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文化评论员 杨青
78.45亿元,2021年国产电影贺岁档到2月17号(正月初六)总票房刷新了历史纪录,创下新高。但这远不是终点,接下来的两个工作日,票房数字依然节节攀升,超过90亿元,正向100亿元逼近。到2月19日,《唐探3》以高达38.43亿占据榜首,青年导演陈思诚也凭《唐探》三部贺岁片,率先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位票房累计过百亿元的导演。(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这个算法,把五个导演联合执导的《我和我的家乡》的总票房算到陈思诚一人头上有点虚高。)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冯小刚开创了贺岁片,在牛年陈思诚率先凭此成为国产电影票房的百亿王。
贺岁片最早是由曾经的票房大腕儿冯小刚开创,冯导后来坦称,当初只是为了生存,没想到一不留神开门立派,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观众们习惯了每年的春节等着冯导的喜剧片乐呵乐呵,金句流传,主题歌传唱,成为当时的话题焦点,冯导也凭着贺岁片赚个盆满钵满,荣升最受观众喜爱的导演之列。
天长日久,冯导对贺岁档和喜剧片产生了厌烦心理,或者说冯导有了更高的追求,凭着多年积攒的观众缘,左冲右突,尝试在现实和历史题材中攻城略地,另辟疆土。事实证明,冯导的新突破依然很成功,2004年冯导就凭着《天下无贼》率先进入国产票房亿元俱乐部,属元老级别,接下来《我不是潘金莲》4.8亿,《唐山大地震》6.5亿,《私人订制》7.1亿,《芳华》14.23亿,这是昔日票房大腕儿目前最高的票房纪录。
2019年冯导凭着《只有芸知道》重归贺岁档时,才发现岁月更迭,电影圈早已换了人间。新片虽然四天过亿的纪录让他多了些兴奋,但这部被调侃为“纯爱情风光大片”的票房仅止步于1.56亿元。不要说观众不买帐,连冯导也觉得无法交待,他在微博里感慨:“天翻地覆,一众新锐导演生龙活虎,摧营拔寨,屡创新高,一部电影动辄已是20亿元起步,不过30亿都不好意思庆功。……英雄老矣……
的确,电影产业被视为最后一块待开发的热土,吸引了众多资本蜂拥而至,也给各路电影人才提供了出头的机会,人际迭代速度加快,票房数量也随着电影院的扩张几十倍地扩张,真有换了人间之感。
陈思诚这位演不优导也倍受争议的年轻导演,2015年凭《唐探》横空出世收获票房超8.23亿,到2018年有了续集,《唐探2》票房破33亿,去年准备出街的《唐探3》因疫情阻搁,陈思诚硬是捂着多等了一年,推迟到今年,疫情期间就地过年的政策让很多被视为票仓的大城市人满为患,电影院一票难求,《唐探3》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再创票房新高,目前直逼40亿大关,虽然被贾玲的新作排期反超,口碑碾压,有后来居上之势,但作为一部拍到第三期的续集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已经是实力的证明。陈思诚正是凭着这三部《唐探》系列贺岁片,率先进入国产百亿元票房导演行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探三的主力演员王宝强最早上大银幕还是在冯导的《天下无贼》中。陈思诚不仅像钉子户一样钉在冯导开创的贺岁片上,对冯导一手开发的演员也大用特用,说明两人眼光一致。
今年贺岁片的黑马是新手导演贾玲,最初连10亿票房都不敢想象的处女作,现在已收34.8亿,正朝着40亿,业内人士预测突破50亿都有可能,贾玲妥妥坐定中国影史女导演票房第一。
作为贺岁片的开门立派之人,不知道今年岸上旁观的冯导又发什么样的感慨。
上冯导的微博瞅了一眼,发现最新的一条是2020年12月29日更新的,冯导发海报声明第一次拍的网剧《南辕北辙》杀青,花了四个月,看了看演员阵容,老中青三代结合,看来冯导又与时俱进开辟了新战场。
缺席今年贺岁档的徐峥目前的个人票房是92.4亿,离百亿元仅有一步之遥,徐峥监制加主演的电影《我心飞扬》率先定档2022年春节贺岁档,摩拳擦掌的感觉。
《你好,李焕英》上映后,沈腾以200亿票房的成绩登顶中国影史男演员票房第一。对2022年的贺岁档,开心麻花同样快手快脚,昨天(2月19日)提前发布了新片《超能一家人》的预告,锁定的也是明年的春节档。
本来打算转战暑期档的陈思诚看着《唐探3》的势头这么好,怎么也得安排《唐探4》,在他的微博评论区网友呼声一片。
今年的硝烟还没有散去,明年贺岁档的战火已然升起,我好奇的是:明年的贺岁档创始人冯导会杀回来还是依然能坐得住隔岸观火?
审读:喻方华