患者、方舱医院的院长、居委会的基层人员,甚至还有当地的飞行员、清洁工人和桥梁建造者。
[caption id="attachment_3225553" align="alignnone" width="800"] ▲《变量3:本⼟时代的⽣存策略》
何帆 著
大象出版社
2021年1月[/caption]
在他眼中,2020年国内最受关注的是新冠疫情,国外最受关注的是美国大选。但从历史的长视角来看,新冠是一种对经济系统的外部冲击,不会改变经济的基本盘。美国大选只是一个序幕,后面的剧情会更扑朔迷离。
[caption id="attachment_3225556" align="alignnone" width="690"] ▲经济学家何帆[/caption]
世界已从全球化时代进入本土时代
何帆在书中提到,世界已经从全球化时代进入到本土时代。那么如何定义“本土时代”?他认为,可以把新中国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前,是一个自力更生的时代,即便是超过自己能力范畴的内容也要强行去做。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时代,这时人们迅速转变观念,开始向别人学习,那时的流行词叫:“向国际惯例接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生,学习了来自美国、欧洲、新加坡等不同国家的技术经验,使得社会治理和技术发展飞速进步。第三阶段就是现在的本土时代。
“为什么叫本土时代?因为在很多方面,中国没办法再向别人学习了。还有很多问题更复杂,我们原来认为的标准答案,并不‘标准’。2020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新冠疫情的防治,最初中国疫情暴发时,西方国家都认为是中国出了问题,后来发现情况完全和想象的不一样,新冠疫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怎么防治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时只能自己去摸索。再往后,其实有越来越多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原来你认为是标准答案,现在来看,也不是完美的。”何帆认为,在“本土时代”,人们需要抓住五个关键变量:本土力量、本土网络、本土创新、本土意识和本土福祉。
未来十年创业可追随三条线
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但也给一些行业带来机会,这些机会在哪里?2020年会给未来的商业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何帆认为,从2018年到2020年这几年都是过渡时期,其中有几条长期的主线,是未来5到10年,创业者和投资者都可以去追随的。
第一条主线是进口替代。“我们的商业逻辑已经出现了变化,全球化的时代是效率至上原则,一定要做到第一名,大家只跟市场上做得最好的人合作。这样的好处就是效率当然高了,但是坏处是对别人依赖程度很高。现在从效率至上的原则变成效率和安全并重的原则,这其实带来很多机会。过去企业在市场上生存的唯一机会是卖出去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现在也取决于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给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带来安全感。当我们带着自力更生的思路重新梳理重要产品的重要生产环节,就会看到很多投资的机会。”何帆说。
第二条主线是万物互联。互联网正在从移动互联网转向万物互联,它背后的逻辑也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因为在移动互联网的时候,主要的应用集中在几个领域,零售行业、通信行业、娱乐业等等。以及会有一个明显的核心节点。这个核心节点从硬件层面是智能手机;从企业层面,就是互联网平台公司。
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互联网平台公司,都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因为手机会聚合许多功能,替代很多别的硬件。互联网平台公司也是如此,业务蔓延向各种领域,如今很多公司不跟它合作,就没办法生存。它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但物联网时代,手机不可能去替代所有硬件,总不能把汽车装到手机里吧?只能研究怎样让手机和汽车之间能够对话,这时整个生态圈就会比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圈要大很多,大家在这里很可能都能各自找到专属的生态位。所以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无论是从生产还是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都比会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很多。
第三条主线和未来代际变化有关,年轻人的崛起会影响很多消费习惯。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一人食,吃完就走,甚至消费也不是非得去餐厅,这就会带来更多无人经济和一人经济。
以及疫情期间在线上开会,线上协作平台也跟年轻人的很多偏好是有关的,年轻人更习惯云端式组织,他们在挑战原来传统的工业化企业:必须按时去打卡,按点下班。“在我看来,实行996的企业都很愚蠢,它们没有找到很好的激励年轻人的办法,它们所制定的规则和年轻人的习惯相矛盾。”何帆说。
“内卷”预示收入分配变得重要
2020年的一个热门词是“内卷”,仿佛无论在什么领域里都有内卷。那么,当代年轻人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或是摆脱内卷?何帆表示,这反映出来大家的一种焦虑,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时候,贫富差距反而进一步地拉大,之后就会带来社会阶层进一步的板结化
“当下大家对内卷的热议,可能是一个信号,表示中国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增长了,收入分配也变得很重要。怎样能够提供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不能只靠年轻人的自我奋斗了。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将一个人的失败归结于自身没有努力奋斗,是能够说得通的。但在经济低速增长时期,就不单纯是个人奋斗的问题了。”何帆说。
在他看来,从企业层面,需要企业调整一些理念,如果还是996,还是把员工当成像奴隶一样去使唤,到最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效益肯定不高。只有一心一意地,在企业内部建设社会主义的企业,未来才会是可持续的。这听起来好像和企业的目标追求利润相矛盾,但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只有一心一意地在企业内部建设社会主义,给员工们提供更好的福利条件,员工们才会认同这个企业,企业才能够吸引到人才。
从政府层面,整个国家的政策也要调整,必须在政策上对年轻人提供支持。怎么支持?就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机会才会更多,年轻人才会对未来有希望。一个宏观观察者,会把年轻人的这种抱怨当成是一个探测器,看他们的抱怨在什么地方?这就是一个信号,要按照这个信号去调整很多企业、机构、政府的行为。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